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宫门额与楹联带"和"字,是一大特色.进入紫禁城,跨过内金水河玉带桥,就是太和门."太和"指阴阳会合,<后汉书>载:"殆非逢迎太和,(稗)助万福也."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2013,(7):2
东城区是北京城中心的行政区,区域内的河流主要有紫禁城内的金水河和过去的一条御河(玉河)。御河从万宁桥东起,先往东南流,再折向南,走皇城的东城墙内,出崇文门以西的城墙汇入南护城河。  相似文献   

3.
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二十一日深夜,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夜晚.空旷的太和门前冷冷清清.月亮高挂在空中,在月光的照射下,紫禁城里的内金水河,泛着一道道的银光,夜色下的汉白玉栏杆也显现一种疹人的白色,更透着皇宫大内的神秘恐惧,令人不寒而栗.这时,忽见一个身影缓缓来到内金水河边,他用手不停地抚摸着汉白玉栏杆,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哭到伤心之处,禁不住掩面而泣.  相似文献   

4.
穆欣 《北京档案》2000,(8):46-47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在进入各自的使馆之后,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未等休整便涌向街头,与留在城内的中国军民展开激烈的巷战,并很快将兵力集中到仍被清军守护的皇宫--紫禁城.  相似文献   

5.
每次行至赵登禹路时,都会使我不禁想到这位抗日将领与北京动物园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赵登禹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阜成门内大街,全长1883米.元朝时,这里是大都城内金水河故道.清朝时,称为明濠.1932年时,将明濠沟改为暗沟后,其上建成马路.  相似文献   

6.
千年的风雨洗礼,造就了北京城独特的历史风貌,历史的痕迹将这个古城装扮得丰富多彩.谈起这座千年古城,更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是堪称建筑奇迹的紫禁城,而如众星捧月般分散围绕在紫禁城周围的王府却鲜为人知.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京城内的王府或被毁或被占,曾经显赫一时的权力象征最终湮灭在历史的进程之中.虽然今天的雍亲王府(雍和宫)和恭亲王府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但更多的王府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断壁残垣.  相似文献   

7.
前言:紫禁城是中国形象的一张王牌名片。紫禁城文化更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传递至明清时期最高体现。所以,向外国读者介绍紫禁城文化是一位从事对外图书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多年来,笔者就曾策划、编辑了一些反映紫禁城文化的图书:策划24开《故宫》、编辑《看不见的故宫》、绘画本《魂游故宫》、多种外文版《帝后生活》、导游性很强的《京城皇迹》、专题图书《清宫钟表集粹》、反映宫廷生活的油画集《发现紫禁城》和刚刚面市的《叹哉!紫禁城》。  相似文献   

8.
《北京档案》2012,(6):60
正1999年6月25日,故宫筒子河治理工程全面竣工。筒子河治理是当年北京城市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工程历时一年。经过清淤后的筒子河水深达2米。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外开凿了护城河,当时外筒子河只围绕紫禁城东、北、西三面,作为紫禁城的第一道防线,起保卫城垣的作用。外筒子河的水流入紫禁城内形成了内筒子河,除了防卫之外,还有防火和为故宫提供用水水源之用。  相似文献   

9.
都城选址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的首要工作.所谓选址,就是勘查地形,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宜建造都城的场地.始建于明代的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内城中心区域,由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紫禁城拥有房屋九千余间,为皇帝执政、生活于一体的场所.其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装饰华丽,等级森严,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经典.现存部分紫禁城建筑设计图档[1]可反映紫禁城建筑布局的合理及造型的雄伟.那么,在南京称帝的朱棣为什么要选址北京来肇建紫禁城呢?  相似文献   

10.
广播影视     
《传媒》2013,(2):7
故宫博物院将打造大型文化演出《紫禁城》1月18日,故宫博物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举行签约仪式,三方将联手打造大型文化主题演出《紫禁城》。歌华文化集团负责人透露,目前《紫禁城》的剧本创制、剧目概念设计等已基本完成。该剧将以明朝皇帝朱棣定都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解放军报社后备部的编辑,有一次,我在军报网上数据库查阅有关民兵建设的资料时。不经意间看到了一篇题为《金水河的明珠——访女民兵英雄童红英》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杰夫  小井 《湖北档案》2003,(3):46-47
故宫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明清两朝24个皇帝在此指点江山。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率部荷枪实弹进入紫禁城缴了卫兵的械,然后命溥仪立即出宫。当天下午3点,溥仪离开紫禁城,从此一去不复返。 1925年10月10日,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行开院典礼,庄严宣告故宫博物院成  相似文献   

13.
高大的宫墙和皇家园林,正是中国和西方世界相遇时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地方。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00年的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并在紫禁城阅兵。,很多悲惨的景象都发生在宫墙之内。从宫墙之内,西方人  相似文献   

14.
六百年间,宏伟壮丽的紫禁城不仅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兴衰,还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馆联合制作的十二集纪录片《紫禁城》在多个平台播出,该纪录片具有不同的创作逻辑和视觉呈现,不仅再现了一段历史,更重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特质,是主流媒体彰显时代担当与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基于此,本文将以《紫禁城》为例,探析新时代下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传统文化表达的价值呈现和创作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紫禁城曾遭受大的火灾20余次,几乎每40年一次。失火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恐惧皇宫火灾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火设置与措施。紫禁城的建筑设计师出于防火考  相似文献   

16.
党洁 《北京档案》2012,(9):50-51
风水、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地运用城市和建筑物的营建。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朝代的宫城,历经491年24位皇帝。作为明清时期古代宫城和古建的杰出代表,风水、阴阳、五行在紫禁城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退位的宣统皇帝溥仪,仍继续留驻在紫禁城(即故宫)中。这是因为袁世凯在逼清帝退位之前,就签订了优待清室的条件,共有八条,其中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岁供400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400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付。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紫禁城,嗣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员,照常留用等等。因此,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的小朝廷,废帝溥仪仍沿用宣统年号,  相似文献   

18.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8,(10):49-50
毛泽东曾三次登上紫禁城,分别是1954年5月17日、19日和20日。他这三次登紫禁城都是在十分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既无警卫部队护卫,也无地方政府官员陪同。第一次,他进入神武门,由东坡道上神武门城楼,沿城墙向东行至东北角楼转向南,  相似文献   

19.
到过北京的人常会有一种感觉:紫禁城内仿佛可以看到古代帝都的影子。这一点甚至表现在数字上,据文物工作者统计,明清紫禁城内共有屋宇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个数字暗寓着“万岁”的不可逾越。皇权体制与古都建筑结合得如此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20.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今故宫博物院)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有房屋9000多间.这些古建筑以雄伟的外观、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湛的工艺、有序的构架等特点闻名于世,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及智慧.紫禁城是皇帝的执政和生活的场所,紫禁城古建筑的建造要经过皇帝事先批准.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皇帝批准建造一座宫殿之前,是需要审核它们的实物模型的.这种实物模型,就是烫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