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困难部分,苏霍姆林斯基从教师写示范作文、培养学生语言美感、提供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这三个主要方面来指导学生作文.他的作文教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示范作文应作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制度来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美感,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使作文充溢生机的一道阳光;环境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学生的作文,而最让学生望而生畏的也是作文.为什么作文会令学生如此害怕呢?这大概是每位语文教师都纳闷的事.学生从小就接触语文,说白了,语文就是语言加文字,他们会写字,会组词,会造句,可为什么到了写文章时就头疼呢?就算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写出一篇文章来,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困难部分,苏霍姆林斯基从教师写示范作文、培养学生语言美感、提供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这三个主要方面来指导学生作文。他的作文教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示范作文应作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制度来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美感,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使作文充溢生机的一道阳光;环境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30):43-4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心中的老大难问题,作文也是学生最害怕,最不喜的一项学习内容。初中语文作文相比较于小学语文作文,无论是难度还是篇幅内容要求都更高。不少学生语文都栽在了作文这一板块上。但作文却是检验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重要通道,学生的作文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故此,我们教师不得不重视作文教学。本文笔者从微作文视角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庞车养 《教育探索》2007,(11):80-81
语文教师的写作实践对作文教学来说,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教师的写作实践是正确判断学生作文得失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学生作文语言内蕴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用来形容学生作文,便是指缺少语言的学生是做不出好文章来的。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作文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对如何作文也能说长道短,但最终作文时仍是无话可说。现在的中考尤其是高考,语文科成了弱势科,语文教师自然也就是弱势群体。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学到更多的语言,积累语言。如何让学生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初中语文教学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性一环。  相似文献   

7.
陈雪丰 《考试周刊》2012,(37):55-55
一、在教学中为学生的作文个性化注入力量 1.作文理念新,这是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文理念不新,就不可能有作文实践中的创新之举。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敢于创新的意识,敢于对传统的已经落伍的作文理念作文方法说"不",并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语文作文中的全方位的创新。2.作文语言新。要在语文作文中突出文学性,创新作文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在语文素养丰富的内涵中,语言的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强化熟读背诵、扩大课外阅读、增加作文密度等形式,使学生从阅读写作中积累语言,增强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恰当地组织语言、运用语言.但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大难点,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感觉无从下手,学生感觉无话可说,难以达到教学目的.针对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及学生作文水平,笔者认为在教授小学生作文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0.
马肖芳 《成才之路》2020,(5):126-12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全面体现。教师要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语言积累、情感体验、阅读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对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尺度,是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然而,作文却是语文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一项内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正确的作文引导方法,导致作文教学、作文训练缺乏针对性或有序性。本文中我针对作文教学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既漫长又艰苦。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怎样扭转当前中学生厌烦作文、态度冷淡的状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教师努力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笔者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一、教师语言要富于情趣教师要通过自己富于情感的语言来激发引导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在作文指导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都要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富于情感的魅力,以调动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因为不少学生对作文就不感兴趣,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缺乏诱…  相似文献   

13.
李雪玲 《学周刊C版》2014,(11):184-184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不强,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面对“教师教——难,学生作——难”这一现状,细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我想是教师在做“无米之炊”,导致学生做“无米之炊”.教师策略少,没有把准学生的“兴趣点”,是导致“难作文”的主要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我试着借故事之“米”,让学生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语文能力.例如,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作文能力、思维能力等.其中作文能力的培养一直就是语文的一大难点,而考场作文的分数在语文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针对性进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观察积累生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要克服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靠教师的多方"激励"。  相似文献   

16.
郭景瑞 《学周刊C版》2014,(11):182-182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耗时多,见效慢,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对作文有畏惧感.如何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是每个语文教师着力思考的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乐于书面表达,要善于与人交流.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作文成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解决学生作文的障碍,提高课堂作文的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联.语文教师一定要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困难,指导学生有效进行作文.  相似文献   

17.
"作文"既是名词又是动词,能够深刻反映学生语言学习情况,体现学生字词句的掌握情况以及思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今,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比重愈发增强,怎样提高语文作文能力成了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笔者根据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结合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分析研究目前小学生语文作文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学生作文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往往是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语言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样的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学生爱玩爱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作文教学充分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实现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一.作文生活化概述所谓的作文生活化主要就是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生活与作文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将枯燥难懂的教学语言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当前作文教学耗时费力,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问题主要出在作文讲评上.唯有优化教师的评价语言、把握评价的有利时机、丰富评价的各种形式,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