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网络平台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的优势日益凸显,网络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发表信息、阐述观点的重要场所。面对咄咄逼人的网络发展态势,作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电视新闻应该如何面对?田忌赛马的故事,几乎路人皆知,它告诉我们在竞争中,应发挥各自优势,以己之长、击彼之短,是赢得全局胜利的不二法门。发扬优势创新发展,网络时代的电视新闻更应该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精神迎接新媒体的挑战。一、权威性与公信力是电视新闻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2.
李帆 《声屏世界》2009,(10):24-25
网络新闻以其时效性强、信息来源广泛和高度的开放性成为当之无愧的第四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电视新闻受众的大量流失。面对困境与挑战,电视新闻应正视不足,扬长避短,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现阶段的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手机在中国的全面普及,4G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对于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而电视新闻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在当前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极大冲击,给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们能够运用创新的思维,来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满足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需求,重创电视新闻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多元化是当下信息传递渠道以及方式的主要特征。面对高速发展的网络,传统电视新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当下电视新闻利用网络技术来弥补自身在信息互动方面存在的不足,加大力度改革与创新,促使电视新闻向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本文就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的网络化进程做出探究,分析融合背景给电视新闻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电视新闻网络化的主要特征,提出若干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网络化发展策略,以望能够推动我国电视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喜爱,而传统媒体在此背景下的发展受到很大冲击,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媒体如何改变发展策略,创新新闻传播方式,与时俱进,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策略,为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0年的中国电视新闻发展总体上趋于平缓。然而,面对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的围追堵截,各级电视台在新闻立台、新闻直播、评论强台和对外传播等方面奋力突围,不乏创新的亮点。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如何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力,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仍然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面对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竞争不断白热化的形势,电视媒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这种独具特色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归纳、分析、解析、评价等加工的报道。它主要通过对电视特有的声音和画面等符号的综合运用,在对客观事实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事件实事或现象背后的真相和本质进行揭示,从而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从而更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以及为经济发展和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出更多的贡献,成为电视新闻从业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  相似文献   

8.
黄晓冬 《青年记者》2016,(14):75-76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能.电视新闻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往往能以平民的视角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通过有说服力的素材反映某一问题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并揭示事物的本质,为同类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但由于互联网的兴起,新兴媒体在计算机、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等数字产品的沃土上蓬勃发展,促进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兴盛.相对于电视新闻受播出平台、播出时长、播出地域的限制,互联网因其自由开放,舆论传播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且互联网提供的用于舆论监督的媒介资源廉价易得,平台广阔畅通,这使网络舆论监督在公众参与度、便捷性、及时性上都比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更有优势.面对来自网络监督的挑战,电视新闻要正视现实,克服困难,取长补短,寻求突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进行比较分析,探寻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特性,探索网络视频时代电视新闻的生存之道。电视新闻在媒介特性上处于相对劣势,要在网络视频时代扩大话语权,需要在充分利用与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进行比较分析,探寻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特性,探索网络视频时代电视新闻的生存之道。电视新闻在媒介特性上处于相对劣势,要在网络视频时代扩大话语权,需要在充分利用与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曾经是人们熟知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被各个群体不同程度地依赖着。然而伴随网络媒体的介入,电视新闻受到冲击和挤压,使得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为此,网络冲击下电视新闻发展的前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通过网络媒体对电视新闻的冲击、网络冲击下电视新闻的现状、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作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新动态、新脉象值得回顾与思考。梳理过去的一年,电视新闻呈现如下特征:舆论引导敢于亮剑,"互联网思维"重塑电视新闻生产"大厨房",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变革电视新闻采播"新样态",走基层接地气成电视新闻内容"新常态",国际新闻报道"掌声"与"嘘声"并存。2014年是"媒体融合年",面对新的媒介环境,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新动态、新脉象值得回顾与思考。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已有冲击传统电视新闻之势。面对挑战,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变革的因素,试图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提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媒体时代加速到来,新兴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和全新体验,但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就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代如何面对新形势创新手段,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强化舆论监督和承担社会责任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彭若男 《视听界》2011,(6):33-35
面对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的渗透,城市台如何增强新闻传播力,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近年来,苏州广电总台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主动融合新媒体,不断强化电视新闻的创新能力,沉着应对,奋力突围。  相似文献   

16.
创新这个话题,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不陌生,21世纪的今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速度、危机、多变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所以说创新存在于各行各业。想一想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可这些在以前都是没有的,那时候人们的所有消息来源都是靠电视,电视新闻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主要平台,而当下电视新闻节目面对网络的发展确实接受着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业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电视新闻业未来的发展。因此,电视新闻人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并提升电视新闻的收视率?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节类目主持人,既是电视新闻传播流程中的咽喉要道,又是电视新闻面对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门面。一个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言行举止乃至于服饰装扮,都会直接影响、感染电视受众;同时,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好对事件、文字、镜头前状态的处理,如何运用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应对不同类型的新闻,是考验一个合格主持人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面对摄像机(从完成的画面形式上看是面对观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的目击式的口头报道。这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佳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报道,经常出现同质化现象。特别是一些县级电视台,忽视电视新闻特性的存在,长期坚守一种僵化的模式,长期以往让观众产生厌烦之感。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新闻事业,能否实现电视新闻的个性化,写出受众喜爱的电视新闻?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三性”、练好“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