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付晓光  袁月明 《传媒》2016,(1):25-27
电视的出现弥补了广播声画分离的问题,但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的创新优势逐渐被互联网蚕食.首先,互联网对网民进行了赋权.在新的传播关系中,人人都可以成为发声的主体,信息的多元选择和定制媒体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2.
李颖 《青年记者》2012,(16):48-49
在新媒体语境下,信息发布传播的速度快捷,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任何新闻只要一发布,在短短几秒钟内,就会成为互联网上家家都在转载、人人都能看到的共享信息,传统媒体费尽心机的成果,瞬间就会成为别人唾手可得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梁小建 《传媒》2012,(2):76-77
今天,互联网使"人人都有麦克风",用户不但能接收信息,还能发布信息,表达诉求,互联网已然成为影响力巨大的新兴媒体。应该如何认识互联网新闻写作与编辑的理论框架?互联网新闻写作与编辑实务应该遵循何种规律?这是摆在传媒学界和  相似文献   

4.
陈绚  李伟 《青年记者》2017,(12):20-22
无论从受众覆盖面还是新闻信息量来看,网络传播都已成为人们获知新闻的主渠道.特别是移动网络带宽提升和智能手机空前普及之后,相当一部分人已将移动网络作为首选新闻来源.众所周知,和传统新闻媒体不同,互联网使每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生产者和发布者.由于缺少传统媒体里的信息把关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来源极大丰富,独家重磅新闻经常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引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失实也相伴而生.由于互联网的特性,很多时候,虚假网络新闻对相关方造成的伤害会超过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5.
周斌 《新闻爱好者》2011,(11):78-79
技术的发展总会带来新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打通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的微博,成为人们及时传播信息和进行沟通的新宠。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特别是快速、便捷、超大容量的互联网,迅速融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俨然成为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研究新闻传播的专家认为:舆论传播正在进入“麦克风时代”,即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都能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党报等传统媒体的主流影响力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主流媒体单一的话语空间,使得人人都有话语权,社会公众委托意见领袖,对信息进行筛选,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从古至今,几乎在任何一个重大社会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谣言都不会缺位,特别是与大多数人生存状态相关的信息,比如食品安全、医疗信息、健康保健等主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本文就互联网环境下健康传播谣言频出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上人人都是信息的记录者和传播者,这种交互性,使传统纸质媒体面临严峻挑战。而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新闻的消费,也逐渐形成了读题、读图、速览的习惯,只有对读者有用的新闻,才有可能获得关注。严肃呆板、装腔作势、长篇大论的传统时政新闻,再也难以适应时代发  相似文献   

9.
因为互联网本身比传统媒体复杂得多,互联网上人人都有可能是传播者,从控制、把关、传播等角度来看,网络都远远不如传统媒体那样的训练有素和管理严格,所以这种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  相似文献   

10.
刘书芳 《新闻世界》2014,(6):262-263
信息化的时代,人人都离不开互联网,然而这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互联网的角角落落。为了规范互联网秩序,从1994年开始,我国相继颁布了120多条法规条文,它们涉及互联网的各种领域。本文主要从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内容管理的角度,对这些法规条文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人人都是报道者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社会舆论形态开始出现,有人将其称为人人都是报道者的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联网的论坛、博客、播客等成为发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年轻一代将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发布新闻,人人都是信息源、传播者。在新闻传播速度、受众参与度和关注度大大提高的同时,新媒体必须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准确发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概括了在  相似文献   

13.
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是复杂的信息传播平台,集聚了多种传播模式和手段.在媒体融合时代考察公众的意见倾向,理性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使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成为危机事件主体必须重视和解决的课题. 互联网环境对食品安全事件传播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所发布的信息,很多是由个体发布的,个体发布的信息大部分没有经过把关,信息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自由地流通,个人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加大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人们可“随时随地发布各种信息内容,只要有看点,只要可激发他人的兴趣,都有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热议的话题”.①就食品行业而言,即使一个小消息,但由于涉及人们日常的“入口之物”,就有可能被无限放大,迅速升级为对企业危害甚大的危机事件,加速危机的传播进程,扩大危机事件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增大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中企业危机公关的新特征 1.媒介化社会的形成 今天,全民传播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极速秒传成为可能;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传播呈现裂变式状态,舆论效果具有不可预测性.移动互联网和全民传播增加了企业风险传播的影响力和控制成本,媒介化社会导致公众对企业风险的判断由感知性风险变为媒介性风险.媒介性风险的核心即为公众认知.  相似文献   

15.
在微博当道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和受害者。本文旨在分析微博谣言传播的过程:从众流瀑中的虚假信息传播,并对谣言发生后如何进行谣言消解和沟通辟谣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海文 《新闻通讯》2011,(11):14-15
在微博当道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和受害者。本文旨在分析微博谣言传播的过程:从众流瀑中的虚假信息传播,并对谣言发生后如何进行谣言消解和沟通辟谣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越来越多的网民利用新媒体对社会时事热点发表意见,数量上的不断积累,最终会导致舆论“龙卷风”的出现.本文以“颐和酒店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形成的关键因素及传播的重要特征,思考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8.
杨维东 《传媒》2015,(20):72-75
本文基于对"网民互联网信息信任度调查"的11871份有效问卷的综合分析得出: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受众对于权威媒体的依赖程度反而在上升;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和政务微博发布的信息点击率与关注度不高,呈现"互动冷匿名热"的态势;互联网信息信任度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此,应从强化主流媒体公信力、提升网民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互联网法治化管理等方面,提高网民互联网信息信任度,从而构建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9.
李斌 《传媒》2017,(24):37-3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信息传播打破了媒体刊发版面、播出时段的界限,也不再有空间阻隔,信息在浩瀚的网络里交互、在一个平台共享.在这个信息海洋中,即便传统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在网络世界里也只是微小的存在,甚至很可能激不起半点浪花."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舆论场中,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源,一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发出的声音,影响力很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环景与媒介议程设置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既是信息的享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制造者。传统媒体跟着这个信息高速公路奔跑,因为那个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看不到的无数双眼睛,通过虚拟空间让信息、新闻事件的传播可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