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学习,一般而言,能说、会说,也就能写.可是,教学中我见过一些"能说不能写"的学生,如果让他把刚刚说的一件事写出来,他会感到困难,很奇怪.我也见过"能写不会说"的学生,语文检测没什么问题,作文也不错,可是在课堂上不太能表达意见,平时与人交流不主动,个别同学甚至有口头表达障碍,和教师说话很拘谨,不知道如何问候别人,有时...  相似文献   

2.
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每写成一个剧本,总要先念给他的女仆听,女仆每次总是说好。莫里哀以为女仆文化水平低,不过是讨主人喜欢而已。一次,他故意把一个写失败了的剧本念给她听,女仆瞪大眼睛说:﹁这不是先生写的。先  相似文献   

3.
孙子的兵法     
王小波说,我们这个社会一般由两种人构成,极少数人负责写剧本,剩下的绝大多数人就按剧本老老实实地扮演各自的角色。中国写剧本的人特别少,他们基本上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那几个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替  相似文献   

4.
品味生活     
生活,就如一首诗.有人把它写得很豪放,有人把它写得很婉约;有人把它写得很愉快,有人把它写得很忧伤. 生活,就如一首歌.有人把它唱得欢快,有人把它唱得沉郁;有人把它唱得婉转,有人把它唱得悲凉. 生活,就如一坛酒.有人把它酿成了甜甜的糯米酒,有人把它酿成了甘烈的三花酒;会喝酒的人说它是一坛好酒,不会喝酒的人却又说它是一坛劣酒. 而我说,生活,就如一杯茶,坐下来细细品味的时候,既有醇香,也有苦涩.  相似文献   

5.
吴晓清 《湖南教育》2009,(12):39-39
一、创新型校长要有使命感和教育理想 看《陶行知教育文集》时,有这样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教人都离开乡下往城里跑,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建房不造林;教人羡慕奢华,教人分利不生利,遇到了水旱虫灾不知预防,教农民子女变成书呆子。”如果用陶先生这句话对照今天的农村教育,我们会作何感想?会不会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今有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6.
三、学会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 1.努力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是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每一个人平时说话或者写文章,总是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一句话一句话地写。俗话说:“人在衣裳马在鞍”。文章像一个人, 结构是躯干,语言就是外衣。文章要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只有先把一句话说得生动形象或写得生动形象,才能写好大段的话,写出整篇的好文章。因此,句子会不会用,用得好不好,往往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读写水平的高低。训练写句子,既是识字、学词的发展,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  相似文献   

7.
把学生当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以广 《师道》2005,(3):10-11
也许有人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会感到好笑:这也叫论?告诉你,我可不是在写什么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我真的有话要说: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人。索里特尔富说过:“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负责的人,他们就会有认真负责的行动:如果你把他们看作是小孩,他们将会像孩子似的行动;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去偷东西,他将不会使你失望。”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有些人认为不用教语法,只要求学生会说就可以了.笔者对此提法存在一些疑义.英语教学中“说”的重要性不容否认,但英语教学大纲上又明确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那“只会讲就行了”的说法想必是忽略了“听,读,写”的基础地位了.其中写尤为重要,如果只会说不会写,即使硬着头皮去写也会出现许多语法毛病.反之,若是学会了基础语法,就会避免在写作的时候和做题的时候出现很多简单的语法错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了不教语法而带来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感受与写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我们的作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感受” ,是指人们在接触外界事物过程中所得到的影响或所获得的体会。我们在作文中 ,如果真正有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的作文就不会重复别人 ,就不会枯燥无味 ,我们就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首先 ,感受是作文的开端。福楼拜说过 :“写好 ,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意思是说 ,写好作文 ,第一步是感受 ;其次才是想 ,即构思作文结构 ;最后是说 ,即把作文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对周围的人、事、物、景没有一种深刻的感受 ,就不会有写作文的想…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真是很好玩。那些会写儿童文学的人总是能想出些特别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干些特别的事情。结果,就一定有了很特别的趣味。现在的这一个特别的故事是给一只老鼠吃饼干。你没有想过要给一只老鼠吃饼干吧?如果要是你给一只老鼠吃饼干,那么你想过没有,这只老鼠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常说,"有好戏看了".这里的"戏",指的是比较精彩的热闹场面,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可见,戏剧源于我们的生活.同学间一场精彩的争论、课堂上一段有趣的问答、与父母的一次争吵,都可以说是一场"戏".把这些场面中每一个人的对话都记录下来.差不多就是一个剧本了.我们平时所说的"戏剧",有时候指的是戏剧表演,有时候指的就是剧本.现在我们要学的,就是怎么写剧本.  相似文献   

12.
当把这个问题提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读书仅仅是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者听。不,我决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识字教学,学生总是写不会字,即使写会了过几天又记不清了。其实那是学生没有搞清楚汉字是怎样一种文字,也没有掌握规律。如果教师能从字理方向进行分析,一定会使学生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4.
作文也和说话一样,有的人能言善辩,如果把说的话写下来,就是很精彩的文字;有些人嘴笨一些,词不达意,甚至结巴,那肯定不会是篇好文章。我这里并不是说嘴笨的人写不出好文章,我只是拿说话作个比喻,事实上许多不善言辞的人文章写得十分好,不善辞令而工于文章的也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5.
Jokes and Humour     
一天晚上,一家旅馆失火,住在这家旅馆里的人穿着睡衣就跑了出来。两个人站在外面,看着大火。“在我出来之前,”其中一个人说,“我跑进一些房间,找到了很多钱。人在恐惧时是不会想到钱的。如果有人把纸币留在着火的旅馆,火就会把它烧成灰烬。所以我把所能找到的钞票都拿走了。没有人会因为我拿走它们而变得更穷。”“你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另一个人说。“你是干什么的?”“我是警察。”“噢!”第一个人喊了一声。他灵机一动,说:“那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警察说。“我是个作家。我总是爱编一些从未发生过的故事。”一天,有一…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教学论述中,强词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叶老说:“有些人把阅读与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象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我们常常听到很多教师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时,也说读写结合,多读多写。但是为什么多读了就能写好呢?这中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以为读与写之间应很好地沟通,乃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沟通读与写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生活,它象一座桥梁,联系着读与写,没有这座桥梁,读与写往往是无法结合的。从这方面看,小学语文教学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有三个宝贝,迟迟没有完成作业。我把他们找来,了解原因。甲说,默写那题,课文是会背了,可有些字不会写;乙说,不愿意写;丙说,最后一题,不知道怎么写,怕错了,不敢写。甲在字的学习上基础比较薄弱,记生字字形总是比别人慢些。我让他先把那段课文中不会写的字找出来,帮他分析字形特点,记住字的写法,然后再答题。并告诉他,以后背诵课文,要注意记住难写字的字形。乙其实是一个生性好强、喜欢老师、重视集体的学生,她拖拉的确是出于任性。于是我说:“你不愿写作业,是因为不想受作业的束缚,不想变成作业的‘奴隶’,对吗?”她说是的。“但是你却做了情…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2006,(11):36-39
我的烦恼 不会想像怎么办? 语老师说写好作要有想像力,数学老师说分析题目要会思考,美术老师说画画要会想像……唉!一提到想像两个字我就发愁。我的头脑比较笨,同学们都笑话我是“猪八戒”。可猪八戒的脑子也比我的活络,我想我连猪八戒都不如呢。奶奶说是我小时候得过一次病,打了很多针,把脑子打坏了。现在,到六年级了,我很着急,特别是到写作的时候,我不会想像,不会试用新词语,不会打开思路,写不出新颖有趣的章……看来上重点中学是没有什么指望了。老师,请您告诉我,怎样才有提高想像力呢?  相似文献   

19.
我在<老老实实去写>(本刊2009年第10期)一文中批评过滥用排比句的现象,有老师来信,认为我这样说有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积极修辞的热情.我想,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学生如果只会以滥用排比句来对付作文,那么语文学习就会成为多余的东西,他将不会正常表达,无法正常写作:如果在生活中,一个人认为排比句是语言精华,那就更可笑.  相似文献   

20.
李淑勇 《文教资料》2006,(25):131-13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时常听到有些学生说:“我就怕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更多的学生则这样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也不知从何写起。”有的学生虽然把作文交上来了,但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他只不过是写了个开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甚至东拼西凑、文不对题。遇到这些情况,我总是鼓励他们。我对他们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只要会说话就会作文。因此,不要怕不会写。把你要说的话写出来,就朝着作文迈出了第一步,就是一个进步。而要做到有话可说,你就要留心观察你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