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之前,随着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南京电视台《标点》等节目兴起,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公信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新闻栏目在各台长期稳居收视率前五位。电视民生新闻把镜头对准了老百姓,解决百姓生活中最实际的困难,开创了江苏省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民生类新闻在我国各级电视媒体特别是省、市级电视台中异军突起,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它以贴近性强,服务百姓生活等特色而广受电视观众的宠爱,收视率飙升。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进一步办好民生类新闻节目,已经成为提高收视率及知名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新一轮新闻改革也因“民生新闻”大战导致竞争趋于白热化.  相似文献   

3.
邹梨 《东南传播》2013,(7):71-73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福建本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就达到数十家。如今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尴尬,普遍陷入了报道同质化、题材雷同化、观众审美疲劳的局面,本文以收视率屡创新高的综艺类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形式、互动手法为研究对象,结合电视民生新闻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电视民生新闻《新闻达人脱口秀》的表现形式的创意和执行。  相似文献   

4.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同属于新闻节目,但是在本质上却存在着些微的差异,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一部分电视台为了提升收视率将公共新闻的基本思想贯穿于民生新闻节目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实际受众接受度,因此,在公共新闻视角下研究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所谓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指以民生为本,为公众解决问题或者给政府提供一些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民众与政府的认可。现代民生新闻与原有的民生新闻相比,不仅具有民生新闻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色,在发展民生新闻时,一定要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基于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本文重点对如何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出考量。  相似文献   

6.
到今年10月8日,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北方》栏目开播整6年,这一档日播60分钟的新闻节目从开播第一天的3%的收视率最高峰达到19%的收视率,常年位居全省收视冠军的宝座,民生新闻毫无悬念地受到观众和市场的欢迎,综观全国的民生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民本思想为基点,用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与生计,在很多城市台中充当了提高收视率的“急先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低俗化的问题。加强对民生新闻题材的策划,是提升民生新闻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可以说是未上星的省级台即各家城市电视台的主打品牌,由于它贴近基层贴近观众,因而在各自的传播范围内有着较高的收视率和较大的影响力。然而通过观察、收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会发现不时有有悖于新闻伦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即民生新闻。由于民生新闻具有浓厚的本土化特色,因此,这类新闻一经推出,就受到受众特别是当地群众的肯定与好评。与其他新闻节目相比,民生新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一些民生新闻节目由于在视角、选题、形式等方面存在偏差,运作中已开始陷入一些误区,想要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考虑。  相似文献   

10.
人文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霆 《新闻导刊》2006,(3):39-40
论起这几年各地最为“抢眼”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种.业内人士恐怕都会想到民生新闻。的确,近几年来里,随着《天天630》(重庆台)、《阿六头说新闻》(杭州台)、《南京零距离》(江苏台)、《第七日》(北京台)等一批以反映和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为宗旨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开办.民生新闻节目渐次在各地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凸显出来。在有些城市,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1.
辛昕 《记者摇篮》2007,(6):56-56,55
2002年元旦,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横空出世,中国电视界民生新闻节目从此便风生水起。它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培植着受众对媒体的亲和力,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民生  相似文献   

12.
王欢 《记者摇篮》2010,(6):40-40,39
“致力民生,新闻力量”这是辽宁广播电视台民生类新闻节目《新北方》的节目定位语。近年来,各省市广播电视台纷纷推出了诸多“民生新闻”类型的新闻栏目,比如辽沈地区的《新北方》、《生活导报》、《直播生活》等,不仅节目收视率高,更获得了百姓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刘莉 《记者摇篮》2010,(9):13-14
论起这几年各地最为“抢眼”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种,业内人土恐怕都会想到民生新闻。的确,近几年来,随着一批以反映和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为宗旨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开办,民生新闻节日渐次在各地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凸显出来。在有些城市,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刷。  相似文献   

14.
覃韬  史熔  安涛 《新闻前哨》2008,(3):60-61
2002年,江苏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收视率一路狂飙,位居南京地区所有电视节目AC尼尔森收视率排行榜之首。在南京地区的影响力可与央视《新闻联播》相媲美,得到的美誉也是“盆满钵满”。2003年11月《南京零距离》拍下了1亿零88万的天价,其推动改革浪潮的威力可见一斑。《南京零距离》随即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民生新闻热,各大地方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从各地民生新闻节目播出的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当前有几个方面应该引起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如今,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疲态,受众也在多档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下出现了视觉疲劳。有的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竟然有两档以上的民生新闻节目,各种问题应运而生,到了民生新闻节目普遍的瓶颈期,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节目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低俗化、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收视率同时也在下滑。民生新闻节目是市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重要战场,笔者以在福州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新闻110晚报》工作的经验,结合目前实际,以此节目为研究个案,对当下民生新闻节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今,新媒体的涌现,影响并逐渐改变着传统新闻的制作、播出方式。新媒体的冲击也迫使传统电视媒体,改变传播策略,与新媒体合作,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节目以内容上的贴近性、形式上的互动性、主持人风格上的平民性,挣脱了传统电视新闻长期以来形成的种种羁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民生新闻节目也普遍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然而,在对民生新闻的特质缺乏普遍认知的情况下,大多数仓促上阵的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节目内容雷同、媒体角色越位,媒体立场倾斜的普遍弱点,归根到底,这都是媒体理性缺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台州影视文化频道创办的民生新闻栏目《600全民新闻》开播仅一年,年平均收视率就高达5.4%,成为台州最具影响力的一档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和受众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尤其在一些地方台,更是成为其竞争优势不可多得的力量。但是,一些地方民生新闻主持缺乏角色定位和亲和力,和受众互动性也不够,民生新闻缺乏个性化品牌,为此,阐述地方民生新闻主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徐波 《声屏世界》2007,(3):8-10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持续走热,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节节攀高,成为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与大台竞争的有力武器。以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第一时间》为例:据央视一索福瑞调查显示,2003年6月,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合肥地区18:30—19:30这个时段的平均收视率不到1%,而中央电视台这个时段的平均收视率在15%以上;2003年7月《第一时间》在这个时段推出,收视率迅速上升,2004年6月它在合肥的平均收视率达到26%,中央电视台在合肥的平均收视率则下降到8%左右。①在此之前,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北京电视台《第七日》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至今,《第一时间》的收视率仍然稳定地保持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王玮 《新闻传播》2010,(7):145-145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迅速崛起,成为各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一个亮点,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也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民生新闻所独具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