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是萨特的哲学阐释与文学表述的一个关键词。萨特文学作品中的"自由选择"观念,张扬人在边缘境遇中的主体性选择,主张在"选择行动"中以体现人的本质及其价值构成,但同时强调人在自由选择的时刻必然要受到道德规律和责任伦理的制约。在这样的意义上,萨特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从荒谬人生寻找精神自由的在场。  相似文献   

2.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任何东西都不能真正限制和束缚住人。作为自由的人,是在不断地自由创造和选择中拥有自己的本质和价值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只要生命不止。就存在着改变和重塑自我的可能。人的自由是在具体境遇中的选择和行动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根本在于人选择的自主性。自我的一切归根结底取决于自己。自我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人生的价值是在人的自由、选择、创造、超越和责任中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艺术审美超越是人的超越性本质力量在艺术活动中的对象化,主要包括对审美客体的超越、对审美主体的超越、对审美主、客体所处的物理时空的超越以及对实用功利价值的超越。但是,艺术审美超越又不是超越一切的绝对自由,它必须以现实为依据,最终必然要受到现实生活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选择做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是一个人的自由。只要是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内,由不得别人说东道西、指手画脚。正如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是做泥瓦匠、工程师还是做设计大师,既取决于他的努力、奋斗、天赋和造化,同时也取决于他的自由意志、个人意愿。不同层次的人生固然有境界的差异,但他人不宜越俎代庖地作价值判定,更不能自作多情、  相似文献   

5.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但长期以来,我们在对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的理解上,只是局限于马克思的如下论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人的本质就被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诚然,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社会关系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一个人既不能选择自己的社会关系,也不能超脱这种社会关系。他的本质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决定。但另一方面,从整个人类来说,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6.
人生是非常具体的问题,衣、食、住、行都在其中;同时,人生又是非常抽象的问题,本质、价值、存在、理念、自由等等诸如此类的哲学概念皆可以用来观照它。整合了的人的人生问题十分庞杂,而人生冲突——人们最多,最真切感受到的人生问题则莫过于它,常常感到困惑和难以把握的问题也是它。当今时代,我们都感到正面临着巨大的冲突和严肃的选择:时代、体制的更替,经济、科技的发展,文化板块的撞击等等,各种牵动人心的冲突,一起向我们挑战。我们不由自主地陷入这些冲突的旋涡,我们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必须对付整个世界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坚持要折磨我们。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时迷惘、悲哀、畏惧、退缩;但更多的时候是警醒、乐观、奋起、前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更新自我,途径之一便是探索前进的观念。冲突在哪里?怎样超越它?在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前,我们应该有勇气拥出一轮理论的太阳来照亮它们,来照亮我们人生道路的路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力量     
所谓"历史力量",是导致自然和社会一切事物出现及变更的原因。常听人叹息:"人在五行中,身不由己呀!"前半句,讲出了人们因各种历史缘由所形面的处境:后半句。讲出了人们受到历史力量的制约与驱动,而不能为所欲为地任意选择未来目的。尽管人们的处境千差万别,对未来的选择机会各有不同的内容与差数,年轻人的选择机会多些,年老人的选择机会少些。而总的说来,选择的有限性是普遍的,其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历史力量的制约与驱动……历史力量与任何个人都息息相关,制约和驱动着每个人的生活与命运。"身不由己"是相关之一,还有"之二",就是"自作自享",两者相辅相成,交融结合,书写出各自的历史传记……每个人都有或强或弱的光和热,都是一分历史的力量,既参与社会历史的创造,同时也在创造自身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政治解放固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还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必然要被人类解放所超越,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解放是一个过渡阶段,它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政治解放固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还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必然要被人类解放所超越,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解放是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它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摒除对陶渊明诗的传统分类法,不从内容题材上划分,而从作品的情感、意绪角度划分陶诗为亲情、友情、怀古之情、人生感慨、生命与自然体验等类。从对各类情感体验的诗作的统计看,陶诗在总体意绪上体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基调。这一基调的成因主要是魏晋时代人生哲学上人的觉醒主题的高涨,及陶公为卫护安全生存和人格独立完整而选择的孤独寂寞的人生之旅的影响。人的渺小,卫护人格的独立、自由、完整的艰难,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无法超越,使陶公深刻地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悲慨。对人格的独立、自由、完整的追求,对自然法则超越的欲求,都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在陶公时代均无法实现。因而陶诗的孤寂情调是一种悲剧意义上的人生体验,这也正是其诗深刻的审美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不可否认,自由永远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超越有限和必然,走向无限和自由的历史。作为一位时刻忧虑着人类命运的哲学家,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也成为了马克思哲  相似文献   

12.
自由和必然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又受到必然性的制约和限制;自由是属人的东西,是人的价值范畴,离开人类实践是无所谓自由的;自由是主体性具备和实现的突出标志.自由和必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文认为,自由就是在实践中对必然的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超越与创新     
一、超越是教育的本质特性“人依赖着自然,却又在不断地否定自然,人以自我为中心,却只能在他物中去实现自我;生命是有限存在,人却永在追求无限;人受制于必然,同时又在享受着自由;人未走出自然存在,却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定”这就是人和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实  相似文献   

14.
    
云是平凡的,但它却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云是洁白的.是圣洁的颜色,就像是一只只白色的小鸟,自由地飞来飞去。太阳出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历史条件对自己所要走的道路进行选择,但这种选择必须受客观历史规律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但历史又绝对不是按照随便什么人的主观愿望、意志去演变的。”因此,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不考虑历史条件,企图按照自己或某些人的主观愿望任意摆布历史,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无情嘲弄和严厉惩罚。在“社会主义演变中,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  相似文献   

16.
选择做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是一个人的自由。只要是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内,由不得别人说东道西、指手画脚。正如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是做泥瓦匠、工程师还是做设计大师,既取决于他的努力、奋斗、天赋和造化,同时也取决于他的自由意志、个人意愿。不同层次的人生固然有境界的差异,但他人不宜越俎代庖地作价值判定,更不能自作多情、主观臆想地去指导和要求。因为选择主体不仅是“如鱼在水、冷暖自知”,而且是“求仁得仁、求怨得怨”,自得其乐或自适其乐呢!转视教育中,近来有人大力倡导要“乐于”做一名普通教师,本觉无可厚非,可近来又发展为…  相似文献   

17.
我不能自由地选择我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想像的宽度。如果拿出中国历史让我选择居住时期,有一些时期我很向往,有一些年代却很厌恶。  相似文献   

18.
庄子的逍遥、游和康德的自由、游戏,本质上都是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庄子的逍遥、游主要是从日常技艺、人生和体道的角度来谈自由,但不期然而然地吻合于艺术和审美的自由,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追求的结果,康德的自由、游戏主要从艺术和审美本身的角度来谈自由,但他们两人的自由都指向艺术的自由,审美的自由。庄子与康德都强调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心灵上的自由,但他们都未把自由抬高到绝对无限的地位。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自由并不是绝对的无限的,而是要受到其他条件制约的,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想,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人文传统及其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本义是作为实现人(性)理想的学问,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人科学”,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无功利的自由探求人生学问的精神:科学不是实用的知识学习和追求,而是摆脱实际的需要,超越功利地“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的自由探求和思考。因此,真正的科学精神,应是为实现人理想的自由探索精神,它包括精密的思想习惯或态度、历史的思想习惯或态度和批判的思想习惯或态度?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史领域是有别于自然规律的自由王国,其特征是世界性、未来前瞻性和开放性。因此,历史哲学断不是如同中国文化那样停留在自然状态,而是进入历史和自由的视野。自由的历史领域以人为本,而在必然的自然领域,人却是手段。自然和历史,民族和世界,既往和未来,封闭和开放,必然和自由,它们都是两个分离的领域。自然界没有历史和自由。历史中也没有必然。历史同自然脱离,形成逐渐向上却充满艰辛的道路。民族的概念从属于自然,而不从属于历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自然的;越是历史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必然王国中,人臣服于自然;在自由王国中,人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