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情在新闻通讯中的地位 人情味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新闻通讯中人情味的有无、浓淡,层次的高低,格调的雅俗,是构成和影响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通讯清汤寡水,没有半点人情味,读者就读不下去,通讯也就没有影响力。反之,如果写人的命运,人生搏击,充满人情味,就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所感染甚至产生共鸣。情是通向读者心坎的通行证,是感染、激励人为之振奋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新闻通讯和小说分属于两门不同的学科:通讯属于新闻类,小说属于文学类。小说是一种纯粹的文学表现形式,是运用文学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感情的艺术,它在写作手法上带有明显的虚构、夸张、想象的色彩,它在人物塑造方面强调人物性格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3.
新闻写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针对阅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愚以为石油企业报有八种倾向值得警惕,或说,有八忌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企业报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精神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企业都非常重视办好自己的企业报。据了解,目前不仅国有企业有自己的报纸,就是一些民营企业也有自己的报纸,而且投入资金和人力也不比国有企业少,正因为如此,企业报目前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企业报的采  相似文献   

5.
远离晦涩     
延频 《报刊之友》2003,(6):50-50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作为各级媒体,更应唱好经济报道的重头戏,但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报道,特别是企业报的经济报道存在这样的现象:高高在上的多,贴近群众的少;反映现象的多,挖掘本质的少;枯燥无味的多,妙趣横生的少;人云亦云的多,独出心裁的少,给人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之感。笔认为,克服这些现象,无论是记还是编辑都应多视角看问题,具体说应具有俯视、环视、透视的目光,巧妙地找角度,写出有深度、有厚度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7.
审视企业报的新闻语言时,发现它存在发育不全的问题。主要症结:一是企业报自身缺乏科学系统的微观理论建构,一直套用“大新闻”理论,使其特性不明显;二是企业报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非专业新闻人员多,兼职人员多,文化知识层次较低,造成先天不足;三是企业报从属于企业这个经济细胞,人们对它的文化意义和价值重视不够,经济支持不足,探索、创新、提高不够,仅限于维持生存状态,往往与发展无缘。这些缺陷从企业报新闻语言中明显地反映和折射出来。对此,谈谈自己近年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庆 《新闻三昧》2004,(2):40-40
无须讳言,尽管企业报近年来在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但客观地讲,大多数企业报无论是稿件的质量还是编排印刷的质量,都和社会上公开发行的报刊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性、趣味性方面更无法与社会报纸比肩。但即使这样,企业报却仍是本企业内部最受关注和读最多的报纸,这除了它是本企业内部发行量最大的  相似文献   

9.
10.
所谓深度报道的深度,就是指对新闻事实不满足于直截了当的报道,而是强调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地把握和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描述新闻事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探索时代的精神状况,挖掘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引发受众思考。搞好深度报道,企业报大有可为。与日报、晚报、都市类报纸等大报相比,企业报在时效性和版面容量等方面虽不具优势,但它可以在挖掘报道深度上大做文章,展现作为。那么,企业报采编人员怎样做才能搞好深度报道?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同时把握细节、高度、广度这三方面的问题,正确理解并处理好深度与细节、深度与高度、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深入采访、提炼主题、谋篇布局,有助于我们搞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1.
魏莉 《青年记者》2004,(1):43-44
长期以来,企业报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一副“专业、数字、呆板、枯燥、生硬、乏味”的面孔。那么,怎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处理好企业报经济版稿件的新闻严谨性和可读性的关系,找到经济版稿件的新闻宣传价值与可读性、趣味性之间的交叉点,提高经济版的可读性呢?笔者认为把握好以下几点是提高经济版可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吴辉 《新闻与写作》2002,(11):35-36
穆青同志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名记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通讯力作问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而且闪现着灿烂的艺术光辉。穆青的成功与其不断开拓创新的品格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位名记者,他一面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记录时代的脚步,另一方面,在新闻写作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就是其中的一笔。他说:“对新闻写作的某些要求我们不必过分拘泥。”“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传统,充分吸收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穆青的新闻作品集,取名为《穆青散文选》,由此可见,这些作品不仅是精彩的新闻报道,而且是优秀的散文华章。综观穆青各个历史时期的新闻通讯作品,它们的散文特色主要表现在结构自由;感情丰富;文采飞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新闻通讯是革命时期中共党报新闻生产的主要形式,具有群众工作的属性.1940年代的中共党报改版以"四性统一"及相关制度创设革新了它的组织生产方式,再塑了新闻生产的常规机制.本文以新闻通讯工作的地方性实践为面向,以被中宣部、新华社及《解放日报》视为通讯工作典范的山东解放区党报为考察对象,从改版前后变化显著的采编常规切入,指出其在解放区的普遍性及合法性;由此勾连到通讯工作在党报"四性"逻辑的支配下,围绕"权力与效率"形成的运作机制对新闻常规的塑造,及其呈现出的"新闻领地""组合式领地""题材任务化"特征,透视出新闻常规既受通讯工作制度的直接影响,又内嵌于党报作为"集体的组织者"的锻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配评”顾名思义,就是为配合当刊的新闻报道发表的新闻评论。这是既有新闻又有评论的组合式报道。在这组合报道中,读者既从新闻中得知了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从评论中领会了编辑部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这显然比单独一篇新闻或单独一篇评论更有舆论强势,读者也往往受益更多。按“事实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报大都办有社会新闻版,结合《独山子石化报》办社会新闻版的得失,以及社会新闻版办得比较成功的一些晚报、行业报、企业报的经验,谈一谈如何使企业报社会新闻版充满活力。 报道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可读性 企业职工群众的生活看起来确实很平常,但这种平常中又确实有令人欢喜令人忧的挂心事,如物价、住房、供水、供电、交通、孩子入托及上学等等,这些发生在职工群众身边的司空见惯小事,恰恰是反映普通职工群众的生活,抓住百姓思想跳动脉搏的社会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6.
写新闻评论,选题与立论是要过的第一关,这也正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关键。作为企业报,言论的选题与立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职工,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心,高扬主旋律,随企业的脉搏一起跳动。一、以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为中心,选题、立论,从现实情况出发,联系职工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正确引导。近年来全国冶金行业面临着空前困难——钢材价格不断回落,产品销售不畅,原燃材料涨价,国内钢材市场竞争激烈。面对困难与挑战,钢铁企业没有道路可走,“挖潜增效降成本”成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企业报新闻的改革和企业媒体责任意识的加强、拓展和提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尚书权 《传媒》2001,(3):52-52
深度报道难写,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共同感受。究其原因,皆在“深度”二字。 一切重大题材的报道,诸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深化企业改革、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等,大都是通过深度报道来完成的。胡乔木同志说:“要加强新  相似文献   

19.
凌翔 《军事记者》2004,(8):10-10
曾看过不少关于新闻与学区别的章.但由于其术语太专业,基本上没在笔脑海中留下什么痕迹.惟独下面这段描述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要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强健。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学是‘花簇锦绣满园春’。”这段话之所以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记.就是因为它用形象生动的比喻通俗化了术语。  相似文献   

20.
综观现在企业报,总是有相关信息链条,详细介绍某一件新闻的来源、发展过程。如在铁路第五次提速的新闻报道中,就有前四次提速的过程、出现的难点、如何解决、如何测试成果等相关信息链条。而且有时还有图表显示,从而使读和受众一目了然,知道了更多的信息,使企业报资源呈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