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书店相遇     
一 从小生长于穷乡僻壤的山村,父亲早年在村子里当过几年民办教师.按说,我最先见到的书应该是小学课本,或者是父亲的教参书籍.但是,在童年的记忆中,我最先见到的书是《毛泽东选集》.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字,只知道那书是用线装订的,封面和封底都是硬纸壳,硬纸壳套进红色的塑料书壳里,书很厚,也很沉.我知道的这种书,家里有好几本.我...  相似文献   

2.
吴棠 《大理文化》2003,(4):55-58
天山知音 在云南,我很少逛书店.因为没有我需要买的书;我买书都是从北大附近的"万圣书园"去邮购.今年6月,他们给我寄来第32期<万圣阅读空间>,这是一份书园自办的"燃一炷书香,续一份书缘"内刊,书评之外是新书目录.从目录中我发现了这样一条信息:  相似文献   

3.
有些书比其他的书,需要更长些时间才能得到世界的承认。但需要494年吗?明年春天的一件大事是英文版的小说《白色的暴君》首次问世。如果有人愿对这部书的伟大之处提出质疑的话,请不要和我争论,去找塞万提斯吧!这位西班牙小说家在《堂吉诃德》这部书里借书中一个人物之口说过:“我的朋友,我敢向你发誓,就文体而言,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书。”  相似文献   

4.
我的藏书     
我每次查看我的书架时,往往想起兰姆说过的“褴褛的老兵”。我的书并非全从旧书摊上买来的,其中许多书在我到手之前,封面崭新整洁,有些甚至装帧富丽馨香呢。可是我搬家如此频繁,每换一次住所我这不多的藏书受到的待遇总是如此粗鲁,加之我平时对它们的极少爱护(因为在处理实际事务上,我是懒惰、不称职的),所以就连那些最漂亮的书也都露出了不爱惜的痕迹。大钉子钉进书箱,损坏的书就不止一本了——这才是它们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极好的例证。如今,我有了闲暇,心情也安宁了,我发现自己变得仔细起来了。这  相似文献   

5.
读书三题     
读书人 家乡人称我为"读书人",我以为他们在叫法上有错误,就试图纠正说,现在哪个没读过书呢,凡读过书的就叫"读书人",不能吧?他们说,哈,读书人就爱咬文嚼字.他们一笑,反而把"读书人"这三个字盯紧了.母亲是个天才,她说,说你是个读书人,就是说你是读过书的,读过书的懂道理,所谓知书达理咧.这我就懂了.书里面有理,知书便是知了理,也实在是家乡人的天才见识."开卷有益"的古训大约是益在理上吧?  相似文献   

6.
枣庄先生是我订交二十多年的畏友,也是学苏、治苏的学术同道。他嘱我为其新《苏轼研究史》作序,我实愧不敢当;但就这部新的书内之丰富学术含蕴和书外的令人扼腕惊服的特殊意义而言,我又不能也不敢拒命。  相似文献   

7.
1942年我七岁那年第一天入私塾读书,书篮里放了一方破旧的墨海,一条新墨,儿管毛笔和《二三字经》课本,老爸拉着我首先跪在“孔圣神像”前,拜教书先生。老先生的八仙桌上也摆着两方大砚,老爸说这两方大砚和我书篮的墨海都是端溪石砚。从此以后,书篮的笔、墨、砚,成了我做作业、写大字、  相似文献   

8.
听说,你要回去了.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 你问我,有哪些地方是要替我再去转转,哪些人要代我去见见. 要说,还真不少呢! 古城人民路,肯定是要去的,要花时间一家店一家店地逛,尤其是下半段,几乎每一家都有故事.海豚阿德家的书,虽然不打折,但精品不少,都是阿德亲手挑的.还有每天在书上睡觉的学术猫“袜套”,袜套在大理在微博上可是名人哦.午后,傍晚,懒懒地坐在二楼临床的位置逗猫玩儿,我之所以不说看书,是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说看书,尤其是阿德书店里的那些书,几乎不太可能.阿德那里的书,我个人觉得不少适合深夜读、反复读.  相似文献   

9.
难忘的索伊斯博士李桂媛编译美术教师曾说他不会画,出版社曾说他不会写,但是,他那趣味盎然的书却使千百万儿童爱上了字词。“去见一见索伊斯博士如何?”我的父亲问道,“我要送他去机场。”“你是说那个真正的索伊斯博士吗?”我问道,心在猛烈地跳着。我父亲是兰登书...  相似文献   

10.
别样的民间阅读,指的是一种非主流民间阅读.在我的家乡,有点年岁而又稍可咬文断字的人都会拥有一两册古旧得发黄发黑的雕版书或竖排的手抄本,大都是算命测字五行风水之类的内容.农闲期间,亲友相聚的时候就拿出来神秘兮兮地传阅,云里雾里地谈论,让听者恍然间如坠太虚幻境,肃然起敬.我这样的高学历者一回到家乡,他们便总是小心翼翼地拿着书,如让方家鉴别珠宝一般让我评鉴,代价是如果我想要就可以拿去复印一本.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这种书拿来把玩把玩倒可以,但千万不敢当真的!他们便似信非信地离去,有的就干脆说我是新派人,古文功底差,有眼无珠.  相似文献   

11.
树木的益处     
无论你在阅读的这页书或正在呼吸的空气,树木都以无数神奇的方法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当我重访童年读过书的小学时,意外地遇见了一位老朋友。过了数十年我们都已长大了,但我的这位朋友现在竞高达30多英尺。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同学们集合在一起将这  相似文献   

12.
正《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首篇,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可以说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内容,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在过往的庄学研究中,人们很少注意到其对道教丹道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内在联系。陈鼓应在《庄子今注今译》一书的开头部分写道:"他的哲学思想不仅是我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也逐渐内化,成为我内心世界的重要部分。每当人生跌入困顿之谷,庄子的理念总是成为我最大的精神支柱,支撑我继续前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版序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学者都是喜欢书、爱护书的,在我接触的老一辈学者当中,大概季羡林先生是我所见到的一位最爱书的人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因为参加季先生在北京大学主持的"西域研究读书班",开始有机会到季先生家里去问学。以后因为先后帮助季先生编辑《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敦煌吐鲁番研究》等书刊,所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季先生在朗润园十三公寓的住所去请益。特别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一  相似文献   

14.
我对中国共产党最早的认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好像就在我四岁或五岁的时候。给我传播共产党人风采的启蒙者,是一名没读过书,没出过门,汉话却说得十分流畅,口算速度远远胜过生产队会计珠算速度的白族普通  相似文献   

15.
<正>当朋友问我在看什么书时,我拿着《刺杀骑士团长》略一踌躇,而后告诉他,"这恐怕不是适合你看的书。你追逐的是具体的可塑形的问题,而这部小说所描摹的,毋宁说是正在成形的东西,某种泛着危险毒液的东西。"所以在看完整本书后,合上扉页,盯视封面和封底上巴洛克风格的人物画,我回味良久。从味觉上来说,这是一本地道的村上式的书。村上的语言(百无聊赖而又一字一顿),村上的人物(离群索居而又生活丰富),甚至包括村上的故事(遭遇生活突变,邂逅特殊人物,发生灵异事件,主人公孤身赴险,事件解决),都在向我们昭然揭示,看,这就是村上那家伙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拜读了孙晓芬女士的新作<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为之大喜.这本书是作者三年前出版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的姊妹篇.两书内容相通互补,堪称四川客家移民史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17.
邓晓芒 《中国文化》2009,(2):181-187
我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批判,可以税开始于80年代后期撰写的《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一书,最初的书名叫《表演人生》,完稿于1987年。当时虽然正处于"文化热"和"新启蒙"的颠峰,但却没有哪个出版社愿意出这本古里八怪的书。书稿本是应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约稿写的,属于《边缘丛书》中的一本,  相似文献   

18.
美好生活     
如今,人们称我为“个人理财安·兰德斯”。回顾1982年,如果那时候有人对我说我有一天会写教人们如何远离债务的商务通讯——和书!——那我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我只知道我是欠债专家。我家已到经济崩溃的边缘。我们的信用额都用完了。我们没有积蓄,没有收入,什么都没有。那年  相似文献   

19.
牛仔传奇     
吕超 《世界文化》2010,(2):46-48
飞赴大洋彼岸之前,我曾特意购买“Lonely Planet”公司出版的《美国》一书,这是全球驴友最推崇的旅游手册。该书中文版由三联书店出版,厚达一千多页。来到美国后,我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书店里看到了该书的英文原版。颇有意思的是,  相似文献   

20.
我与书     
我与书沈小兰因为做一份编辑工作,便日日与书相守。现在的书也多。大街上的小书摊,如雨后天晴的蘑菇伞,生气勃勃地开放。一方面是“货弃于地”,一方面仍旧常常听到人们抱怨买不到好书。或许,好书并不“火”,常常不显山不露水地隐居在落寞的角落里,与你失之交臂。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