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肉搜索”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网络现象。但是由于未能区分事实层面的“人肉搜索”与规范意义上的“人肉搜索”,导致当前人们对“人肉搜索”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作为法律规制对象的应当是“人肉搜索”中的具体行为特别是搜索后行为而不是“人肉搜索”本身,将“人肉搜索”在立法上予以规定是一个伪命题。“人肉搜索”是否法律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司法问题,而不是立法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完全可以解决“人肉搜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晓东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1):30-35,72
互联网曾创造新经济的神话,也让全民言论达到了空前的自由。然而,当网络“人肉搜索”行为触及他人现实权利并进行道德审判时,网络言论也需建立相应规则。本文对Web2.0时代的“人肉搜索”行为及其衍生的网络道德审判现象加以反思,讨论网络言论自由的规范及网络环境下民事权利保护的相关问题,提出对不良网络行为的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现有搜索引擎的不足,使得"人肉搜索"作为人们利用互联网平台技术完成对现实海量信息的一种新兴网络搜寻引擎活动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表现出集合行为的人数多、无组织、互依赖等特征.由于交往方式的改变、焦点问题的增多、个性心理的张扬等因素又使大学生群体相对一般网民而言,更热衷于"人肉搜索"现象的实践.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肉搜索"在给海量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追求新知、探求真相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同时,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容易使大学生缺乏理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理性审视,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肉搜索"观,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努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教育.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量网络“人肉搜索”案例入手,分析了“人肉搜索”的利弊,从而得出对于“人肉搜索”的态度:少一分鲁莽,多一份冷静。  相似文献   

5.
网络"人肉搜索"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网络社会的形成为其提供了根本的条件.从互联网技术角度来看,网络"人肉搜索"是在搜索引擎技术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而网络社区则为"人肉搜索"传播行为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肉搜索引擎作为一种便捷的网络时尚成为时代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代表,成为人肉搜索的活跃分子。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了解人肉搜索引擎的时代特征,探讨人肉搜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负面影响,提出解决对策,力求网络教育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判决隐私权侵权方式规制人肉搜索行为,存在诸多问题.人肉搜索行为的本质是侵害个人信息权行为,而非隐私权侵权行为.人肉搜索不属于网民合理行使言论自由权的范畴,应当受到规制.我国相关民事立法存在不足.立法应当明确规定个人信息权的含义及内容,同时规定个人信息权侵权的抗辩事由,在网络侵权责任的制度设计中应合理规定网络服务商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依托网络社区而展开的网络自发秩序行为,具有开放性、集群性和社会性特征。其在实践上为大学生走向公民社会找到了一个良好切入点,激发了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提高了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同时,网络自发秩序行为的现存问题也反映了大学生权利意识扭曲、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法律意识虚化等公民主体意识缺失。基于此,应引导大学生理性审视网络自发秩序行为,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增强网络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公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信息搜索工具,结合了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检索的优点.人肉搜索的信息搜集不同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检索.对人肉搜索的概念、特征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对图书信息搜索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传播技术原理、主客体特征、传播语境、心理根源、社会因素等形成的“人肉搜索”,对网络舆论导向、技术控制、法律控制、道德约束、组织控制等形成了强烈的挑战。应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加强网络舆论安全法律规制、内化网络行为道德制约力、构建完备的安全监管及联动应急机制、推动社会控制体系的建立、提升应对“人肉搜索”的自我防范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时下引发社会担忧的网络“人肉搜索”进行界定,分析其负面影响,并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支配权保护的角度,对“人肉搜索”中的维权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近来,人肉搜索一个词频频在网络上曝光,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在网络上掀起滔天巨浪的热门事件大都是因人肉搜索而起,人肉搜索已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社会化网络行为,而人肉搜索在成就其强大的传播效应的同时,亦引发了人们对它的质疑和困惑。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的“人肉搜索”实现了交往史上的伟大变革。在现代价值体系中评估“人肉搜索”的伦理得失,探索“人肉搜索”主体道德自律的途径,对于倡导一种积极的公民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自诞生之日起,就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引起数起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成千上万的网民集体发起大规模的"人肉搜索",有时伴随过激性攻击言辞与行为,令"搜索对象"的身心遭受恶性压力。由此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由"人肉搜索"行为引发的一系列网络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人肉搜索突破道德涉及法律,人肉搜索行为就演变为网络侵权法律问题: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的直接法律问题;法律制裁与道德谴责的区别、人肉搜索的后续侵权行为、提供搜索论坛网站的法律责任间接法律问题。但人肉搜索侵权行为并不是抽象和不可捉摸的,只是披着网络外衣,与一般的侵权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从频频发生的“人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之间呈现出一种结构依赖关系,互为幕后推手,两者之间的共谋作用一步一步将当事人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试图就此对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个人隐私通过网络智能搜索并予以曝光的行为。此行为对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对此行为置之不理,就可能会影响和谐网络的构建。有的"人肉搜索"是出于正义感,能够释放正能量,给予公众情感上的满足;但若是出于恶意攻击,可能就会对某个人、某个集体、某个群体,甚至整个国家的形象造成坏的影响,从而引发不和谐事件发生。"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怎样趋利避害,对其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8.
“人肉搜索”是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而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名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联通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的生活、娱乐、工作以及各方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日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追求以及人生价值.而在它必然发展的今天,许多避之不及的问题也如洪水一般侵袭而来.最为根本的就是法律问题.将围绕网络隐私权中“人肉搜索”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结合我国当前法律现状,阐述相关法律知识,进而达到对权利的保护及对侵害的制止.  相似文献   

19.
析网络“人肉搜索”的监管和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共享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涉及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等多种社会因素。“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维护社会正义良知和异化为“网络暴政”的双重社会功能。从法治、德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以及实现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等途径对“人肉搜索”进行监管和引导,对于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与主流媒体相比,“人肉搜索”的话语表达方式带有很大的“反常规性”,也一直遭到业界和理论界的指责和叫停,但是“人肉搜索”在主流媒体的语境下给公民的话语表达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网络事件在不断提升其自身社会认同的同时也遭到了有关人士的批评.但是“人肉搜索”在信息源的开掘、媒介及社会道德水准、隐私权、舆论监督、话语权等的体制性突破方面为我国的媒介生态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