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优美的旋律和宽松的氛围中,幼儿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借助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幼儿能大胆尝试,敢于挑战,同时也为幼儿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音乐游戏对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很有帮助,一个成功的音乐游戏的设计和教师的语言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也是占重要地位的。  相似文献   

2.
苏芬 《山东教育》2002,(36):39-39
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往,特别是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健康成长也极为重要。但是,如今大部分家长比较注重幼儿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许他们交朋友,使孩子的交往范围大大缩小,孩子慢慢变得封闭自己,任性,不知谦让。怎样让家长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科学地指导孩子,并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呢?我不断寻找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一、让家长转变观念,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心,过…  相似文献   

3.
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解决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人的一员。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处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徐冬英 《成才之路》2014,(21):67-67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通过各自分工装扮角色,不停地进行着交往。那怎样在角色游戏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加强幼儿与幼儿间的关系,授予交往技能,提高交往水平 角色游戏都有一定的主题,幼儿通过扮演每个主题中的角色,能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在游戏中,由于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身份,因此幼儿之间必须有语言交往。如医院游戏中,医生和病人发生语言交往;银行游戏中,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发生语言交往。那么,教师如何在游戏中教导幼儿交往技能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体会。(1)丰富交往语言,激发交往欲望。每个游戏主题都有相应的交往语言,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先和幼儿一起扮演角色,然后再让幼儿与幼儿相互扮演。如交通警察游戏,老师当警察、幼儿当过路人,以角色的身份主动与幼儿交谈,从中不仅教给了幼儿一些交通常规,也教会了幼儿的如何交谈。经过多次不同的扮演,幼儿在游戏中就会模仿着老师的样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人交谈。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友谊桥梁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更显得日益强烈了.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同时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纲要》的社会领域目标也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可见,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游戏是幼儿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我们开展的各类游戏活动特别是音乐游戏活动就能让幼儿自由自在地探索交往方式,在音乐游戏中用不同的方式与周围的人交往,它能使幼儿处在一个安全、温暖、宽容的环境中,便于平等交往与合作,使幼儿养成文明、健康、乐群、会玩的良好品质,能够完成《纲要》提出的这一目标。音乐,对于幼儿来说,生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在音乐带来的宽松氛围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使幼儿有可能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同时也为幼儿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7.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从教育的立场上看,家长希望孩子能与他人交往,并希望孩子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不愿看到孩子没有同伴,也不愿意孩子孤独,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尤其在倡导探索型主题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而更加关注幼儿综合性的协作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如何在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8.
音乐活动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可以调整人的思想和情绪,通过情感层面的共鸣打开人与人交往的另一扇窗户。据荀子《乐论》记载:"乐者,乐也。"从而反映音乐对人的心理具有愉悦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开展音乐活动,是提升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在了解幼儿园幼儿交往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音乐活动的开展办法。  相似文献   

9.
钱雪 《考试周刊》2014,(99):187-187
游戏应有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时,大家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没有成人的压力,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表现最真的自己,往往这个时候最能看出幼儿的交往状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与同伴的交往多于与成人的交往,如能正确对待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将帮助幼儿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方彦玲 《农村教育》2002,(12):54-54
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幼儿发展友情,交往信息、协调合作所必不可少的社会技能。积极的交往,不仅可维持幼儿与周围人们及小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促使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愉快的情绪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这种交往能力呢?我认为:幼儿每天的生活都是交流合作的课堂,日常的生活活动就是最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1.
正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度过的。所以说,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幼儿通过交往可以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园着重对绘本阅读进行研究,力求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和教师、同伴等进行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快乐,这就需要对绘本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实施。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绘本教学设计和实施呢?现结合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小猪的爱情”,来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同伴交往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期如果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上高层楼房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造成了孩子们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园开展<幼儿交往实践活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同级自选游戏活动、全园幼儿交往活动等实践,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技能与策略.全园活动在这一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游戏活动环境和机会,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共同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交往,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年龄小,交往能力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且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弱。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采用了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的方法(如帮助引导小班幼儿穿衣服等),帮助他们较快地适应了刚入园的集体生活。但是在户外活动时,还是较难顺利组织小班幼儿开展规则体育游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在和中班陈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她也谈到中班部分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自信心明显不足、不能大方与人交往的现象。这些情况引发了我  相似文献   

15.
人际交往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交往能力也就成为人们个性品质中一项尤为重要的个性指标。在幼儿园的社会交往的诸多培养途径中,通过从自由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养成幼儿合作,分享的意识,培养幼儿活泼、外向、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为将来的性格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顾梦君 《考试周刊》2013,(82):193-194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自由交往的场所与氛围.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与周围人发生关系.角色越是深入,幼儿交往的频率越高,交往越积极主动。体验自己行为的结果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懂得自己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技能.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被周围人接受。但目前幼儿素质发展中普遍存在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适应能力差、缺乏责任心和合作意识等问题。文章围绕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幼儿从家庭走入幼儿园,同伴之间的交往正式开始了。在幼儿园这三年中,幼儿是怎样开始交往的?又是如何成为班里受同伴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呢?幼儿同伴交往是一个复杂的交往系统。教育者不仅应在了解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干预,而且要针对个别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个别关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能力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在幼教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仍是个薄弱环节。为此,近两年来,我园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现简单谈几点我们的做法。一、拓宽幼儿交往的渠道,丰富其交往活动的内容1.在以学科教育为主的集体活动中,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我们针对不同学科教育活动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努力安排各种类型的交往活动。如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相互讨论、表演故事;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开展小组观察、合作实验;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交换使用材料;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对唱、合…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2):159-160
幼儿园中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在很多时间段中,幼儿是被家人捧在手心,很多能独立做的事情也是由大人承包,比较少去接触其他的人。而现代社会又越来越需要能与他人团结,协作,分享具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交往的人才。区域活动能培养幼儿自主活动,让幼儿在集体和个体中有效结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索力去游戏、学习和创造。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是从幼儿期就开始形成的。而交往恰恰又是幼儿成长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作为小小社会的一员,如果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良性循环的交往能力,这是我们幼儿教师要重视和需要共同努力的。鉴于以上认识,文章选择了"为幼儿社会交往创设环境"这个课题,试图以区域为平台,以幼儿的自由交往、他人交往为基础,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扫除原有的交往障碍。  相似文献   

20.
季红 《山东教育》2009,(6):60-61
游戏是贯穿幼儿一日活动的主导活动,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的有效手段。游戏离不开交往,角色游戏更是如此。如何借助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