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境"空白"是艺术中"美"的本质的一种体现,它有着丰厚的理论渊源。所谓"空白",就是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给读者再创造和想象的审美空间。高尔斯华绥《黑花》中内容描写和新颖的写作方式均与"空白"意境相切合。  相似文献   

2.
意境"空白"是艺术中"美"的本质的一种体现,它有着丰厚的理论渊源.所谓"空白",就是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给读者再创造和想象的审美空间.高尔斯华绥<黑花>中内容描写和新颖的写作方式均与"空白"意境相切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画论中的"空白"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基础,在"虚"与"实"的相融相生中,展现着文学艺术悠远而深厚的意境美,作为审美主体的创造者来说,恰到好处地进行"留白"是增强艺术作品感染力的关键,由此欣赏者才能在这足够的想象空间中进行再创造,感悟与体味作品空灵的意蕴,没有虚空就没有意境,审美主客体精神的契合,在"空白"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召下产生了无尽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它的形成是从原始先民的"象"思维逐步发展而来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象"由表示具体事物的实象不断地虚化和突破,最终在"象外"产生了境。意境理论是意象理论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5.
诗歌以有限的形象生发无限的审美效果,这一现象在"意境"理论中得到了阐述。"境"这一文论术语来自佛教概念。钟嵘的《诗品序》"赋比兴"三义中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可视作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雏形。诗歌的意境理论成型于唐代。王昌龄"三境"并提,首推"意境"一词。皎然《诗式》对诗歌意境和风格的关系作了辨析,司空图发展了《诗式》中的境界风格理论,提出"境外之境,象外之象"。王国维一部《人间词话》集中研究"境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古典诗歌意境理论至此基本形成。目前意境理论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可以肯定的是:意境或境界的追求是主体和客体,意与象,文本与接受之间的和谐统一,代表着古典诗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具有总体涵盖性的范畴。从诗学自身的角度来看,意境理论在中国古代的形成、发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秦哲学对"象"和"意"关系的独特体认是其源头,佛禅思想的催化,也是"意境说"产生的动因。意境说由盛唐诗人王昌龄首次提出,而进一步对"意境"范畴的内涵做出基本规定的是皎然,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审美主张,从意境之本质特征的角度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司空图的"四外"说,从意与象两个方面对意境范畴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规定,意境理论至司空图已达成熟之境。因此说,是唐人奠定了意境的主体架构。  相似文献   

7.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从文艺批评、鉴赏角度创立了一套以"知音"说为中心内容的文艺鉴赏论,以此来说明接受主体对创作中艺术境界的深刻领会在文艺批评中的重要性;而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从"空白"、"虚实"、"召唤结构"等多角维度参与文本的对话、对意境的体验与再创造。本文试以中西接受美学理论的交融处为基点参与意境审美艺术活动,以探析李煜词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8.
曲韶丽 《辅导员》2010,(14):46-47
把玩画作时,山水画中的"空白"艺术,引我深思。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你看,写景抒情时,龙走蛇飞中,画山画水间,铿锵玫瑰里,留下些许"空白",静谧中犹生灵动,含蓄的意境,坚挺的笔势,亮丽的色彩,美妙的旋律,跃然而出,确能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诗词中意象和意境都是虚境与实境的统一,但二者相比,意象仍停留于“象”,偏于“实”:而意境已超然“象”外,得“境”之环中,偏于“虚”。“虚”“实”概念在诗词鉴赏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感性和理论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历来把文本中的空白、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作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如何将空白的意境准确地传达,是古诗词曲英译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视角,通过对具体的实例分析,对空白艺术的处理方法作了初步探讨。译者应结合古诗词曲中空白的直曲浅深,采取“亦步亦趋”、“虚实相化”和“填充空白”三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意境理论是我国古代诗词学说中,作为对诗词作品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诗词艺术价值评价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而司空图所著的《二十四诗品》相对于意境理论促成的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司空图意境论的内涵——"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12.
与西方艺术追求典型形象不同,"意境"是中国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中国艺术之美正在于它那不可言说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以"意境说"这一理论线索,可以探寻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那超越"泉"、"月"的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13.
一、从“意境”的研究谈起意境,是中国独特的审美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意境常常作为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审美境界而受到高度重视。人们对意境的研究虽角度不同,但却都希望从理论上对意境的本质有所揭示和把握。依笔者愚见,人们对意境的研究往往是在以下几个层次上进行的。如果借用司空图的话,可以把它称为“思与境偕”、“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4.
王羲之《兰亭序》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不仅其技能技巧纯熟,更重要的是,其书作中体现出来的超凡入圣的艺术意境。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在于人格精神、文化内涵的象征。字外功夫的厚薄将直接影响到书作品味的高低。艺术意境之美是超然象外之美。由此,我的书学主张"两尚"、"两不"。一是"尚古不泥古";二是"尚意不停留在技巧"上。学习书法不仅要技巧好,更要重修为、重情性、注重人格精神、学问修养。  相似文献   

15.
高宝臻 《青海教育》2003,(11):22-23
诗词意境的模糊表现,简而言之就是在有限的偶然的具体形象里充满了无限的必然的内容。从语言文字的有限中求得无限,从个别中求得一般,从偶然中见得必然,达到“以少总多”。“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境地,把深广的社会生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诗歌鉴赏要抓住"象"的基本特征,分析"象"的象征意义。从形象、意境、意象三方面来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这些“空白点”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和无奈,而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和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也谈“意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对意境的理解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强调境生象外,二是强调情景交融,三是立体考察,认为意境是由客观景象与主观情趣互渗交融而生成的趋于空灵的艺术天地。意境不同于典型,其形象世界具有整体性、空灵性、理想性的基本特点。呈现意境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外境触发,二是内心浮现,三是妙手偶得。意境是心灵第三层面的敞亮,是全人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言""象""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本形态研究最基本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文学范畴,自古就有"言意之辩""立象尽意""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说法。在今天的图像化时代,"言""和""象"都遭遇到图像的冲击,"言"的式微,"象"的变异,使"意"成了一种无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美学,老子所谓的"有无相生"之所以成为一个基本命题,就在于它是自然万物构成的精妙表述,含蕴有"有"、"无"一体,宇宙万物和合交通、交相构成的思想。应该说,这一"有无相生"说,实际上也引发了中国古代美学意境理论。意境美学思想可以说最早就包含在老子"有无相生"说中,包含在老子对构成宇宙万物之"有"、"无"一体的"道"及其富有生机活力的描述中,并规定着意境所要透过"境"以表现其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