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作用于观众的感知,视觉和听觉构成了电视语言的两大要素,它们的相互配合,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即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其中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各类电视片中除视觉语言外,听觉语言也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态,解说词作为听觉语言的核心和主干是推动电视片主体运行的重要因素。举凡历史文化的阐释铺陈、社会背景的叙述交代等,解说词都加盟其中。电视片的审美情趣也正是由于解说词的“加盟”才得以逻辑地运行。电视解说词既有实用效果又有美学效果,它的美学效果来源于创作主体的审美取向。所谓审美取向就是创作主体对语言材料所作出的符合美学尺度的选择。电视片题材的多样化,需要风格各异的电视解说词,有叙事型的、议论型的、抒描型和讲解型的等。尽管解说词的风格各有千秋,但它…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语言有数千种,不同文化种族的人思维习惯也不尽相同。萨丕尔的《语言论》在第一章《什么是语言》中,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假说:语言决定思维。但是总会有人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不用语言来思想。萨丕尔将这种现象的产生归为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能够区分印象和思维。我们不需要语言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印象。而当我们把一个印象和另一个印象在意识上发生关系,便需要语言的辅助了。印
  象之间关系的产生,就是思维的过程;其二是将语言与听觉符号错误等同。语言可以用运动符号或视觉符号一个对一个地代替,仅因为一个人不觉得有听觉符号存在就否定了语言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组成,除了画面语言,最吸引人的就是听觉语言,也就是解说词。本文力图对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广播剧是最具有声音特点的广播节目品种。它由语言、音响、音乐这三种最富声音个性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各式题材,风格迥异、语言个性,五音震颤的听觉艺术空间。人们可以在这听觉艺术的空间里,尽情地遨游和享受其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体验各自感悟到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7.
诗的“建筑的美”,在本质上,是附属于诗的“音乐的美”的,与之同属听觉,而不大属于视觉。作为诗意的载体,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属于听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符号的符号,当然也属于听觉。正如音乐属于听觉,记录音乐的乐谱也应属于听觉一样。只是由于洋为中用,新诗分行分段排列,其文字呈现才有了时间及空间的双重性,才有了听觉及视觉的双重性,诗的“建筑的美”才被发现,才被提出。但它绝非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舞蹈那种真正的空间艺术,纸上的文字的诗,一经朗诵或歌唱,其虚拟的“建筑的美”又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8.
广播是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它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使用听觉语言即有声语言来进行宣传。广大听众通过听觉器官来感知语言,收听广播的内容。通过声音宣传,这是广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段占芳 《大观周刊》2012,(10):273-273
儿歌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英语儿歌由于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节奏明快,结合了词的韵律流动感,所以具有可以唱诵的特质。对幼儿来说,它主要是一种由听觉感知的听觉艺术,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英语文学。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语言类节目来说,让听众有兴趣坚持收听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而人的听觉只是占有外部世界的天然方式之一,主持人、播音员的声音再动听,听久了也难免单调乏味,让人的听觉产生疲劳和排斥感。如何使语言类节目常办常新、久听不厌呢?笔认为除了节目内容的  相似文献   

11.
叶惠 《视听纵横》2002,(3):90-91
为电视片配解说词,是电视主持人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对一位语言工作驾驭语言能力的测试。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事,碰到有深度、有难度的稿件把握不住。解说词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观众将听觉信息与看到的视觉信息相互结合,对画面表达不到位,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视听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淼 《记者摇篮》2009,(3):61-61
电视必须依赖其独特的语言系统来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它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方面作用于观众的感知系统的。视觉和听觉构成了电视语言的两大要素,两大要素相互调配,便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13.
毕一鸣 《中国广播》2010,(12):83-85
广播语言曾脱胎于报章语言,尽管在广播实践中也在不断强调口语化和可听性,但是书面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以至于在听觉感受中,难以传达出清晰、准确的广播讯息,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广播的传播效能和效率。本文试图论述广播语言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周漫 《新闻前哨》2006,(9):75-75
如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广播音乐节目的特点,其区别于其它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欣赏性,音乐节目给人带来的美感享受,是人们收听音乐节目最直接、最普遍的原因。从主持人语言表达的角度看,其语言部分应能与音乐作品成为珠联璧合的一种诉诸听觉的特殊的艺术形式。迷人动听的音乐,辅以主持人声韵传情而又分寸得当的解说,诉诸听觉的两种声音艺术相互映衬,和谐一致,不是很美的艺术享受吗?  相似文献   

15.
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诉诸接受主体听觉系统的主要传播手段。从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双方关系来看,广播电视有声语言有别于报刊杂志书面语言的新闻传播特性,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是交流的相对直接性;二是报道的相对现时性;三是表达的相对主观性。  相似文献   

16.
一广播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一种听觉艺术。用声音传播信息是广播的主要特征,听觉感知是广播的本质属性。广播在宣传方式上,要组织制作宜于显示声音特点的广播节目;在语言运用上,要采用便于听觉鉴别和接受的表达方法。广播特点决定了广播对语言的要求,广播语言不仅要通俗口语,简洁明快,准确规范,让人听得清楚、听得明白,还应当清晰响亮,和谐悦耳,优美动听。广播对语言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口语化广播与其他说话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传递几乎全靠有声语言,基本没有其他凭借,声音在广播中是无形无态的,这样与听…  相似文献   

17.
杜元  张滨 《新闻前哨》2006,(8):75-76
电视新闻的细节是指能够突出新闻五要素的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两个方面,它包括图像、现场语言、音响、屏幕字等要素。从观众角度上讲,电视细节就是电视节目精彩的瞬间,即兴奋点,好的情节最能吸引人,最能打动人。  相似文献   

18.
闫海洋 《青年记者》2007,(14):132-132
电视是“以视为主、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它作用于人们的综合感官,自然是少不了听觉感官。视觉只能接受一个信号,而听觉可以同时接受几个信号。由此可见,听觉在人们接受信息中的地位。画面的局限,使语言文字具有了很广阔的活动范围。人们在接受解说词传递的信息时,本能地把它同画面上的形象联系起来,解说词写作除了要考虑电视的特点,进行整体构思,发挥综合效应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广播剧是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它用声音塑造人物,用语言展示剧情,用音响效果制造环境,用音乐烘托情绪。它把各种相对单一的听觉要素综合到一起,形成以语言为主、以音乐和音响为辅的综合听觉艺术,广播剧通过各种声音的有机组合,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虚拟空间。广播剧的空间无比自由而其依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把电视新闻节目的各种因素概括为两种元素: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指图像语言,或称画面语言;听觉元素包括音乐、同期声响和解说词。图像是电视造型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声音也是电视节目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表现元素。如何处理好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为加强电视节目表现力需要探讨的课题。传统观念认为电视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而今在新形式下的节目层出不穷,新体裁的节目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又有人认为,电视传播以解说词为主,画面为辅。主与辅,实际上反映出视听元素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