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006年教育部批准的235所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高校的地域布局及运动项目的设置与奥运会、世界大学生正式比赛项目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即利用竞赛体系,引导项目合理设置;借鉴奥运项目布局的成功经验.科学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对策。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存在发展布局不合理、高水平专职教练员缺乏、体教结合意识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运动成绩的提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长期规划;学校提高教练员的专职化水平,建立高水平科研团队,树立体教结合观念,为竞技运动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对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政策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目的是促进运动员文化水平与运动水平平衡发展,但政策目标、培养与质量控制政策偏向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招生政策以"管"为主,以"放"为辅;培养政策以"放"为主,以"管"为辅;质量控制由高校负责;整个政策朝着有利于提高高校办队自主权的方向发展.但"管"的主体、内容、标准、形式尚不完善, "放"的度未有底线.同时,政策对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及与系统环境的交流存在缺位,对政策主客体之间的利益缺乏调控与监督,易导致政策失灵.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相应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对招生、培养、输出环节实行底线控制,对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开放交流进行规范与引导,同时加大对政策的监督力度,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系统持续、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生源渠道单一、队员参加比赛少、教练员业务水平及专职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要从体育大国逐步向体育强国转变,离不开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其中取得的成绩有:发展规模逐渐壮大、运动成绩斐然、体教有效结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人才培养理念出现偏差、生源质量不高、运动经费和训练条件不足等。学习、借鉴美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优化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在展望和肯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这一社会发展必然产物的同时,对联合办队、学训结合、教练班子、管理体制及组织实施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并由此而初步钩画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优化模式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1世纪中国将全面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的大转型、大转轨决定了中国体育体制也必将发生更为深刻而重大的变革和调整。本文以此为线索,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办队发展所面临的历史契机,旨在为我国高校运动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体教结合"趋势的发展,使高等学校实施体育精神教育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创新点和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9  
运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体教结合”应是文化教育与运动员训练和成长全过程的结合。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应该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最佳模式。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有其内在动力,体育部门提出的“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两个部门存在的分歧与困惑,提出建议,认为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状况着手,在肯定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探究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解析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出现问题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前虽然尚属试办探索阶段,但当前各高校已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与自身需求试办了各种类型的高水平运动队,这一工作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各高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各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本文针对高校高水平运动的管理目标,作了具体要求,旨在推动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江苏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践调研和理论论证,提出当前江苏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三个步骤,即改革举措"具体化"、项目设置"特色化"、师资聘用"专业化",逐步实现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原工学院经过9年的实践,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荣誉。本文拟对中原工学院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剖析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体育教材名目繁多,在传统教育价值观基础上教材建设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高专教育的转型,教材越来越不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形势,探讨高职高专体育教材建设特别是校本教材建设对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福建省高校学生啦啦队为研究对象,分析出在多种因素情况下,福建省啦啦操运动水平总体偏低。进而提出,从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增强现代媒体宣传,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比赛机制,扩大竞赛规模,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编排水平和充分发挥啦啦操协会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省高校啦啦操运动水平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运用调查、访谈、文献资料调研、逻辑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式、未来的走向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近几年,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制约其长足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应当根据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总体发展目标与趋势,结合四川省特殊的经济、社会、体育发展实际,确立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运动员"的目标定位,选择"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为此,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要以调整"体、教结合"为突破口,鼓励支持多种力量开展培养工作,努力建成符合四川省实际情况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单一学校途径向重点依托社会、企业方向转变,最终实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多元主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统计了第 1~ 5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乙组决赛前 6名的成绩 ,经过分析 ,提出高等院校田径高水平运动训练要充分发挥我国的田径优势项目和高等院校的办学优势条件。各校在对项目的设置上要以精为主 ,重点突出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相似文献   

19.
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中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源质量不高、经费短缺、科技服务落后、教练员水平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在整合"体教结合""体企合作""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基础上,提出了"校体企三结合"的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实施这种培养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理念为参照,从管理科学的角度,依据"系统理论"原理,对广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选拔、招生、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认为:广东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引进本省优势项目的教练员,确立以优势项目为主、建立自主选拔招生的科学管理机制。通过教育与体育系统的资源整合,把广东重点高校建成"教育优势、科研优势、生源优势"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