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形成与表现,是道德表象内化和表征外显的心理过程,道德表象内化的形式和强度决定人的道德水平,道德表征外显类型和表现决定人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要根据道德形成的过程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要重要育人的环境氛围和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
数学解题教学关注的不单是解题的“结果”,更在乎解题的“过程”,引领学生体验“探路”的经历是解题教学的关键.要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和循序渐进的恒心,让学生有“说”的机会、“思”的途径、“问”的时间、“悟”的时间,才能将外显的解题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3.
戏剧性是戏剧作品最根本的特质,在戏剧创作中戏剧性的呈现方式并无定式,无论是外显的戏剧性抑或是内化的戏剧性,只要能成功地引发观众内心的震荡,就足以成为一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4.
道德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的道德一旦形成和稳定 ,就比较难于改变。道德形成过程是社会共同的“准则和规范”在心理上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的过程 ,内化得越深 ,道德就越稳定。内化过程实质上是道德事物在人脑中的“模仿、整合→再认、转化→存贮、再现”的心理表征过程 ,也是道德内化表征形式及表象外显形式相互间的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密不可分的 ,只是为了表述方便 ,本文分别给予探讨 :一、道德的内化表征形式分析所谓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 ,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心理上的感知反映。它…  相似文献   

5.
面对学生对新知识的厌学及畏难情绪,把新知识与内化知识的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形象快捷地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大大促进学生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内隐知识的作用越来越被人重视,内隐知识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但是内隐知识的特点决定其传播与交流具有一定难度。那么,怎样才能使隐性知识有效转化、传播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内隐知识需要与外显知识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它的效用来,其必经之路就是促进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陈力 《今日教育》2007,(12S):46-48
在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后,为了找准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通过先期学习获得的认识。实践证明,学生头脑中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知道了很多,教师将学生的“已知”一一展示出来。当然。这些“已知”只是一部分人的,并且有些还不是很精确。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内化,将一部分人的成果变成全班人的成果,并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因为学生已经知道的这些基本上属于常识性知识,对这类知识的内化可以采取有意义的接受性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师生的对话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并在巩固练习中记忆这些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学生知识的内化程度,是衡量教师教学实效性的首要指标,也是教育能否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知识内化为导向,注重四个结合,提出了基于旅游专业不同课型的五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掌握某一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能够将这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在具体运用时形成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扎实有效地引导与训练学生内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让学生由表及里、由外感到内化、由认知到实践,将知识及其体系以自己的认知方式扎根于头脑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内隐外显学习理论由波兰尼提出,应该为学生构建大学英语显性的知识服务平台,即构建网络环境下分模块、分类别的知识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利于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展示学生的自我风采。  相似文献   

11.
根据知识的存在方式划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和使用。高职院校进行知识管理,实现教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院校可持续发展。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隐性知识显化的策略以及显性知识内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的内化理论入手,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古代汉语教学中知识内化的方法,同时对古代汉语教学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在于语言的内化。本文谈的只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当然,语言内化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只有我们教育者不断探索,不断寻求更科学、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的语言才会更丰富,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才会厚积而薄发,他们的语言才不会苍白,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点亮。  相似文献   

14.
单元核心知识应基于文本内联加以提取,基于学理审查加以厘清,基于学科思想加以内化。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所选文本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观察”,而且它们的内在联系正好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此,可将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确立为进一步“学习观察”,主要聚焦于动物来“学习观察”。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有效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大,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进一步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点的衔接,数学教师如何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重新审视新旧知识的衔接,愈发成为"重中之重".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正确把握新旧知识的演变点、连接点、异同点、分化点、联想点和生长点,通过创设合理  相似文献   

16.
知识的内化与外现——素质教育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理论与实证结合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对教学中如何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素质又如何外现为能力,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对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和教法改革问题提出了见解,使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又向纵深发展了一步。  相似文献   

17.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未免有绝对化之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者对语法教学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上,有些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语法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从外显知识和隐性知识角度,探讨提高内隐语法能力的途径,以期对语法教学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碎片化学习方式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互联网时代下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然而,碎片化学习的知识系统性较差,很难被学习者吸收、内化。针对碎片化学习模式的优劣势,特别是碎片化知识的零散化、独立分割性的弊端,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碎片化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情境、协作、会话、知识建构等四要素的构建出发,提出碎片化学习背景下的知识体系构建与内化策略,以期实现碎片知识的系统化与有效习得。  相似文献   

20.
生物教学中实现知识『内化』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学军 《教育艺术》2007,(1):77-78,75
所谓知识的"内化",是指在学习新知识(如概念、定律、法则)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教师必须认真组织教材,创设新旧知识上的认知冲突,提供感性材料,对教材进行展开或简缩,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感知、发现并归纳出新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