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指示词“这”“那”在平鲁方言的使用频率高,具有指示、称代功能,基本上相当于北京话的“这”“那”。除指称用法外,“这”“那”逐渐产生冠词、助词和连词的用法。当“这/那”置于专有名词、人名等前,其读音轻化,指示义虚化,具有冠词功能。当“这/那”位于“人称代词/时地名词+这/那+名词”等结构,其功能相当于结构助词“哩”。它们还可置于句首,作连词,用来连接前后句。结合文献材料发现,宋元以后“这”“那”虚化用法增多,功能得以扩展。“这”作连词的用法较少。  相似文献   

2.
光山方言属中原官话,其指示代词有三系:"这[te31]"系、"恁[n3′1]"系和"那[la31]"系,中指"恁"系较有特色。文章结合语例对光山方言的三分指示代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区分和描述,也考察了光山方言中指代词"恁"与人称代词"你"的音义关系,为有关语言学者进一步研究汉语指示代词的三分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晖 《现代语文》2010,(5):108-109
云南宜良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贵昆片。本文通过宜良方言和普通话对比,描写了宜良方言在语法上的特点:单音节名词、形容词可以重叠;指示代词用"这""那",但二者在表示近指和远指、指示人或事物时有内部曲折的现象;有一些带有"宜良味"的虚词和合音词;在句法上一些特殊句式有自己独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指示代词“这”、“那”在翻译中应用极其广泛,翻译时指示代词应用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读者能否很好地理解全文,同时巧妙的利用指示代词能使译文更精练、更易懂。  相似文献   

5.
指示代词以“这”、“那”为基础,主要用来指代人和事物。《清平山堂话本》作为现存世的较早而有影响的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宋元时期的口语特色。本文以《话本》中出现的“这”、“那”系指示代词为研究对象,试对其用法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歙县北乡话,使用人口大约2万人.其代词系统可分为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一般二分,用词比较复杂.在具体的形式以及在语言运用上显示出很强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7.
每一方言代词都自成体系,涟源荷塘方言中的人称、指示、疑问代词亦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特点,存在一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这"和"那"与英语中的"this"和"that"分别是两种语言中广泛使用的两个指示代词,在语义上也分别对应,因此本文尝试探究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揭示了指示代词"这/那"和"this/that"在限定指称、上下指称等方面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9.
太原南郊方言的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各类代词都有许多与普通话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对太原南郊方言的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作一描述.  相似文献   

10.
滑县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单数一般用“俺”或“我”。第一人称复数使用的是“俺、咱”或短语形式,短语形式是在“俺、咱”后边加数量短语。滑县方言用“俺”“俺仨”“俺一班儿”等表达包括式。“咱”“咱俩”“咱仨”“咱一班儿”“咱几个儿”也表示包括式。第二人称代词单数一般用“恁”或“你”,复数是“恁”“恁俩”“恁仨”“恁一班儿”“恁几个儿”等。第三人称代词单数一般用“他”“她”“它”,复数一般是“他俩”“他仨”“他一班儿”“他几个儿”。滑县方言中,“这”类为近指代词,“那”类为远指代词。滑县方言的疑问代词有“谁、啥、咋、咋着、咋样、为啥、干啥、哪儿、多昝、啥时候”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把湖南省东北部岳阳县方言的指示代词分为以下几类:指人、物的,指处所的,指时间的,指程度、性状的,指方式的。在详细描写每个类型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的基础上指出,岳阳县方言指示代词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几分的类型上参差不齐,有一分的,有二分的,也有三分的;第二,指示代词的类型不一致,有的有两套,有的则只有一套。  相似文献   

12.
涡阳是皖西北部一个县,本文从共时平面的角度描述了涡阳方言的代词系统,讨论了该方言中表示人称、指示及疑问三类代词的常规意义、用法和非常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3.
龙岩方言代谢具有鲜明特色,它在闽西方言中明显地代表着南北朝时代的基本用法,在语言研究中具有它特殊的学术价值。中采用历史比较法,列出上古的献例证,论证了龙岩方言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4.
指示(deixis)是人类语言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英语中“this”和“that”的出现频率最多。但根据分析研究,“this”和“that”并不一定能和“这”“那”互译。  相似文献   

15.
宁乡方言的代词“[n′]”可分为人称代词“你[n′41]”和指示代词“口[n′^24]”后者和表远指的“那”,表近指的“咯”在认知视角上有差别。“[n′^24]”和“你”的对立源于上古的“若”和“尔”的对立,“[n′^24]”本字应为“若”。文章从认知视角的差别上推测了上古“若”分化为“那”和“[n′^24]”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昌乐方言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构成形式及功能有其特殊性,文章在分类描写其具体用法的基础上,得出昌乐方言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具有合音词较多、沿袭古近代汉语某些用法、任指虚指的用法以及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场口镇是杭州从属于富阳市的一个人口较多的乡镇,其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临绍小片.这里的方言与富阳市区的方言有较大差异.笔者对场口镇方言的代词系统做了一个基本的整理,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上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场口方言的代词系统在数量上与普通话相近,但在发音和形式上与之有异.  相似文献   

18.
场口镇是杭州从属于富阳市的一个人口较多的乡镇,其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临绍小片。这里的方言与富阳市区的方言有较大差异。笔者对场口镇方言的代词系统做了一个基本的整理,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上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场口方言的代词系统在数量上与普通话相近,但在发音和形式上与之有异。  相似文献   

19.
20.
"这""那"的指示作用在篇章中的运用及不对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那"是一对指示代词,"这"用作近指,"那"用作远指。吕叔湘在《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里明确指出,指示代词有三种作用:指示、区别和替代,并指出,指示是根本,可以兼替代,也可以不兼替代。本文主要综述前人关于"这""那"的指示作用在篇章中的具体运用,探讨"这""那"在运用中的不对称现象,并提出作者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