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科技》2010,(3):32-33
1.浓度单位“1%”是指百分之一;“1ppm”则为百万分之一。假设要做溶液稀释的实验,给你的是浓度为4%的高锰酸钾溶液1mL(溶液密度看作1g/cm^3),要稀释到50ppm。请计算后选择,该稀释实验需加水稀释到()。  相似文献   

2.
1 什么是“组合硝酸” 由非硝酸电离出来的H^1与硝酸盐电离出来的NO2^-组合而成的硝酸,我们称之为“组合硝酸”,或者说非硝酸溶液与硝酸盐溶液混合,溶液中就形成了“组合硝酸”。  相似文献   

3.
实验名称:“友情”粉末与“金钱”“名利”“爱心”三种溶液的化学反应 实验器材:试管三支,“金钱”溶液、“名利”溶液、“爱心”溶液各50mL.“友情”粉末少许。[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以“配制一定浓度的选种溶液”为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溶液的浓度”以及“初步学会配制溶液”的教学,力求帮助学生在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1“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一节中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初三学生关于“溶液”相关的迷思概念进行探查,结果发现学生在“溶液的形成”、“溶解度”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迷思概念,而且这些迷思概念的产生有以下原因:(1)学生对“溶液”概念只有宏观上而没有微观上的认识;(2)生活上的经验也会对学生的概念理解造成影响;(3)学生习惯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扩大到对所有关于“溶液”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溶液是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经常接触、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重要的混合物,因此,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必须抓住“3组基本概念———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个实验基本操作及其应用———溶解与过滤”;“1类化学基本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下面逐一具体分析如下:一“3”组基本概念“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这三组基本概念是相互关联的一组基本知识,其间关系可表述为:在学习中要注意: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的…  相似文献   

9.
电解质溶液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章节,掌握好这些知识,对加强“双基”,提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电解质溶液理论性较强,新概念多,内在逻辑关系较为严密,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的同时,重在突破难点。本文拟谈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设置台阶,降低难度 “基础知识与新知识是智育的两个支点”。学生在学习电解质溶液新知识时,已掌握了酸、碱、盐是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平衡等基础知识。一个牢固的“支点”为撑起另一个新“支点”奠定了基础。一个知识难点往往由基础知识(旧知识)…  相似文献   

10.
茶水变墨汁     
《中学科技》2010,(11):33-33
事先在茶杯盖内侧涂一些三氯化铁溶液,将干净的毛笔用饱和草酸溶液浸湿。操作表演时,将少许茶叶放入无色透明的茶杯中,倒入开水,泡一杯茶。然后盖上盖,稍一摇晃茶杯,会发现茶变成了“墨汁”。  相似文献   

11.
2017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教材中“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使用0.1 mol/L盐酸溶液与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检测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并利用pH试纸进行酸碱度检测。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对pH试纸精确读数要求也较高。为此,利用天然试剂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试剂,并对实验设计进行创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柠檬汁代替0.1 mol/L盐酸溶液、苏打溶液代替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天然紫草溶液代替pH试纸具有可行性,实验操作简单且显色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教材和学生存在的某些问题,为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案的需要,分别基于化学史实、百度词条与实验、“分类”理论和“演魔术破巫术”,设计了四种学习“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如食盐、蔗,工糖、纯碱等,溶于水后得到的液体,化学上称为溶液。要正确理解溶液概念,需掌握以下几个要领。1.抓住溶液的特征一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混合物”是溶液的特征。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一样;  相似文献   

14.
结合教育热点,采用项目式学习新模式,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的教学进行创新设计。教师设置如何自制“魔法圣诞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制作中产生新问题,不断寻求与溶液有关的新知,在实践中了解学科概念,形成学科观念,养成学科精神。  相似文献   

15.
高三复习“铝及其化合物”时,常常会遇到“等量的铝分别与含相等物质的量溶质的酸溶液、碱溶液反应”这个重要知识点。有些同学对其中蕴含的规律缺乏认识,或者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从而造成解答此类习题时一筹莫展,无从下笔。现就此考点进行充分阐述,以帮助同学们认识规律、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6.
雷朝水 《考试周刊》2011,(68):183-184
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作者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判断方法,即不管是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溶液,都可分为三步。首先写出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电离、水解方程式;第二是联想规律;第三是根据水解、电离的不同程度进行判断。对于混合溶液还要注意“三看”:一看混合物的组成:二看混合物是否发生反应:三看反应物能否恰好完全反应。如能,则只以生成物来考查;如不能,则将生成物和剩余物同时进行考查。只要按以上的方法去判断,问题就由难变易.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7.
以“往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测定pH变化”为教学素材,建立“现象、图像和变化”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并将该认识角度迁移应用解释、解决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苏教版新教材《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关于“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限度”的实验探究为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命制了一道浙江高考理综27题(化学反应原理)的模拟题,并对命题和解题思路进行了仔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食盐、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因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教材实验无法清晰验证溶液导电的本质。选取常见的有色离子,借助盐桥有效实现溶液导电过程中离子移动的“可视化”,进而证明溶液导电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五个步骤:以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教学主题;以氯化钠的溶解过程为线索,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溶液”相关知识;以“氯化钠——医用生理盐水的前世今生”为主轴,引导学生思考医用生理盐水的配制;观察、比照不同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引导学生总结单元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