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敦时间2012年7月27日,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球十亿观众注目下以轻松、快乐、温馨且富有创意的风格制造了一个超级大派对,展示了英国,并为"创意英国"的国家品牌重塑工程竖立了新的里程碑.本文基于新公共外交理论和身份竞争力理论,以中国主流媒体百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报道为样本,分析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公共外交效应,解读英国国家品牌重塑、国家身份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俞丹倩 《新闻世界》2013,(10):197-198
本文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为例,探究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BBC的直播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构建平等自由博爱的英国国家形象的。  相似文献   

3.
朱小雨 《东南传播》2012,(12):167-169
奥运会开幕式是一个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主办国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平台。本文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为例,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分析开幕式中媒介与地理的有机互动。  相似文献   

4.
杨琼 《新闻世界》2013,(8):328-330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博伊尔利用各种视听符号,通过媒体成功进行了英国形象的传播。本文对开幕式中的传播符号进行分析,通过符号的类型、传播国家形象机制、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解读,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杨航  张冉雨 《东南传播》2016,(10):57-60
奥运会作为全球第一大体育赛事,是重要的媒介事件。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全球媒介,集中向世界传递了主办国的符号元素与国家形象。本文采用DIMT符号体系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开幕式[1]和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进行"D-言"、"I-象"、"M-意"、"T-道"符号传播层次的梳理,分析各自的历史呈现策略、文化传播策略、人物-国家关系、城市-国家关系、灾难原素以及政治传播等符号表达。通过对比与参照式解读发现国家形象在符号传播中的异同,建议编排策略中应关注逻辑性与受众接近性。  相似文献   

6.
韦钰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225-226
第30届英国伦敦奥运会圆满地划上了句号,在这届永恒的盛会上,萦绕我们心头的除了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的运动健儿的奋力拼搏,还有精彩纷呈的开幕式表演,它向人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英国文化和价值观.本文将对中英两国文化进行简要对比,并从平等、创意两个方面对开幕式所展现出的英国文化进行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7.
全球视野     
《视听界》2008,(5)
美国:奥运报道规模超过战争;英国:色彩和音乐的盛宴;德国:世界看到真实中国;法国:这是最美的奥运会开幕式;日本:中国成为国际性的文化大国  相似文献   

8.
肖明成 《新闻前哨》2012,(11):46-48
7月10日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后,武汉晚报就开始加大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力度,每天保证1到2个版的奥运报道规模。7月26日,武汉晚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2天,正式推出伦敦奥运会特刊《英雄时间》。奥运会是世界各地英雄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超过半个月的时间里,世界聚焦英国,聚焦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所以奥运会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时间"。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9.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51枚金牌使中国体育代表团荣登金牌榜首位,竞技体育的丰收为中国体育带来了荣耀。四年之后的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在位于伦敦东区的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这四年,中国体育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中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是一个连接主办国和世界的大舞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了一出展现中国文化风采和魅力的民族大戏,其中"和"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成为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共鸣点,与"人文奥运"交相辉映。本文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和"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会在即,而4年以后的2012年,伦敦将作为下届奥运会的东道主。奥运会似乎给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的傅莹女士天赐良机,但三月中旬在拉萨发生打砸抢事件,以及其后一些藏独分子在伦敦进行抗议、北京  相似文献   

12.
陈文敏 《今传媒》2013,(6):42-45
在跨文化传播与国家文化输出的时代背景下,2012年夏天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展演作为一场"深度游戏",因其美学风格、仪式化形态迥异于历届奥运仪典,使得这场有关"竞赛、加冕、征服"的重要媒介事件成为一次"有意味的形式",尤其在对电视仪典的总体架构、仪式话语以及仪式功能指向等维度,留下了较大的学术批评空间,更有值得追索的深层文化背景,在电视仪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层面也可资中国媒体业扬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与以往的奥运会开幕式有什么重要不同?可以给中国电视大型活动制作以什么样的启示?在我看来,至少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一、超越现场转播思维,以电视影像展现为核心的整体设计传统的电视大型活动的制作思维,是现场转播思维,工作重心集中在把现场活动尽可能原汁原味地拍摄下来、传播出去。无形中电视转播  相似文献   

14.
向阳 《新闻爱好者》2010,(1):156-157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终于在2008年8月8日盛大落幕。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尤其是点火仪式一直以来都成为全世界观众最大的期待,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也同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以其独具特色的创意、容量巨大的中国元素和壮观的画面气势,引起了全世界观众的热烈好评。路透社记者吴健发表分析文章说,创意出众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独有文化.已获得世界媒体狂热的赞赏。  相似文献   

15.
全方位多组合新元素 伦敦奥运报道吹响“集结号” 随着英国著名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点燃标有“伦敦2012”字样的圣火盆,这也预示着伦敦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中国新闻媒体做了哪些准备?“全”面出击,利用权威优势地位,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这种代表国家传媒形象的机构将承担起主要的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6.
曹江漫 《青年记者》2012,(35):50-51
对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新闻频道首次并机直播,相同内容不同视角,相较于体育频道庄严典雅的"文言版"解说,新闻频道白岩松娓娓道来的"白话版"解说为受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再次使用两班人马进行解说。新闻  相似文献   

17.
孙杨,中国造     
孙杨、叶诗文无疑是本届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奇迹"。国人好奇外教的神奇魔力,却忽略了奇迹背后其实是强大的国家团队支持当英国BBC的解说在本届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大声喊出"ChinsesSun"时,"孙杨"这两个字,和它稚气未脱的主人一起,变得闪闪发光。浙江省劳模,省市两级政府的数百万奖金,杭州地产大亨赠豪宅,广告新宠儿……伦敦归来,孙杨成了继刘翔、姚明之后,中国体育界新的代言人。事实上,不仅孙杨,在伦敦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三昧》2008,(10):F0004-F0004
新华网伦敦3月11日电: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北京国家体育场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11日获得英国设计博物馆评选的建筑设计奖。  相似文献   

19.
新华网伦敦3月11日电: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北京国家体育场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11日获得英国设计博物馆评选的建筑设计奖。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18日,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由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和执行主席雷顿正式对外公布。新华社报道团将在本届奥运会中努力做到四个报道平衡:国际特色与中国元素的平衡;体育与教育、文化、经济等非体育元素的平衡;明星与普通选手和民众的平衡;新媒体与传统报道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