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声音     
《班主任之友》2004,(8):60-61
★教育成为暴利行业是国耻教育收费之乱几乎是人人感同身受的,中小学教育是一种暴利行业也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2002年,南京的一个调查结果就表明中小学教育进入暴利行业,接着在权威媒体当年公布的“年度最赚钱的十大行业排行榜”上,中小学教育位居第九,所以当中小学教育在2003年再度荣幸地进入“十大暴利行业”榜,而且跃升到榜眼(第二名)的位置时,已经没有多少人大惊小怪了。这种不以为怪本身是非常让人诧异的,因为教育收费问题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人们怎么可能会漠然置之呢?但事实是,人们面对中小学教育这种新型暴利行业,除了摇摇头…  相似文献   

2.
刘湘子 《师道》2004,(4):9-10
2004年初,《青年时讯》《江南时报》等一些媒体相继刊发了有关“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报道,其中,房地产、中小学教育位居前列。该报道称:“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10年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的口袋里搜走了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3.
某媒体报道,10年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的口袋里搜走了2000多亿元.据此该媒体把教育事业称作“2004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这种说法显然不足为凭.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04年各有关部门共派出近2万个检查组,共查出违规收费8.53亿元。这说明,教育乱收费现象的确十分严重。但中国大中小学生约有2.3亿人,以如此大的规模与现已查明的乱收费数额相比较,人均违规收费不足4元钱,这无论如何排不上中国的十大暴利行业。因此,所谓教育是暴利行业的说法是媒体的一种炒作,而不是实事求是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某媒体报道,10年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的口袋里搜走了2000多亿元。据此该媒体把教育事业称作“2004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这种说法显然不足为凭。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04年各有关部门共派出近2万个检查组,共查出违规收费8.53亿元。这说明,教育乱收费现象的确十分严重。但中国大中小学生约有2.3亿人,以如此大的规模与现已查明的乱收费数额相比较,人均违规收费不足4元钱,这无论如何排不上中国的十大暴利行业。因此,所谓教育是暴利行业的说法是媒体的一种炒作,而不是实事求是的结论。公共教育体制变革中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和公立学校转制…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整个社会舆论对教育的评价都是正面为主。认为教育神圣、教育伟大、教师辛苦、教师清贫……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为之欣慰,我们因此自豪。大约四五年前,风向渐变,人们对教育慢慢地不予“同情”了;而这两年则更进一步,岂止是不同情,几乎就是“一片喊打”!指责“教育腐败”、“教育是十大暴利行业”、“学校乱收费”、“有偿家教”、教育是学生家庭“因教致贫”的罪因等等,不一而足。教育正在可怕地、迅速地被“妖魔化”了。  相似文献   

6.
当阳市现有中小学78所,理、化、生、自然实验室124个。1985年实现办学条件“一无两有”;1988年普及中小学实验室建设;1996年普及实验教学,教学条件装备“八配套”、“十配套”工程全面启动,并先后被评为全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县市”、“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县市”。进入新世纪,全市中小学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工程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办中小学教育经历了15年的发展,大多数民办中小学目前还是刚刚进入第三个5年。进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民办中小学教育将是一个全新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谋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所有民办中小学需共同面对的首要命题,否则就可能等不到“十二五”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临近岁末,各行各业都在盘点。这不,有关媒体也在这一年最后的关头,努力搞出点动静以抓取读的眼球。一家名媒体就隆重推出了年末大餐:2005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评选。荣幸的是,教育行业再次光荣。入选”。读了这则消息,心中不免生出很多说不出的滋味。  相似文献   

9.
信息     
闻讯 《宁夏教育》2004,(12):5-5
北京十条举措推进中小学德育,上海十大计划勾画教育未来,广州启动“教育e时代”工程,福州三举措盘活优质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宫作民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最佳途径是环境教育,为此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环境教育。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1991年至2000年为“世界环境教育十年”。怎样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已成为一个世...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0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教育信息化毕竟是一项需要巨大投入的事业,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况下,坚持可持续发展,走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之路,是我们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从德、智、体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是我国大中小学40多年来的传统,“三好学生”一直都是人们心目中优秀学生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由于新教育观念的冲击,人们开始对长达40多年历史形成的特定的“三好学生”文化产生了怀疑。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实行了数十年的“三好学生”评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国家教委曾明确提出,从199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将环境教育安排在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中进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把“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确定为十大对策之一。再一次明确提出:“在中小学生和幼儿园中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本文就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问题谈些看法。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后备军将是来自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的中学生。若能在中小学对他们进行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明确将“教育信息化”确定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并指出教育资源建设是重点。2000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讲话,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枝术教育,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贵州教育战线是在恢复、整顿、调整中前进.主要抓几项工作,首先抓拨乱反正,深入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座谈会,声讨批判“两估计”破坏贵州教育事业的种种罪行.11月25日,中共贵州省委在贵阳主持召开了大中小学师生3000多人参加的“彻底砸碎‘两个估计’的精神枷锁”大会,第二、端正教学思想提高教育质量.2月,省教育局转发部颁《全日制十年制重点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要求全省全日制十年制重点中小学  相似文献   

16.
转眼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颁布已近十年。十年来的心育工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同时,十年来的心育工作也有许多困惑。特别是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的课程建设,许多老师感到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不少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在苦苦思考一些问题,寻求答案和出路。其中不乏深度的争论、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总之,中小学心育活动课到了一个需要“百家争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姜华 《班主任》2003,(11):42-43
一家媒体最近做了个统计,列出国内“十大暴利”行业,包括房地产、汽车、电信等行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学教育也榜上有名。这不是杜撰,是实情。岂只是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在某些地方也已成为暴利行业,以至有人感叹,怎么上小学比上大学还贵?作为长期在一线教学并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工作的人,有必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过去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从“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执行,再到各类扶持性政策的出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站在新的十年的起点,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是摆在中小学教育工...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作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础点,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结合耀华校园网建成后两年多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资源建设以及在校园网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介绍我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领域 1、服…  相似文献   

20.
张敏 《青年教师》2004,(12):2-2
经过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将最迟于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已经走上深入发展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将正式全面地“从娃娃抓起”。这是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夏铸于4日在南昌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做出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