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宏辉 《华章》2011,13(1):1-1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做人     
我做过学生,也都当过老师,一直看到现在,深深感觉到现代的学校教育法,以及家长们对儿女的教育要求,都有很大的偏差,应当反求诸己,不可再来自误误人了。  相似文献   

3.
读书与做人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人本来生来就是人,个个自然会做人,哪里还要有什么另外一种做人的道理呢?  相似文献   

4.
万宏辉 《高中生》2014,(8):61-61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人间词话》二六撷取三首宋词名句,提出"三种境界说"。"三种境界说"结构浑然一体,审美哲思隽永,是人类经验本质的艺术表达,揭示出人类某种带有普遍性的情境,旨在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即"自我觉醒——忘我求索——真我存在"具有层进关系的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体,是社会未来建设的主力。提升大学生文化,实质就是提升大学生个人修养,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未来做人做事的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读书是提升大学生文化,培养大学生做人做事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读书与境界     
底蕴是书堆起来的季羡林先生对年轻人讲,你们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做到了这三个贯通,你的文化底蕴的基座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非常宽厚,非常坚实。在这样的基础上,你的金字塔才会做得高。文化底蕴怎么修?只有一条路,这条路就是读书。书读得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闲来无事.玩味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此三境界?下面.我想以这样一个故事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同学少年》2013,(3):2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形容治学的最高境界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迪生也说过:"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东西方学者的共识告诉我们,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是多么珍贵和重要。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在抱怨灵感的缺失。真是这样吗?灵感这一微光,真的只在天才心灵中  相似文献   

10.
《庄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本文作者就科学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波普尔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学说进行比较。波普尔是科学哲学流派中批判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三个世界”观点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哲学人生有重大意义。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是他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代表学说。本文将东西方两个有代表性的哲学进行比较,探求其中深刻的哲学含义。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与“不隔”的美学命题.“不隔”的思想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切”;二是物我合一,景与情浑;三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理论来源看,一方面,“不隔”来源于西方的直觉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诗学批评本身包蕴着对直觉的重视.从更深层次说,“不隔”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心物交感的哲学思维.王国维极为推崇“不隔”,并以此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然而,作为一种审美范畴,“隔”同样具有一种“意内言外”的美.“隔”与“不隔”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真切”,它们都是紧紧围绕境界说而生发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自觉地摄取柏拉图、叔本华、康德等人的学说作为理论依据,对中国诗学文本实施重构,予以批判性读解,将其纳入自己的理论预设之中,把日常的诗学实践同“境界说”这一“终极目的”联系起来。由于其理论清晰度与成熟度的提高,也由于理论系统化的初步完成,《人间词话》对中国诗学传统进行的“中西化合、相互推助”的整合和全新阐释,为中西文论的交融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本  相似文献   

13.
崔洪 《内蒙古教育》2012,(18):16-17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班主任指导班级工作也应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4.
思维能力是人一切能力的核心,思维是人一生不断进行的一种活动,逻辑知识的获得是人一生不断延续的过程。就人学习逻辑知识来说应该有无形式——有形式——无形式三个阶段,就人的思维来说应该经历自发——自觉——自由三种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赵晓芳 《教师》2014,(7):19-19
正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讲到人生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用这三种境界来描述我在衡阳师院参加"国培计划(2013)"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思想品德置换脱产研修班的种种经历和感悟,是最恰当不过的。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国培班学员是各县市的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大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管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素质如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长的成长对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王围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我认为校长成长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素质如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校长的成长对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我认为校长成长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朋友的父母来美国探望儿子一家,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喜欢得不得了,孩子在学校做了很多手工,还有画作,拿回家奶奶看了之后笑眯眯地不住点头,赞不绝口,和国内的女儿及外孙视频聊天,提起了这事  相似文献   

19.
<正>我前两天坐高铁,在车里溜达了一下,想看看有多少人读书。真不幸,我那车厢里就我自己拿一本杂志,剩下的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那大家是不是拿着iPad看书呢?我过去一看,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虽然看的是一个局部,但是足以说明我们的问题。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读书呢?关键是"习惯",而且是被"家长和老师逼得没有了这个习惯"。看外国人带着孩子去买书,46岁的孩子,一进书店自己挑,喜欢哪本买哪本。  相似文献   

20.
华允宝 《江西教育》2012,(Z4):94-95
农村学校的生源、办学视角等因素决定了它的特殊性,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生读书的习惯。农村学校学生读书的情况如何呢?又如何培养农村孩子们的读书习惯呢?一、农村学生读书现状的分析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面对农村中小学现状及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