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静 《兰台世界》2015,(4):17-18
蔡元培先生被世人誉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从近世文化学术的角度考量,蔡元培先生在新教育、新文化领域内的功业最为突出。其中,他的德育思想理论内涵丰富,对于当今社会,特别是高校德育工作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陶方琦、姚振宗整理并补辑,徐友兰、孟晋斋抄录的《埤苍》、《广仓》抄本有蔡元培先生跋文一则,为《蔡元培全集》所未收,蔡元培先生《日记》与高平叔先生编著的《蔡元培年谱长编》皆无提及。跋文是了解蔡元培先生在徐友兰家中校勘等学术活动的资料,对研究姚振宗的相关问题也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3.
<正>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历史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人物之一。他的"教育独立"的思想的提出,不只是空想,这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及沉淀之后,在许许多多的内因以及外因的相互作用力之下,以此为基础,综合各个国家的教育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从而最终形成的相对比较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一、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产生的原因首先,不可否认,这和教育独立思想的提出人——蔡元培先生本身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蔡元培先生出生在一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教育家,他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国学修养,他同时是一位倡导教育救国的民主革命家。蔡元培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教育家,他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国学修养,他同时是一位倡导教育救国的民主革命家。蔡元培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松轩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颇负盛名的教育先驱,在"废科举,兴学校"的历史潮流中,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陕西蔡元培".  相似文献   

7.
文献学家郑伟章先生曾著文,阐发蔡元培与徐友兰及铸学斋的关系,纠正了长期以来误以为蔡元培在徐友兰长兄徐树兰古越藏书楼校书一说。但在提及徐友兰之子徐维则时,郑说:"民国间采写的《绍兴县志资料》无传,其生平  相似文献   

8.
论文论述了蔡元培先生早年在故乡兴办教育,建立新型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的过程,探讨了蔡元培先生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深厚渊源及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 鲁迅先生逝世的噩耗传出后,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撰联以寄托哀思.蔡元培的挽联是: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与鲁迅既是同乡,也是挚友.鲁迅逝世后,蔡元培非常悲痛.他当天就与宋庆龄等组织了治丧委员会,并任主席.后来又组织"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推动《鲁迅全集》的出版,还亲自为《鲁迅全集》作序.  相似文献   

10.
孙振田 《兰台世界》2007,(24):54-55
清陶方琦、姚振宗整理并补辑、徐友兰铸学斋抄录的《埤苍》、《广苍》抄本有蔡元培先生跋文一则,为《蔡元培全集》所未收,跋文是了解蔡元培先生在徐友兰家中校勘等学术活动的资料,对研究姚振宗的相关问题也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先生图书馆建设思想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然而蔡先生的一生,无论在实践中还是思想上都与近代图书馆事业紧密相关。文章试从蔡元培先生的图书馆实践和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此铭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探寻先生关于图书馆建设之思想,用以借鉴和指导当今时代图书馆事业。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通过系统梳理蔡元培先生几十年的图书馆管理实践经验,和散见于文献中对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论述,展示其博大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认为蔡元培先生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的地位就是一位思想家型的图书馆学家。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教育史上颇负盛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在其教育思想的建树中,论述了教师的师德问题。蔡元培先生的师德观包括树立健全的人格、养成学问家之精神、更新知识体系、关注教育对象和教学做合一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市越城区。蔡家几代都是书香门第,蔡元培的父亲蔡光晋更是推崇儒学。蔡元培刚4岁时就被父亲送人私塾读书。蔡元培虽年幼,但勤学好问,很受先生喜爱,成为私塾中最少受责罚的学童。  相似文献   

15.
<正>一、蔡元培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教育理念1.蔡元培先生生平。蔡元培先生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民族革命家。186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青年时期致力于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并考察了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大学教育,掌握了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理论。武昌起义之后,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出任国立北京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这样赞誉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人."的确,全世界的高等学府成千上万,论历史的久远,北大既比不上牛津、剑桥,也比不过哈佛、耶鲁.然而,说到蔡元培校长和北京大学对我们国家民族的深远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却堪称无出其右,具体事例很多,"五四运动"前夕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在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原苏州戏曲博物馆)的丰富藏品中,有一册薄薄的剪报簿,浅灰色封面上用毛笔横书:"穆藕初先生派遣留学纪念册蔡元培题".这本业已发黄、并不显眼的小册子,却由蔡元培先生亲手制成,历经86年岁月沧桑,弥足珍贵.它原先的收藏者是著名实业家穆藕初的长子穆伯华.纪念册于上世纪80年代跟一批捐赠的穆藕初昆曲史料及文物一起留在了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笔者日前查阅文献,新发现蔡元培先生的一篇序文,该序文为《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所未收录,《蔡元培年谱长编》(高平叔撰著)和《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孙常炜编著)也未提及。兹迻录于下,并略作探讨:《时间经济法》序[1]1"时哉勿可失","时乎时乎不再来",吾国爱时之格言如此类者,不胜偻举矣;而吾国人乃特以不爱时著名于世界,应酬也、消遣也,耗时间于无用之地者,不知几何人,其或朝夕力行,每日在八时以上,且无所谓休息日者,宜若可以纠浪费时间者之失;而核其效率,乃远不及他国人八时以下之工作。何也?不知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省档案馆馆藏民国交通部浙江省公路总局的全宗中,有一卷名为"绍兴县拆除水城门"的档案.纵览全卷,此事的建议者居然是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先生!其中有两封蔡先生手书的信函,言辞恳切,透露出一股浓郁的家乡情.  相似文献   

20.
正凡是去过上海蔡元培故居的人,都会留意到故居中悬挂的蔡元培先生的三幅画像。这三幅画像有两幅悬挂于客厅,一幅是刘海粟于1921年赴京讲课期间为蔡元培所绘的小幅油画肖像,一幅是蔡元培的第三任夫人周峻女士于1926年所绘的《蔡元培像》;还有一幅悬挂于书房,由蔡元培的长女蔡威廉于上世纪30年代所绘的尚未完成的《蔡元培像》。其实,在故居中还藏有一幅1929年绘的《蔡元培肖像》,只是此画从未对公众展示过,而这幅画的作者正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