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官司”仍是新闻界同行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湖北武汉市,发生了一起因新闻图片引发的侵害名誉权诉讼。历时三年,以一审判决驳回原告之诉,二审裁定准予原告撤诉结案。《湖北日报》记者金涌写《一张新闻图片三年“新闻官司”》一文,报道诉讼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1988年是“告记者热”的一年。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应该大书一笔。“谁人不把官司打,哪个不被别人告?”对于记者来说,当然这也是很好的锻炼。过去写批评报道,了不起是挨总编辑的“克”,写个检查,报纸上发个  相似文献   

3.
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也辟有“新闻与法律”专栏,报道了不少“新闻官司”。可是不久前,它却因为报道“新闻官司”而遇上了“新闻官司”,当了一回被告。这是一起“案中案”和“连环案”。《新闻记者》报道了一起顾某诉解放日报等侵害名誉权的“新闻官司”。这起官司是,解放日报报道了一起“一女二夫”的违法婚外婚事件,由三起诉讼案组成,当事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闻敏感对于记者采写新闻至关重要。蓝鸿文在《新闻采访学》一书中指出:“什么叫新闻敏感?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子能识别出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简言之,新闻敏感就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笔者1985年从街头拾来的一则新闻《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在商丘报刊出后,文汇报、北京晚报等报纸相继转载。这则消息被评为河南省广播电视系统好新闻三等奖,全国地报好新闻二等奖。《全国地报好新闻》一书登载此文时,赵远化同志著文这样说:“这篇连标点在内只有415字的消息,是一篇以新取胜、因小见大的经济报道。它向人们报告一件悄悄地闯入群众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新闻单位如何应对新闻官司?近几年来,我以诉讼代理人的身份,为《解放日报》打了七场新闻官司,没有一场败诉。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回顾已经结案的官司,也许有些经验和教训可供新闻界同仁借鉴。 一、只要报道基本符合客观事实,就应旗帜鲜明地支持记者,毫不妥协地对待诉讼。 《解放日报》第一次被推上被告席,缘于1989年12月29日发表的一篇批评报道《身为律师竟搞庭外交易》。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律师蒋某作为原告的代理之一,瞒着原告和有关律师,约见被告何某,要  相似文献   

6.
"有个律师函,要起诉你和你们单位"。当听到这句话时,记者还是很惊讶。进入新闻行当有六七年的光景,采制的新闻报道上千篇,独家调查报道也有上百篇,还是第一次因为新闻官司缠身。据了解,这在我们同事中也是头一例。官司原委事情还要从2011年的一篇报道说起。2011年8月,在经过前后长达一个月的调查,记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发了《河北某畜牧局"一物二卖"时任局长副局长说法"打架"》,这篇报道同时以配图的形式在中国广播网(现名央广网)刊发。报道的主要内容是,该市畜牧局曾于2009年将畜牧局所属2000亩牧场承包给内部职工胡某。但仅过了几个月,畜牧局却又将这个牧场转包给另外一位寇姓商人。由于存在合同纠纷,2000亩优质牧场被常年荒废。报道直指畜牧局违反"合同法"并违规贱卖国家资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百姓眼中,新闻记者历来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启动了市场经济的巨轮,结束了新中国无新闻官司的历史,告记者、告新闻单位的新闻官司连续不断。就连创办68年从未遇到过“官司”的《参考消息》也被推上了被告席。对于迎面而来的新闻官司“狂潮”。一向被喻为“社会感应神经”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简讯     
△4月下旬,北京市农场管理局举办新闻培训班。全市农场系统的20多名基层通讯员参加了培训。《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科技日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就新闻采写,新闻摄影以及如何写好广播稿件等内容进行了辅导。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长江日报的一篇报道《我上培优班的经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新闻界也认为是把新闻写活了。事实上,这种记者的模拟式采访并不新颖,如果回头看看去年的《记者贩菜记》,你就会发现它们如出一辙。为何这种报道形式常用常新,屡试不爽呢?因为它可以把不确定的新闻五要素成功地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10.
曹瑞林 《新闻记者》2001,(10):48-49
按照新闻侵权案件可以选择被告的有关司法解释 ,在新闻侵权案件中 ,作者 (非本媒体记者 )不一定是被告 ,作者是否被告 ,由原告决定。我认为这既不利于保障新闻媒体实体权利 ,又不利于保障新闻媒体诉讼权利 ,也与有关的法律规定相悖 ,值得讨论。原告为何只诉新闻单位去年以来 ,我代某报社打了两起新闻官司。这两起新闻官司都是由于刊登批评性报道引起的。一篇稿件的题目是《不能容忍老八路屡遭报复》 ,作者是某军分区的一位报道干事。另一篇引起纠纷的稿件题目是《殴打军属辱骂现役军人实在嚣张等待有关部门尽早处理给个说法》 ,作者是某报社…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笔墨官司困扰着新闻界。一向被视为“无冕之王”的老记们,屡屡被推向被告席,且大多又以败诉而告终。先前,新闻官司多半是以失实报道引起单纯的名誉纠纷案,如今,你写批评报道,有人告你侵犯了人家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你写“抬轿子”文章,人家也同样告你侵权。甚至一篇杂谈,一篇随感,一篇内参,一张街头抓拍的老年人晨练照片,也可引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官司,以至弄得那些潇洒的“老记”们  相似文献   

12.
周小辉  宋兵 《新闻前哨》2003,(10):34-34
日记式新闻是一种用日记的方式来反映新闻信息的灵活、机巧的文体样式。它受到众多新闻工作者的重视。著名报人黄远生曾用日记写过通讯并发表在报刊上;著名记者彭子冈、范敬宜、李尚志也用日记写过新闻;北京晚报在报道今年“两会”时,采用“接力日记”的报道形式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引人注目;非典时期,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各类批评报道在各级媒体中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批评报道记者容易出名,但稍有不慎记者也会惹上官司。近些年因为媒体刊登批评报道引发新闻官司的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新闻官司已经发生上千起。陷入官司中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常常被拖得精疲力竭,有时还落得灰头土脸。事实提醒新闻工作者,在法制社会环境中,新闻媒体不仅要勇于开展舆论监督,还要善于开展舆论监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笔墨官司困扰着新闻界。一向被视为“无冕之王”的老记们,屡屡被推向被告席,且大多又以败诉而告终。先前,新闻官司多半是以失实报道引起单纯的名誉纠纷案,如今,你写批评报道,有人告你侵犯了人家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你写“抬轿子”文章,人家也同样告你侵权。甚至一篇杂谈,一篇随感,一篇内参,一张街头抓拍的老年晨练照片,也可引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官司。以至弄得那些潇洒的“老记”们不得不“顾左右而言它”。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来,洛阳市首起新闻官司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决。至此,围绕《青运会引起的思索》(以下简称《思索》)一文长达两年半时间的诉讼,终于以《洛阳日报》两记者和洛阳日报社胜诉而划上了句号。告记者、打新闻官司是近年“时髦”的社会现象。透过这一现象,一个非常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在人们心头萦绕:什么是侵害名誉权?公民和法人怎样才能真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新闻单位(记者)怎样才能走出“笔墨官司”的困扰?洛阳市首起新闻官司前后,或许能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6.
司法办案要重证据。写批评报道也要重证据。分析一些新闻官司就不难发现,记者、编辑当被告败诉的原因,主要是所写、编的批评稿件证据不足。由此看来,要使自己的批评报道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学会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办法来规范自己的采访实践,从第一道环节开始抓紧证据的采集。 目前,我国还没有《新闻法》。适用新闻官司的基本法律依据是《宪法》、《民法通则》、《治安处罚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对新闻诽谤和民事侵权都有若干规定。而在具体的新闻官司审判中,法庭对原告起诉理由和被告报道内容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因此,采写批评报道的同志,一定要有法律意识,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在采访时注意收集好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证据——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如何抓好证据,用好证据呢?笔者认为,在合法的  相似文献   

17.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8日至12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第一次被定为国家级的大型国际性高科技产业交流活动。从这届“国际周”活动刚刚开始筹务起,作为《北京晚报》记者,即密切关注,国内外各媒体中,第一篇关于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报道是《北京晚报》发出的。作为一线记者,对这场高新技术产业盛会的全程跟踪的过程,特别是5月8日至12日五天几乎是没有休息的现场报道过程,也成了自身对新闻的再认识过程。硬话题软切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报道对象,是一个十分严肃而严谨的话题。在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  相似文献   

19.
一年多来,李谷一和南阳《声屏周报》的新闻论争,通过国内多家新闻单位的报道,弄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不久前南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了这起诉讼案。本刊现根据部分报刊的报道和记者的采访,把此案从纷争之始到进入司法程序的进程作一简单介绍。其目的是希望这起未了结的新闻官司能引起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思考,并对我们的新闻工作有所启示。(一) 1991年1月16日,南阳《声屏周报》在“头版  相似文献   

20.
褒扬的侵权     
当今的中国大陆,“新闻官司”层出不穷。不少记者或业余作者,或因采访粗糙,或缘落笔不慎,撰写了批评性报道,侵害了人家的名誉权,官司打得精疲力尽,还是以败诉而终,这已是常见的事。于是,有的人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立志不写批评性报道,转而及写褒扬性文章,总以为这一来可把自己装进了保险箱,似乎万事大吉了。前几年有人这样说:表扬过点头不要紧,批评出点差错却要上法庭,想不通。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