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福建省超高压电网的发展情况以及超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山林火灾对电网的影响情况入手,详细介绍了山林火灾对超高压输电网络的影响,并针对福建省的地形地貌以及山林火灾的特点阐述了在福建省如何防治山林火灾的观点,并对其中的防治办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具有较强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解决农村山林权属纠纷问题的办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析山林权属纠纷的起因,详细讨论山林权属纠纷调处程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景宁县山林纠纷现状及其分类,分析我县山林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难点,对尚未调处的山林权属纠纷,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政策、法规等有关规定,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何解决农村山林权属纠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山林权益与广大农民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广大农民对山林资源越来越重视,加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林业三定"工作的粗放和其它种种原因,导致山林权属纠纷越来越多。然而,现行法律对山林权属纠纷调处程序的设置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林权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解决农村山林权属纠纷问题的办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山林权属与广大农民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针对解决农村山林权属纠纷问题的办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景宁县山林权属现状及其形式,分析我县林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难点,针对山林权属流转现状,提出切实有效的构建当前景宁林权流转巿场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林野果生料酿酒。主要是简述开发利用山林野果,原生果实的淀粉酿酒,替代粮食,减少粮食压力。不同于传统酿酒的方法,免蒸煮,液态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包装、出厂。  相似文献   

8.
柳河县林业局在兰山林场选择500亩坡度较低、土质较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朝阳地块培育绿化苗木,并进行了科学规划与管理。本文概括了兰山林场技术人员几年来的实地试验,探索了培育绿化苗木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林火灾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扑救方法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铜鼓县位于赣西北边陲,既是革命老区县,又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县。该县辖9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人口13.6万。全县山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7.9%,人均有山林15亩,水田仅0.7亩,森林覆盖率达86.42%。但该  相似文献   

11.
陈亦权 《知识窗》2010,(12):10-11
夏末秋初是山林探险的好季节,我和几位驴友一起,来到了贵川交界处的一个偏僻深山里探险旅游。  相似文献   

12.
山林遭到严重破坏,包括重楼在内的中草药都难觅踪迹。云南白药和抗病毒冲剂的"发家之本"可能已经面临野生灭绝。  相似文献   

13.
从喧嚣到宁静有多远?在离福州市区六七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宁静的山林,那是我公公婆婆的家。  相似文献   

14.
浙江东部凝灰岩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城乡建房业大发展。不仅宅基地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取土制砖制瓦,毁坏了大量耕地和可耕地,以薪柴作燃料烧砖,砍伐了山林。如何节省工地,保护生态和山林,又满足建房业的需要,是个值得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丘陵低山为主体的浙江东部,分布着多种凝灰岩,储量丰富,硬度适中,易于开采加工,  相似文献   

15.
居住在中亚山区的哈萨克人依然采用传统的狩猎方式,他们手托凶猛的山鹰,奔驰于山林和草原,捕获黄羊、狐狸、山鸡、野  相似文献   

16.
撑杆跳高渊源悠久,过去人类为了生存和获取食物,在蛮荒的山林地带追逐野兽,不得不走或跑相当长的距离,同时也要越过各种各样的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人工塑石重建钵池山,将历史上的钵池山在现实空间真实地重现,恢复钵池山山体赤红、形若钵盂的历史原貌,营造自然山林野趣、洞天福地、人间仙境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华夏星火》2008,(Z2):65-65
走马濑农场位于台湾台南县玉井、大内两乡交界处,农场面积近120公顷,南北长900公尺,东西宽1650公尺,走马濑农场可说是融合了草原、山林、河川之景观于一体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礁石 《知识窗》2008,(6):48-48
日本狼曾经是生活在北半球全域的狼的一种。它肩高35厘米,体长1米,是世界上体形最小、最为稀有的一种狼。它们曾经居住在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的山林中。  相似文献   

20.
用造林的方法,防止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在我国人民中已经有长远的历史。可是,在过去反动统治下,生产力受着束缚,人民的生活困难,造林事业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知爱护山林,反而肆意破坏掠夺山林,这样就使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水、旱、风砂受害益越严重。解放以后,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农民在恢复与发展生産的过程中逐步组织起来,造林防灾的要求更显得迫切了。党和政府及时地注意到这一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起,便开始了防护林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