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佳倬  东塘 《声屏世界》2009,(9):44-45
由南昌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广播剧<回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在京的有关专家称它为一部"新鲜、精巧的作品","让人听来愉悦、感动".  相似文献   

2.
李康 《视听界》2005,(5):52-52
最先让我心动的也许是原著的名字——《追我魂魄》。在物质充塞于世间的每一角落,乃至灵魂被挤压得只能在物质的缝隙中游走之时,我不知道作者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还有什么样的故事能让倦怠的精神为之一振?报告文学《追我魂魄》开篇题记“人可以落魄,但不能失魂”,把我带进尘封的1942年5月。作者用他犀利冷峻的目光,温柔细腻的内心,为我们描绘出一次惨烈动人的关于战争与人的画卷。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14年对日作战,中华民族在血影刀光中用血肉之躯矗立起一座座纪念碑。这部作品之所以吸引我,是作家的文笔,是独特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瓦氏夫人》这个剧,是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在获得中国广播剧奖一等奖的《永远的深情》和《柳州刺史柳宗元》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部精品力作。作为此剧的策划和责任编辑,我谈谈我们广西电台是怎么组织创作《瓦氏夫人》的。  相似文献   

4.
王均 《记者摇篮》2005,(9):29-30
广播剧《寻找》、《呼唤》先后获省第八届、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省优秀广播剧一等奖、中国广播文艺研究会一等奖.这是全局、全台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结合我创作两部广播剧剧本的实践谈一下有关精品创作的体会和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特别推荐奖授予一部展现一位普通的、事实上是极不平凡的邮递员形象的广播剧《深山信使》。这部由阚平编剧、蔡淑文导演的感人至深的广播剧来自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  相似文献   

6.
齐宇翔 《视听》2018,(6):21-22
"微广播剧"是充分适应了现代人在网络时代碎片化、自主性阅读和收听的习惯,实现融合各种媒体传播的广播产品之一。本文以桂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音乐广播公益微广播剧《小扬飞飞》的创作实践经验为例,探讨分析这一类型微广播剧的创作规律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杨洋 《视听界》2002,(6):61-61
广播剧《扶贫媳妇》曾在广播节目创优评比中荣获市、省二等奖、全国三等奖。是一部紧扣时代脉搏,充分体现百姓生活特色的文艺作品。该剧播出后,我们先后收到近百封听众来信和上百个电话,都给予了好评,并一再要求重播。回顾《扶贫媳妇》创作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体会: 一、题材时代化。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制定了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增加扶贫工作的力度,这是一项影响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兵  毛时安 《新闻世界》2010,(4):154-154
广播剧《乡村义工周世友》以细节和真情,真实地反映了一名普通基层干部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常颖 《河北广播》2006,(6):70-71
听了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北省影视剧创作中心联合录制的儿童广播剧《雪孩子的平安夜》之后,立刻感到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这是一部别出心裁、特色浓郁的儿童广播剧。作者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三个发生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小故事,通过孩子们的童真童趣,活泼烂漫,把呼唤爱心,崇尚和平的主题表现得活生生、沉甸甸、淋漓尽致。全剧三个特点较为突出,这就是:新、巧、俏。  相似文献   

10.
深圳宝安电台的广播剧创作,应该说是发展到了一个鼎盛阶段,三度获得广播剧大奖。这其中可能有如下几点经验:一是领导重视,特别是一把手重视。二是它的创作多为儿童广播剧,避开了竞争的锋芒。三是重视作为儿童剧外沿产品的开发,如做动画片、连环画等。四是在广播剧的发展中,宝安台体现出了一种不停步往前冲的深圳精神,在强手如林的广播界,作为一个区县级台,它敢于冲在广播剧发展的前端。  相似文献   

11.
虞国胜 《视听界》2002,(4):60-60
无锡援藏优秀干部任国庆的事迹感人至深,由无锡广播中心主创、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广播剧《圣旅》同样感人至深。从《圣旅》的创作成功,我们对“五个一工程”有了更深的、崭新的认识,从而也促使我们对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获  相似文献   

12.
13.
姚加炎  李康 《视听界》2004,(6):76-77
优秀广播剧都有一个共同标准,即,戏剧化与广播化的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三贴近与美誉度的统一。它能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使听众的想象力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由江苏电台制作的广播连续剧《状元办厂》荣获2003年度“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最佳编剧奖。此剧在立意与写作中的追求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4.
朱桃 《视听纵横》2009,(4):86-87
2006年6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奉化的布龙荣登遗产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800多年的舞龙历史、40多个传统套路、鲜明的艺术特征和表演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的龙舞表演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广播剧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以声音塑造形象,以声表情,声情并茂,激发听众的联想与想象;而听众则经过想象,在脑海中实现对时空的跨越,完成从声音艺术形象向可视化艺术形象的转化,形成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具像性的、完整的最后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广播剧创作中,要充分研究如何更好、更深刻的启发和诱导听众的想象,创新与拓展构成想象艺术的元素,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听众收听心理需求的优秀作品,增强艺术感染力,实现最大化的传播价值。本文以《鼓岭寻梦》为例,从题材、主题、剧情、场景、悬念等几方面,对构成广播剧主要的想象艺术元素加以剖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广播剧《深山信使》在国际上连获两项大奖,这是该台上下相关人员同心协力、精心制作的结果。这一事实再次证明了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它启示人们:只要我们广播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工作多一点敬业,对艺术多一点创新,就可能制作出在国内深受欢迎,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18.
权胜 《中国广播》2015,(2):87-92
广播剧《功夫》获得2014年亚广联奖广播剧类推荐奖。本文通过对《功夫》立意的阐释和剧本创作、演员演播、后期制作的具体分析,探讨了什么是广播剧的魅力,如何把广播剧做得好听、好看,让听众爱听、听了以后还能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
杨顺安 《视听纵横》2003,24(6):93-94
京剧演员或漫画家能冠以大师,当属凤毛麟角,梅兰芳和丰子恺即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都有杰出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之相遇,该是何等辉煌的场景。浙江电台和桐乡市广电局联合创作、录制的广播剧《相见恨晚》再现了这段至纯至美的艺坛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