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从“九五”到“十五”一直从事教育部学前创造教育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重视个性培养,单纯强调发展创造性是没有用的。因为个性是创造性发展的沃土,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是提升幼儿创造能力的有力保障。可以说,没有个性就难有创造性。抑制或扼杀个性就是在抑制或扼杀创造性的发展,而解放个性就是在解放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不能体现个性的教育是不完美的,丧失个性的教育其结果只能是扼杀千千万万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千篇一律的“克隆人”。同理,没有教学的个性,就不会有学生的个性;没有教学的个性,也就泯灭了课堂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理应是精彩的、智慧的和富有创造性的课堂,也应是激荡着师生、生生互动生成的课堂.尊重学生个性,创造智慧就会在个性生成中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时代是崇尚个性的时代,我们的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因此作文教学也应该培养学生鲜明的写作个性。但是放眼作文教学的现实,学生的写作还有多少自主性、真实性和创新性?我们有多少语文老师不自觉地成了扼杀学生写作个性的刽子手?一、扼杀写作自主性写作自主性是形成写作个性的前提。没有写作的自主性,就谈不上写作个性。有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西  相似文献   

5.
人有个性才有创造。“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创造过程就蕴含于个性的展现过程之中。从某种角度说,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个性化特征的载体,学生如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就说明这是学生的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个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个性语言的发展中增强。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九五”到“十五”一直从事教育部学前创造教育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重视个性培养,单纯强调发展创造性是没有用的。因为个性是创造性发展的沃土,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是提升幼儿创造能力的有力保障。可以说,没有个性就难有创造性。抑制或扼杀个性就是在抑制或扼杀创造性的发展,而解放个性就是在解放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理应是精彩的、智慧的和富有创造性的课堂,也应是激荡着师生、生生互动生成的课堂。尊重学生个性,创造智慧就会在个性生成中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8.
苟欣 《四川教育》2009,(12):14-15
有人常说:“班集体既町以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也可以成为扼杀个性发展的泥潭。”的确如此,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强调统一、忽视创造性的培养,强调“管理”、忽视“疏导”……这些都会使学生形成沉闷压抑的心态.不仅不能激发学习动力,还会窒息才思、灵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倦,从而扼杀个性。  相似文献   

9.
岳君 《广西教育》2007,(5B):46-46
素质教育是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个性特长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水平。现行体育教学过分注重程式化和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教学的个性化。这既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艺术创造,也不利于凸现素质教育的主体人格。因此,有必要提倡体育教学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个性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忽视个性就无所谓因材施教.为此,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的个性为着眼点,将其视为一笔有待挖掘的创新资源加以尊重和保护,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刘存旺 《林区教学》2009,(11):40-41
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为获取新知、掌握新的技能和技巧、解决新问题,所以要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固以培养学生的个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检验和发展,积极实施探索法、模仿类比法等课堂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创造的基础,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造活力;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造特色;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个性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外界产生认知、发展个性的最佳时期,那么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压迫、不强制"是教师要时刻牢记的六字原则。并且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题体对待,以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教师达到新课标对当前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个性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忽视个性就无所谓因材施教。为此,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的个性为着眼点,将其视为一笔有待挖掘的创新资源加以尊重和保护,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一、要树立教育民主化观念教育民主化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其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教学中要留有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见解,延缓对学生的评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换…  相似文献   

15.
文小兵 《文教资料》2008,(9):130-131
中小学生的写作现状令人堪忧.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写作理论太落后了.尤其是一些错误和迷信的做法误导学生走进了写作的误区,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人格与才情.要改变学生的写作现状,就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张扬自我个性.  相似文献   

16.
微博:http://weibo.com/bqxuong@我们一直在说,要把学生从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创造。可是,如果面对学业,学生没有任何选择的空间,他们怎么能解放出来?他们的个性和兴趣怎样得到发展?教育强调因材施教,而这就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放飞个性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扼杀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个性,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应该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讲话精神,通过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保护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政治课堂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就新课改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的心理,随之会产生厌学情绪.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创造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阅读本是个性化的行为,如果把学生捆起来齐步走,会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也违背了小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享有充分的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在阅读实践中,经历一个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感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