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希腊先哲泰勒斯被誉为西方第一位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宇宙本原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万物源于水。这一命题在当时代发展的条件下,是高度的理性思维抽象的结果。自然现象、希腊神话、希腊艺术的因素共同奠定了泰勒斯本原思想的基础。泰勒斯用自然现象本身去解释自然,这意味着古希腊人开始用理智的推理来解释世界,这种理智的推理流传到近代,最终形成了现代科学。  相似文献   

2.
要把握泰勒斯的哲学思想,应遵循独特的理解逻辑,即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坐标,关涉人类史前文化进入文明时期的历史前提,还要同其他哲学以及宗教、神话、文学艺术等文化相比照,使它们互相映照.泰勒斯的自然主义哲学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人民性归于自然客体的意义.它的水本论启示人民遵循水的德性、柔性、汇聚性、流变性等水本身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社会"无疑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主要概念之一。本文从"社会"概念的科学生成这一角度扼要梳理马克思早期思想转变的阶段,发现"社会"在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中不仅起着基础性的致思触发和导向作用,因而成为马克思哲学的基础;而且其本身的科学化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验感性阶段,理想悬设阶段,科学抽象阶段,它们有机地统一于马克思的思想流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从思维和哲学的角度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可以看出 ,以主体思维方式为支撑的汉语和以客体思维方式为支撑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西方哲学着重强调一种认知关系,把人视为认知主体,把世界理解成认知活动的客体,并由此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形成主客两分的思维定势,从而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则强调一种价值关系,自然不可能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相反却把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始终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因此,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应是情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基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维视角,从道生万物、自然无为和清静无为三方面内容入手.透视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哲学内涵。人与自然是同根同源、和谐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坚持因顺自然、积极事功的思想和少私寡欲、功约事省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传统形而上学否定形而下的具体事物的个体性、多变性、差异性,而肯定形而上的一般概念的普遍性、稳定性、同一性,所以,"同一性"构成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特征。主体、客体、实体是建构"同一性"哲学的主要范畴。尼采认为,现实世界并没有主体、客体、实体,传统形而上学只是出于心理、语言、逻辑的原因才虚设了主体、客体、实体。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发展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古代哲学的研究重心在于本体论,近代哲学转入以认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认识论中主客体关系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以不同的形式获得了统一。康德从带有先验色彩的主体能动性出发,第一次建立了主客体统一关系;黑格尔在主体建立客体唯心主义基础上辩证地理解主客体关系;费尔巴哈在直现、感性、唯物的基础上理解主客体统一。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主客体关系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行动过程。教学过程要求思维抽象,即要求思维过程的客体抽象与反身抽象。客体抽象是基于事实的抽象或基于感性经验的抽象,是从事物的多维具体特征中,通过思维活动抽取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质联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反身抽象是基于主体活动间协调的抽象,是把顺序、关系从动作中分离出来,把形式从内容中分离出来的抽象,继而发展为对纯符号的抽象,或者说对抽象的抽象,形成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客体抽象与反身抽象的协调,并把思维抽象与事实直观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老庄道家思想视野中,“以物观之”以道、物相互割裂为前提,是一种隔绝天地万物玄同关系、滞留于世界表相的思维方式;“以道观之”则以道、物融贯合一为基点,是一种提升到大道高度看待宇宙世界和天地万物的道性思维方式。“以道观之”思维方式从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本体与表相、人性与物性四个向度超越了“以物观之”思维方式,它不仅奠定了中国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学科领域思维方式的坚实思想基础,更将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哲学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的终极意境,它在这块壶中天地中获得了更加多元的意义与更加宽广的表现空间。它强调天人相通、天人相融、天人相齐,使园林从物质空间上升为精神空间,成为万千欲求独善其身的文人墨客精神和情思的栖息之所,使得他们的精神生命在这块纳天地于一壶的灵境中得以自由地呼吸。此外,其中蕴涵的"纯任自然"的价值观及其天才般的环保思想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体育精神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体育精神的内涵、本质与功能,提出了创新的见解,体育精神的本质在于活动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的集中体现;体育精神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主体的主观能动和创新性的特征,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扩展.  相似文献   

13.
人体科学提出用系统方法研究人及人身上的形神关系,其实就是在用与还原论方法截然不同的新的思维方法解释作为理论硬核的哲学基本问题。如果作为理论硬核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解释方法由还原论的观点转换为系统论的观点,那么整个哲学理论必将由于理论硬核的范式转换而发生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4.
哲学只有成为人民大众的思想工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功能。《大众哲学》引起的强烈反响,充分显示了哲学的精神魅力,它以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表述形式,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使之成为人民大众能够掌握的思想武器。它所体现的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探讨哲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散文殊态异姿,特色鲜明。人物素描旨在深入开掘人性中的美学矿藏,且善于采用多维视角展示主人公复杂的性格底蕴。国内外记游描摹自然风光,评说纷繁世像,不乏深邃的历史意识。整体观之,各类佳篇均能体现坚实的哲学根柢,高雅的精神向度及脱俗的语言风貌,具备较高的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的指引下,遵循实践哲学的方法原则,正确对待真理的主观特征和主体本性,挖掘深藏其中的主观意蕴,是关乎真理论研究和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要求。真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即科学的理论,它包含认识和正确的认识两个规定性,简而言之,真理是特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知识论倾向、演绎式思维以及问题意识的缺乏,既是当下教育哲学危机之表现,也是其产生之原因。而教育哲学之拯救,迫切需要教育哲学深刻的范式转换。直面问题是中国教育哲学当下最高意义的范式转换。"问题"对于教育哲学的优先性关涉教育哲学的本性。走向问题的教育哲学既意味着某种实践论的取向、文化哲学与社会哲学的取向,也意味着生活世界的取向。  相似文献   

18.
守法的精神是公民基于对法律的价值合法化的认同而自发形成的守法动力,是出自内心地视遵守法律为道德自觉的主观理念。在现代社会,公民的守法精神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规则意识,它又体现为三个层面:规则至上、注重程序和对权力进行制衡。二是正义感,包括权利意识和相互性两个方面。三是公共理性,它是守法精神的一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9.
“感性意识“作为邓小平现代化思维中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特征和本质体现,具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它深深植根于具体的、实际的感性实践活动,是对活生生感性实践活动或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主观映象和心理感知,它不仅本身就内蕴着理性的精神,而且它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性选择“,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趋势所作的“理性回应“,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一种内蕴着“理性选择“的“感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