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位西方名记者说:“新闻院系的优秀生成不了好记者,正如法律系的优秀生成不了好律师一样。” 有人也许会说,照这样说法,就不要学习西方新闻理论与实践经验了。不能如此理解。我认为,这只是说明,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国新闻理论与实践经验。 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内容大体上有四种不同情况。 一种是抽象地、纯理性地理论探讨,主观想象出一套超阶级的理想化主张,如绝对的新闻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2.
贺雯 《大观周刊》2012,(38):31-31
中西方艺术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孕育了当今世界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可谓泾渭分明,它们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绘画表现出一种写意性,注重的是一种高雅的美,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写实性,注重的是一种豪华的美。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山水风景画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天空     
乔天富 《军事记者》2011,(12):53-54
2011年5月14日至19日.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8人访问了希腊。 古老的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代表.古希腊人在哲学、历史、文学、戏剧、雕塑、建筑方面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成为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4.
陈慧 《大观周刊》2013,(2):24-24
一般我们认为西方美学只讲再现.中国美学只讲表现。事实上.任何艺术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而表现归根到底也是对现实的反映.不是艺术家头脑中主观自生的东西。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中国古代美学是侧重于表现的.但并非不要再现或没有再现。中国的书法说是最富于表现性的艺术了。但我国历代绝大多数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批评家都一再指出中国书法美的创造是有其现实的根据和来源的。强调表现。但又不否定再现.这正是我国古代美学杰小的地方。西方美学在十九世纪后半期之前。的确是强调再现的,但古希腊的雕塑、悲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至十九世纪上半期的绘画、文学统统也有表现。  相似文献   

5.
世界正面临“东升西降”的大变局,中国传媒界要把握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思维必须先行,在运用战略思维开展国际传播方面,新时代传媒人要深刻把握信息时代国际传播规律,精准定位“说什么、怎么说、在何渠道说”,实现“入声、入心、入脑”三大效能,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同时需研究西方传播套路、反击西方话术。以更好地做到对内凝聚公众意识,抗击西方文化侵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舆论场上争夺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胡亮 《大观周刊》2012,(11):84-84
艺术家参照照片进行油画艺术创作始于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据资料记载当时参照照片绘画的就有莫奈等人.在此后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中.摄影与照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画风迥异的艺术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的传人.“观念艺术’、“图像绘画’、“照片绘画”的出现,我国当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生开始参照照片进行油画创作。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西方艺术史,对于工匠与艺术家的评判标准有多种,这里对于工匠与艺术家的划分是根据其所从事的具体专业来划分的,工匠追求技术层面上的活动,而艺术家则在勇于创新及追求个性方面有所成就.但,二者之间毫无高低贵贱之分,这个世界,既需要发挥“工匠精神”,又要“艺术家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在历史上这种偏见确实存在,而且源远流长.下文以中国宋元时代以及对应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与艺术家为例,去探讨二者之间在中西方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义名 《今传媒》2004,(2):35-3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耳朵边总是充斥着一种西方文化高于本国文化的声音,仿佛只要是西方的文化艺术,就都是高雅的、神圣的、不可企及的,而且是令中国人相形见绌的。我国的媒体(包括在媒体上发表观点的艺术家、评论家,以及政府官员)似乎失去了平视的能力和平等的鉴赏能力,总是要仰视着西方文化,而且用异乎寻常的热情不断地把这种仰视的角度提高提高再提高。  相似文献   

9.
与其遮遮掩掩、怕西方人权组织指责,还不如先出口为强,把西方的人权痛骂一番,在这方面,李光耀和马哈蒂尔都是好手。在李光耀口中,英美的大人太笨,小孩也被宠得智商有点问题;马哈蒂尔就更绝了,甚至把环保问题也一道扯进去。东欧民主化及苏联崩溃后,中国已成为西方要“和平演变”的主要目标,当西方屡屡以人权问题抨击中国时,中国认为他们自有不同人权标准,就像饮食习惯各国不同,不能强求一致。其实一直抗拒西方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似乎比中国人更多些自省意识。我曾从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西方某家大公司的老板派人去参观另一家大公司,参观人员回来之后向老板汇报别人的技术和管理如何落后于自己公司,结果挨了老板好一顿训斥。老板说,我要你去参观,就是要你去发现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我比别人好的,你不说它不会跑掉,别人比我好的,你发现不了,我们就永远也赶不上。这样的事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我们最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别人论证自己的正确和英明。西方人这种自省意识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有不有关联,我没有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人好像并不把这种自省意识看成是丢了脸面,要不,卢梭当年就不会写《忏悔录》,德国总理就不会因为“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向犹太人谢罪了。从西方跑了一圈回来的老鬼最近出版了一部非虚构的长篇小说《血与铁》,这本书因为它的忏悔意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  相似文献   

11.
张晰 《浙江档案》2006,(8):41-41
早在六十年前,名学艺术家老舍、曹禺就说过:“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是吹,也不是谤.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  相似文献   

12.
《论语·泰伯》中记孔子论音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个人的修养,是从诗歌开始,以礼为依据,而由音乐来完成!尽管这话是孔子所说,然而代表的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理想、社会制度和教育程序。 西方有一位专门研究贝多芬的学者在《贝多芬的精神及其发展》一书中这样写过:“音乐中最有价值的境界或情操,就在能够激发心中最丰富、最深邃的生命精神,”“音乐的作用……就在沟通精神情操的高尚境界、艺术家的深邃天性,以及生命的高贵气质。”  相似文献   

13.
有效应对西方传媒议程设置中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已经成为我军对外宣传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为提升应对效果,我们必须转变旧有外宣观念,确立更加科学的、更具针对性的观念。一、确立长期斗争的观念应对西方传媒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舆论斗争,实质是中西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这种斗争具有长期性,只要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仍然存在,西方媒体针对中国以及中国军队形象的舆论攻击就无法根除,西方传媒议程中"中国军事威胁论"就无法彻底瓦解。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长期偏见、意识形态斗争的漫长艰巨,  相似文献   

14.
程实 《报林求索》2012,(9):68-68
<正>2012,椅子很忙,中国好声音火到发烫。哈林说,音乐没有距离;我想说,思想没有边际。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也给中国大经济的改变提供了一些思想上的启示:首先,起点公平比终点公平更重要。中国好声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机会平等的舞台,让每一个精彩的"不同"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创造一个屏蔽垄断和权力额外影响的舞台,以机会平等激发全要素生产力,才是重塑长期繁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冰 《新闻爱好者》2011,(8):126-128
女性艺术家在新时代中有不同以往的性格特征,使其艺术作品在新"语境"下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魅力。本文阐述了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中备受关注的四位女性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及其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探究女性艺术家以真挚的情感与独立创新的精神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记者:祝贺您荣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艺术奖”,这是我国艺术家首次获此殊荣,可以说您代表中国艺术家拿到了奥运会的一块“金牌”。  相似文献   

17.
白冰 《新闻爱好者》2011,(16):126-128
女性艺术家在新时代中有不同以往的性格特征,使其艺术作品在新"语境"下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魅力。本文阐述了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中备受关注的四位女性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及其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探究女性艺术家以真挚的情感与独立创新的精神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徐倩 《大观周刊》2011,(5):88-89
审美注意理论在中国和西文有着完全不同的形态,即西方的“虚静说”和中国的“距离说”,两者虽然是不同的理论形态,但都共同提示了审美的特征和功能。中国的“虚静说”是人们审美心态极其生动的描绘,是审美主体的升华,从而达到实现了最高的审美境界。而作为配方的一种审美理论的“心理距离”说,即人的审美心理与功利心理之间的距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进行审美观照。西方的“距离说”和东方的“虚静说”正好共同总结概括了审美注意对艺术创作的功能和作用,并对艺术创作产生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傅聪是著名的钢琴家、音乐家,他是第一位登上世界钢琴舞台的中国艺术家,在西方古典音乐中颇有影响。本文对傅聪生平事迹进行了概述,并梳理了他的钢琴演奏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王冠伟 《大观周刊》2012,(26):22-23
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中,艺术家们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风景油画也开始趋向于写意的表现形式,在油画创作上既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气质精髓、美学经验以及绘画技法。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融入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形成了当代中国风景油画所独有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