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撷取中国近代翻译史以来的一些典型人物 ,分析了不同翻译策略的决定因素及社会效应 ,认为异化与归化不单纯为翻译的两种方法 ,它们还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译者的意识形态、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期待 ,并对文化交流和文化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认为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文化交流,而这一目的地实现则必须借助特定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我们必须把归化和异化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以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理论为手段,剖析了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处理这种差异。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也携带了大量的文化因素,翻译的目的之一就是来沟通不同文化,以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甚至融合,以减少文化上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丰富人类多元文化、使之平等共存这一角度来看,应在文化翻译中采取“异化”的策略,必要时辅之以归化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从跨文化研究视野出发,首先探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并对语言形式层面上的直译和意译,与文化层面上的归化和异化进行比较区分。阐述了归化和异化的辩证关系,提出二者是互为补充的和动态发展的。强调采用归化或异化都要把握好分寸,过度归化和过度异化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要努力避免。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如何对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常成为译者们感到棘手的问题。归化与异化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策略,而究竟该采取哪种方法应视翻译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翻译应以异化为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是译界近年来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对于归化与异化众说纷纭,见解不一。然而,在跨化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是译必须面对的选择,应该坚持哪一种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通过分析归化与异化的利与弊以及化信息的传递效果,认为跨化翻译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跨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翻译和外宣翻译作了解释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归化和异化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二者的辩论关系作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外宣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单力昂 《海外英语》2012,(2):150+15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习语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特殊的文化产物,承载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该文试图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通过归化和异化策略在习语翻译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策略在源语和译语文化冲突或文化空缺时习语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外宣翻译碰到的主要问题往往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跨文化差异的问题.跨文化因素反映在思维方式差异上进而导致语言表达差异,中西方在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传统、宗教、价值观、制度、社交礼仪等方面.外宣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处理,具体方法可采用一般翻译方法上的直译、套译、意译、变通、增补、具体化、模糊化等,注意译语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的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社会政治背景和风俗习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丽华  李焱伟 《双语学习》2007,(11M):183-18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翻译的争论又一次引发人们的思考: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译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传播异质文化,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呢?本文通过阐述翻译定义由过去的语言层面转化为跨文化活动及几个翻译个案分析,认为“异化”的翻译策略更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异化总是译者不错的选择。但关于归化与异化翻译比较的争论未曾停止过。1987年,一篇名为"归化——翻译的歧路"的文章更是引起了归化与异化的大讨论。这篇文章将主要对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定义,异化与归化的比较,导致译者采用异化策略的原因以及异化策略的评估这些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辛红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5):109-111,,127,
跨文化交流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评论人思维方式与翻译、翻译的可译性、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流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在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他突破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界限,提出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近些年来,研究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的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跨文化角度分析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彭娟 《零陵学院学报》2002,23(3):145-146
本通过对比分析了翻译历史上三种对待异域化的不同态度从而导致的三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三种对待异域化的不平等的态度是不太妥当的,章试图提出一种公正的态度,从而为翻译提供适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归化到异化———鲁迅翻译策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对鲁迅翻译策略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但在研究中往往会忽略了鲁迅的翻译策略从归化到异化的发展变化;而这一变化恰恰揭示了鲁迅翻译策略中的政治取向,为鲁迅翻译策略的研究提供多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通过丰富的译例探讨了电影片名英译汉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以及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补译和创译(后两者均属于变译)。  相似文献   

18.
"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策略并无优劣之分,两者各有千秋,也各有短长.语言的多元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否定了翻译的绝对性.所以,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都有失偏颇.在文学翻译中,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乏善可陈.可读性和文学性才是检验文学翻译质量和翻译效果的天平.  相似文献   

19.
翻译研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和各种译学理论思想.后殖民翻译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翻译界较热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后殖民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用它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后殖民主义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翻译研究上实现各种理论方法共融、互补的有效整合,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及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工作中较常用的翻译手段,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直接体现出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思想,这恰可以体现出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严复和林纾是中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本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改革社会的目的来翻译国外作品,一方面彰显了翻译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把西方文化思想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翻译界的先驱。虽然他们翻译文本的角度和翻译策略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启发民智”的共同目的,其翻译思想在我国翻译史上起到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