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和数字媒体兴起的双重语境下,微博与传统媒体以及其它网络媒体共同构建了我国多元化的舆论格局,对国内舆论生态的意义非比寻常。微博的"舆论微动力"在政治意见、经济预警、文化主张、民生诉求等诸多方面形成舆论张力,造就了公民社会的长足进步。本文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围绕如何构建微博理想言谈情境予以共时性分析,旨在对当前微博交往行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烟草企业身上集中了社会伦理和责任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经常成为舆论焦点.相对其它国有企业来说,其地位更敏感,承担的责任更大,因此发展受到的限制也更多.如今,构建烟草企业文化已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被更多地关注和研究-- 何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而且是-种统一的意识,-种能够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性统一意识.  相似文献   

3.
舆论反转现象是事件信息失实现象的一种放大反映,自媒体的实时性、情绪化和公共性等特点加剧和加速了舆论反转现象。文章通过对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微博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过程中的数据抓取和舆论分析,梳理舆论反转前后的传播特点,进一步分析造成舆论反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柴玥 《文化学刊》2011,(3):62-65
微博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媒介,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日益受到重视,微博传播也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格局和模式进行了改造,并逐步在公共领域显现独特的舆论强力。本文以2011年初的微博热门事件"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为例,探讨微博作为新媒介的传播特性,以期对微博传播的优劣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工程为人类提供福祉的同时,也存在着侵犯个人隐私权、威胁人类安全、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等工程伦理风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大数据拥有者伦理责任意识缺乏、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伦理规范不完善以及大数据应用中的工程伦理风险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在大数据的应用中可以从强化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伦理责任、完善大数据应用的工程伦理准则、健全大数据应用的工程伦理风险评估和监督机制等方面降低和防范工程伦理风险,使大数据工程能够真正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群体。通过医学生"一体三翼"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医学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为主体,以文体活动、宿舍文化、社会实践为"三翼",将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添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构筑医学生人文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7.
“以仁义为本”的精神超越、以“孝悌为先”的道德教化、“以和为贵”的德性之美、“以德教为主”的人格孕化体现着儒家家庭伦理的文化特征;在当代社会,作为一种植根于民众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儒家家庭伦理,具有道德人文关怀的精神价值、普适性质的文化价值、巩固家庭的实践价值、承前启后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汤姆·布坎南的家庭伦理意识、阶级伦理意识、消费伦理意识和种族伦理意识方面的探究,发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虽然经济已处于高度发展的状态,但其伦理意识的改革仍然呈现出了"相对滞后"的特性。传统的伦理价值观仍然主导着美国社会主流文化。验证了新兴的社会伦理意识形态想要取代传统的伦理价值观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柴玥  张璐  王姝  冷泉 《文化学刊》2013,(3):150-155
自2010年"微博元年"开始,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体,表现出了与传统纸媒所不同的活力、辐射力和震撼力,微博传播对纸媒传播的方式、模式、效应等方面都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同时也开始了两种传媒文化的融合。在这种背景下,大连市各家报纸如《大连日报》、《新商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都开辟了微博平台,本研究以上述四份报纸的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开博之日起,到2012年9月30日为止,分别统计了总体微博条数和粉丝数量,并每月抽取5、15、25号这三天的微博进行数据统计和文本分类,总结当前大连报纸微博总体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温暖的亲和力,是一种具有明显传播优势的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获取资讯、信息交流、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首要工具。微博的出现标志着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诞生,也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获得了新的发展载体。高校如何借助微博新载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本文从"开通高校官方微博,建设特色主题微博,正确引导微博类兴趣爱好型社团,培养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四个方面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11.
正在各级政府以及机构面临新的舆论生态的情况下,政务微博应运而生。微博"粉丝"关系政务微博的生存发展,特别是影响力的提升。如何增加"粉丝"量尤其是真实、质优的"粉丝"量,是政务微博博主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政务微博如何进行"粉丝"营销,提升影响力?对此本文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自2009年底  相似文献   

12.
冯岚 《职业圈》2013,(30):141-141,143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技术、人才方面,而且又加入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文化构建;从当前企业伦理文化构建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诸多的不足。重要的是向建立人本管理的理念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在企业文化中的伦理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企业的伦理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前沿话题 ,它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不同于传统的人与社会的道德概念。在以往有关生态的美学研究中 ,大都孤立地谈论生态中的美学构成或生态思想 ,虽然联系了人 ,但没有联系人的行为和动机与生态所构成的伦理关系。以崇尚自然为基本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观 ,同时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界中的人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精神 ,这与当代环境伦理学所阐述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事实上是以生态伦理为依据而形成的一种宏大的、整一的、体现出人文内涵的精神境界 ,它通过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两个层面体现出来。当代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学 ,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这一优秀美学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梳理和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4.
虽然微博的出现迟于Twitter,在诞生伊始亦未引起外媒的普遍关注,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它对中国舆论环境和传统媒体行业的影响却是快速而惊人的。对传统媒体行业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以微博等“自媒体”为平台的“公民报道”已成为传统媒体做好突发事件报道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史菲 《文化学刊》2008,(6):64-67
本文就当今网络文化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探讨,揭示出网络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的不同,并确立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以期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6.
动画伦理重塑是中国传统伦理和西方伦理思想的交融及现代转型的延伸,也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产动画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地域性呈现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和规约。基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及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要求,动画创作者应坚持基本的动画重塑原则,即社会效应第一原则、伦理和动画二元对立统一原则、辩证否定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并从四个执行主体——政府、行业、创作者和公众着手,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综合变革,形成全民伦理忧患意识、文化安全的责任意识和整个业态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得以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支撑力量。文化认同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整合社会成员价值理念的现实价值。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理应建立起强烈的文化认同。增强和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必须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高校教育、文化自觉4个方面入手,形成对抗文化危机的合力,为大学生成人成才保驾护航,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4月20日8点02分,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这是在社会化媒体高度普及后发生的第一个举国关注的重大自然灾害。自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兴盛以来,其在社会舆论的形成、引爆和导向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舆论场。在这次地震中,官方微博及时发声使碎片信息更优化,多种媒体互动传播使民间救助信息快速流动。新媒体已经引发灾难性报道的传播生态发生变化,新华社在此次地震报道中就利用微信平台实现了前方记者与后方领导及编辑部的高效联动,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了基于微信的"虚拟编辑部"。但社会化媒体传播也加大了谣言的甄别难度,报道中不乏媒体失范的现象,网民媒体素养的增强也引发了新闻伦理的讨论。因此,媒体要追问监督,政府则要理性引导应对新型舆论压力,使社会化媒体的积极一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侃 《文化学刊》2013,(4):166-172
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已深植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理解这一文化来考察科学的演化过程,以及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所起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我们正视今天科学在形态上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茆晓君 《文化学刊》2013,(6):115-119
分层理论在当今复杂社会中有了滋养的土壤,“阶级”的式微与“阶层”的中兴形成了相互耦合并纠葛的状态。而“阶序”的出现又给“阶层”带来解释的困境,同时,“文化”的介入使得“阶层”获得新的生命力。阶层文化作为一种阶层的标签,是由个体通过文化的濡化内淀于自身的历史使命、生存伦理,以及意识形态的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