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 ,供镁不足水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含量降低 ,光合速率、根系活力下降 ,加速衰老。施镁可延缓水稻剑叶和根系的衰老进程 ,增加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籽粒高锌型水稻V56和低锌型水稻湘早籼17为材料,运用溶液培养和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了水稻不同时期锌的吸收、运转和分配,特别是锌往籽粒的运输与分配。试验结果表明:V56在苗期根系积累的锌较少,而往地上部运转锌的速率大;在生殖阶段,其锌往剑叶的分配率低,往籽粒的锌分配率高。湘早籼17的结果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3.
含苞后期的水稻经 1%~ 10 % (体积比 )的“环亚叶肥”喷施后 ,其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在 1%~ 8%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而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说明在 1%~ 8%浓度范围内喷施后 ,能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 ,加速光合产物运输 ,有利氮素的吸收 ,延缓叶片和谷粒的衰老。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水稻根系生长动态模拟模型,实现根系可视化仿真,以淦鑫203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根箱法"试验,分析水稻根系形态特征与生长特性。根据水稻根系形态结构具有自相似性的特点,基于逻辑斯谛方程提取水稻根系生长规则,设计了水稻根系L-系统,并采用Visual C++6.0和OpenGL标准图形库,实现了水稻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水稻根系连续生长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为其他作物根系的可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不同母质上发育的水稻土的采样分析,研究了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供试水稻土全镁含量在1.86 g/kg~5.40 g/kg之间,平均为3.11g/kg,低于我国南方农田土壤平均水平;交换性镁含量在36 mg/kg~550 mg/kg之间,平均为284 mg/kg,镁供应能力较强;酸溶性镁含量在0.68 g/kg~3.69 g/kg之间,平均为2.04 g/kg。(2)水稻土全镁、酸溶性镁含量以淮河冲积母质和长江冲积母质较高,以冰碛物和山河冲积物较低;交换性镁含量以花岗岩和淮河冲积母质较高,以山河冲积物较低。(3)水稻土pH值、粘粒、速效钾是影响土壤镁含量的主要因素,与全镁、酸溶性镁和交换性镁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4)供试水稻土中交换性镁、酸溶性镁及全镁与水稻植株镁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属间远缘杂交水稻耐铁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吉田昌—培养液为对照,添加不同浓度FeSO4作为铁毒胁迫处理,对二个属间远缘杂交水稻“远诱1号”和“遗传工程水稻1号”及三系杂交组合“汕优63”二叶龄幼苗进行耐铁毒性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材料的耐铁毒性以高粱稻远诱1号及三系稻汕优63较强,遗传工程水稻1号耐铁毒性相对较弱.根据溶液中Fe2+/Fe3+的变化规律,稻体内持铁量的差异,稻株根系氧化力的区别,拒斥可能是汕优63的耐铁毒性生理基础,遗传工程水稻1号的耐性机制为容耐,而远诱1号的耐铁生理基础兼具拒斥与氧化双重机制而偏倚于主动氧化机制.体内钾、硅、镁、钙含量与铁离子含量密切相关,丰富的钾、硅、镁可以改善水稻的耐铁毒性  相似文献   

7.
以威优64、陆青早1号为材料,免耕提高了根系的a—萘胺氧化量、呼吸强度、叶片老化指数,降低了功能叶的过氧化物酶含量,延缓了叶片的衰老;主分量分析表明,功能叶光台速率、呼吸速率、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片含氮量、根系活力等,都可任选其一作为叶片衰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新型高效防治水稻胡麻斑病的药剂,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胡麻斑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30%爱苗EC(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mL,加水30kg,在水稻抽穗前7d左右(大部分剑叶叶枕始露出)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对水稻胡麻斑病有显著防效,控制时间长,对水稻生产安全,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9及常规稻湘矮早9号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叶片和根系超物氧岐化酶(SOD)的特性。结果表明:裟叶片和根系都具有三条SOD同工酶谱带,且在580nm处有三个明显的吸收峰;KCN抑制试验表明,三条谱带均为CU、Zn-SOD同工酶。对水稻SOD热稳定性测定表明,叶片和根系SOD对热都较稳定,60℃下恒温5分钟才明显失活;但叶片和根系SOD在最适反应温度、对外界逆境反应及活性分布上存在器官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水稻根表铁膜形成及其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水稻施肥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3种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磷敏感型水稻通粳981(TJ981)、耐低磷水稻郑旱6(ZH6)和根系扩展型水稻镇稻99(ZD99)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低磷(CK:LP=25:1)导致根表形成铁膜,营养元素(Fe、Cu、Mg、Ca、Zn、K等)在植株机体内的积累,以及根表铁膜对根系吸收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低磷处理水稻根系表面形成红棕色的铁膜,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根表铁含量(以DCB-Fe含量计)存在差异,且铁膜的形成是不可逆的;水稻体内Fe含量显著增加;Cu在根部组织中含量显著增加,但地上部分变化不明显;其它元素(Mg、Ca、Zn、K)在不同水稻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不一.结论:低磷导致根表铁膜的形成,且铁膜可促进水稻体内铁、铜含量的增加,但其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影响并未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多胺被认为是一类新的植物激素或第二信使而受关注。本文主要介绍多胺在植物根系、叶片、花芽分化、座果和衰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离体叶片衰老时,叶片中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氨肽酶和内肽酶的活性显著上升,说明在衰老叶片中氨肽醇和内肽酶的作用是蛋白质降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生物课进行"考察根系分布的规律"活动时,你可能发现大豆、豌豆等豆科植物的根系有很多瘤状突起--根瘤(图1左),而其他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则没有(图1右).为什么豆科植物根系会形成根瘤呢?  相似文献   

14.
对15个水稻组合剑叶在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光合作用以及茎鞘物质的输出率和转换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组合中冈46 A/绵恢725和绵5A/辐恢838的特殊配合力最好,冈46 A/科恢746和绵香5A/明恢63的特殊配合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铜胁迫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氮肥对铜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Cu^2+对水稻种子的浸泡。研究了Cu^2+对水稻幼苗的根长、淀粉酶活性、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浓度≤50mg/L时,施氮肥可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的活性,增强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当Cu^2+浓度≥50mg/L时,施氮肥降低了水稻根系的活性,降低了水稻淀粉酶的活性,并且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也受到抑制。因此根据土壤中Cu^2+的浓度,适当地施加氮肥,可以减轻重金属铜的毒害,达到农作物幼苗长势良好、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室内接虫、剪叶模拟以及田间调查等方法研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该虫在综合防治区的经济损害水平为39条幼虫/百丛(剑叶期)和58条/百丛(分蘖期).并提出用害虫种群潜在密度确定卷叶螟经济阈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HA、4-PU对水稻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HA浸种可以改善水稻幼苗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HA、4-PU喷施还能增加Pro含量,提高POD、SOD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用三十烷醇、绿田丰、喷施宝、花蕾宝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于地膜旱作水稻始穗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这四种物质均能提高地膜旱作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产量.其中,喷施宝增产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1.03%.  相似文献   

19.
用三十烷醇、绿田丰、喷施宝、花蕾宝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于地膜旱作水稻始穗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这四种物质均能提高地膜旱作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产量。其中,喷施宝增产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1.03%。  相似文献   

20.
8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分蘖数,与分蘖期~(32)P及~(14)C在分蘖的分布(%)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69(n=21),r=0.532(n=22)。谷粒产量与分蘖期~(32)P在分蘖分布(%)的相关系数r=0.604(n=14)。谷粒产量与乳熟期~(14)C—葡萄糖同化物在稻穗分布(%)呈显著正相关,r=0.616(n=25)。高产杂交水稻威优64、汕优66、源优植和广优56的谷粒产量与~(14)C在乳熟期稻穗的分布和从剑叶的输出率相关系数大,低产杂交水稻汕A×芦36—1,D优66等相关系数小。讨论了~(32)P、~(14)C在分蘖和稻穗的分布动态,可作为预测杂交水稻产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