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栗 《大理文化》2013,(1):84-86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永平乡下"在着"的时候,常常会走进那座县城。其实我进城也没什么具体的事,就是想在那些老旧的街上走走,享受一些花的清香。后来我才知道,让整座小城清香起来的,不是我常见到的某种花,而是可以高达20米的缅桂树。自此我把缅桂归类于时光里的景物,每次看到它把花枝伸向天空,我便体会了时空的辽远。一座小城飘满了花香,她的人文必然厚重,她的街巷必然古雅。我知道这座小城还不是当初的博南,当初的博南距此还有20公里,那里至今还存活着元朝的古梅树。  相似文献   

2.
那还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一次忽然接到一位朋友的来信.在信中他回顾了我们曾经在一起时的很多美好场面,情真意切,仿佛历历在目.我读的时候,感动得鼻子直发酸.要知道,天各一方忙各自的事,我们已经近一年多时间没联系了.只是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写这么一封信来?他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感情也不外露.后来他又打来一个电话,说他动了一个手术,这时我才知道,他病了,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时间,而那封信,是他在病床上写给我的.  相似文献   

3.
10月14日,什么特殊的日子也不是。只是,那一天,阳光特别灿烂,晃得猫儿睁不开眼睛。那一天,我刚从国外出差回来,正在倒时差。我不知道倒时差的时候该不该用现在进行时,反正给刚从国外回来的人打电话,他们的家属总会说:正在倒时差。我曾下了飞机从机场直奔办公室,结果一连一个星期都没有倒过这个时差,一到晚上就精神,一到上班时间就困。算了,还是别倒了,等着下回出国一起倒吧。结果,倒时差的进行时成了虚拟语态。在倒时差的虚拟语态中,我在下午灿烂的阳光下踱着漾漾的步子,与猫儿为伴。那猫儿其实是野猫,是一群群居一起的野猫中的一只,姥姥不…  相似文献   

4.
远去的马车     
一 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县中.那年,我十二岁,连不到五十里的区政府所在地江湾镇也没有去过.那县城经过许多人的描述,在我的心中变得越发模糊不清.现在,我能到二百里外的县城去上学了,心中的高兴自然是无法形容的.母亲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忙出忙进给我准备行李,心中却担心能不能搭上一辆车.那时候,在我们这条乡村公路上跑的汽车真是少得可怜.可是,就在母亲把东西齐理好,正在为车子发愁时,听说公社的马车队要拉粮到县里去.  相似文献   

5.
我们飞到了一个王国,它是真正的王国,不是童话中的王国。我们乘坐的是现代化的飞机,也不是神奇的飞毯……这时,我的脑子里不由浮想起了那古老童话的开首语:“在那很远很远的田野上,在那高山密林的后面……”我透过飞机的舷窗,那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主峰尽收眼底。啊!真是群山矗立,直入云霄。而群山之冠要数萨加·玛塔,也就是珠穆朗玛峰了。它高达八千八百四十八公尺,人称“地球之巅”。它和喜马拉雅山一样神奇莫测,独特古怪。珠穆朗玛峰要算是一座“年轻的”山峰,它还在继续成长中。近百年来,它增长了九公尺,并经  相似文献   

6.
怀念桃树     
昨夜,忽然梦见老家院角的那棵桃树. 大概是在我睡熟的时候,我的心灵到故园神游了一回.还是从那道破旧的大门进去,心中很宁静,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也没什么烦心的事儿.突然间,一时惊喜起来,我右手边院角里那棵老桃树,不知在什么时间发芽了,变得更加高大了,满树碧绿,枝繁叶茂,树冠巍峨.树根的四方,什么时候用砖和水泥围成了一个花台.我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塑料水管,往花台里给桃树浇水,没多久,水就漫成了一塘.  相似文献   

7.
钱会芬 《大理文化》2021,(10):27-34
丈夫的单位今天下午聚餐.独自吃过晚饭,我洗了个澡,在阳台上边玩手机边晾头发.就在我准备起身离开阳台的时候,一个女人进入了我的视线. 此时太阳距离西山顶很近,就像一个迟暮的人,散发着缺乏温度的光. 那个女人就在这昏黄的天光中迟疑地朝着这个小区走来.不是本地人,我一看就知道,她没有在一个小县城常年居住,对一切了然于胸的那种笃定和从容,也没有乡下人那种惶惑甚至紧张.她并不急于赶路,而是边走边四下观望,仿佛是在辨别方位.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相似文献   

9.
从我打开小学一年级课本的时候,父亲就用他又大又温暖的手拍拍我的头说:“孩子,一定要好好念书,考上大学,大学虽然不是走进社会的唯一道路,但它是最好的道路。”就这样怀着求知的欲望,多年后我来到了美丽的中国大理。  相似文献   

10.
县委后院     
报社草创的时候,县委办把我们的办公地点分在了后院. 那是一间废弃多年的食堂,破旧、低矮、猥琐.我第一次像一个装模作样的评判者,无可奈何地站到它面前的时候,它正像石头一样的沉默着,黯淡地龟缩在后院的拐角.  相似文献   

11.
走进城市     
我现在所栖居的这个县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城市.这并非是我在有意地贬低它.我怎么会贬低它呢?它是我儿时的一个梦境,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港湾.况且,我的祖祖辈辈一直都在那个被重重大山包围着的小山村里耕耕种种、种种收收.父亲虽然是教师,但也一直都在那个不大的山区乡的几所小学中转来转去、转去转来.我能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算是一种幸运,一种福分.我应该感谢这座小县城才对,因为她毕竟也默默地接纳了我那沾满泥土气息的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12.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我想买一个电饭煲,于是想起妈妈在高三的时候就已经为我物色好了. 他回复我:"你有一个好妈妈." 你知道我当时思维跳到哪里去了吗? 我跳到了今晚因为脚背受伤而无法饭后去锻炼,于是又跳到了小时候和妈妈不是每晚但是经常的散步.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里,门口有两条路,一条去往人民公园,一条去往更老的生活区.  相似文献   

13.
时光书简     
正歌楼下院子里常常有歌声。有一段时间,在早上八点半到十点左右,楼下院子里通常会有一趟歌声路过。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进小区的三轮车上带的音乐。有些三轮车师傅等客的时候寂寞,便在车上安个音箱,有时候放放歌,特别是年轻人。那歌声真的是路过,几分钟,半首歌的时间,便又走远了,这时间,恰好够一辆三轮车在楼下停住,等客人下车,然后调头离开。只是后来,我发现不是。有一天早上,音乐又在楼下路过时,我起身到窗前去看,发现那歌声来自一个正在慢慢走着的人,确切地说,是来自那个人身上挂着的一个小录音机。这个人是小城的犀利哥,他正慢慢从楼下走过,耸着肩,缩着脖子,像  相似文献   

14.
搭车 沿着滇缅公路、盘旋于滇西大山间的公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来回了.眼下想起的这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了.那时,我还很年轻,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的大小伙子,正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嘉年华. 我要去的这个云岭大山怀抱中的云龙县城,只有一条刚修好的毛路可通,还上不了汽车.不过还好,小县县城距昆(明)畹(町)公路(“滇缅公路”中国境内的路段)边一个叫做大栗树的站口只有六十来华里,如果能找得到去保山的车子,顺搭到大栗树,下车后再顺着正在修的毛路徒步走一天,就可以进到云龙县城了.  相似文献   

15.
正因受疫情影响而空置了近一年的民宿"飛鳥魚の家"终于又接单了!一位来自瑞士的留学生C计划入住6个月。下单前她想来周边看看,我们便约在附近的超市见面。C金发碧眼,来京都短期留学。一见面她就跟我抱怨说,日语太难了,到现在还是一句都不会说!我说,我也是啊。望着她疑惑不解的模样,我笑了,告诉她:"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和你一样,我也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说就闯到京都来了!""啊,原来如此!那你为什么来日本啊?"她追问道。C的追问,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6.
在珍珠港的时候,遥望着碧蓝的天空,凭空想象着呼啸而来的是日本人的飞机,飞机上的太阳旗像是一目目血红的眼睛,怒视着地面上的士兵和水面上的军舰;那么,身边应该是狂奔乱窜的美国水兵,他们试图躲避着从天而来的子弹,仅仅在几分钟前,这里还是一片平和;鬼都不知道这天空中的日本人从何而来。刚才还是巍然状的ARIZONA号军舰已经开始下沉……可这不是1941年的12月8日,这是21世纪一个普通的风和日丽之日,天空中翱翔的是夏威夷的海鸥,身边是操着各种语言的游客。在我的脚下,在浅浅的水面下,就是那ARIZONA号战舰的遗骸。夏威…  相似文献   

17.
感受奥地利     
一到奥地利,当地朋友介绍说,这个国家人口不到800万,而每年来的各国游客却高达2000万人,人均旅游创汇收入列世界前茅。于是,我一直在琢磨:奥地利为什么如此吸引人?它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一周时间,走了半个奥地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文化的魅力。绿土地诱人当飞机在维也纳上空开始下降,从机窗向下俯瞰,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奥地利完全是一片绿色。那墨绿色的是森林,那淡绿色的是田野……这绿色太诱人了。绿色是大自然的象征。在绿色大地上旅游,给人以清新、平静和温馨的感觉,奥地利的森林覆盖率为其国土面积的22-…  相似文献   

18.
心灵的轨迹     
第一次听说大理的时候,我还不会写"大理"。那时候村里来了个小炉匠,他说他是大理的。他补锅、茶壶、铁桶。收钱,也收粮食。那是个什么都需要修补的年代,每家都能拿出几样破锅烂桶来。伴随着小炉匠的风箱、不断四溅的火星、小铁锤的锻打声,"大理"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了。第二次听说大理的时候,我还没有到过大理。那时候我在读小学五年  相似文献   

19.
刻(外一篇)     
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我眼花了。面前的镜子里,在我头发的中分线以右,随着手中那把向斜后方向划动的梳子,一线闪电似的白一闪而过。是不是卫生间里光线的缘故?此刻卫生间顶上的灯正开着,虽然灯光不是特别强。还是窗外光线的原因?这扇外圆内方的卫生间窗子,自从  相似文献   

20.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就装上了电话,这在我们那一带是最早的.时至今日,我仍旧能清楚地记得那台固定在我家楼梯口处墙壁上的被擦得闪闪发亮的老式电话机,它的听筒挂在一侧,泛着明亮的光泽.因为当时我还太小,够不着电话,所以,只要妈妈对着电话说话的时候,我都会着迷似的静静地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