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湖北首届网络小说大赛入围的20部中篇小说作了整体观照和个案评析。这些中篇主要包含了地域叙事、底层书写、战争题材和都市写真等不同的艺术形态。参赛的网络小说家们大都忠实于历史和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典型化的人物形象,深入地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变迁。本次大赛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促进了网络小说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湖北首届网络小说大赛入围的20部中篇小说作了整体观照和个案评析。这些中篇主要包含了地域叙事、底层书写、战争题材和都市写真等不同的艺术形态。参赛的网络小说家们大都忠实于历史和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典型化的人物形象,深入地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变迁。本次大赛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促进了网络小说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群的知青题材小说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它突破了当今以“悲”表现知青生活的惯常定式,在对人物、题材的处理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同时,他的都市题材小说对当代青工人物形象塑造、都市小人物平凡生活的描写也较为成功。何群小说个人风格鲜明,别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侗族作家长篇小说的创作 ,从反映历史生活的真实性、革命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 ,描写当代知识分子和描写少数民族生活、斗争的丰富多彩 ,表现手法的民族化大众化等方面 ,肯定了侗族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 ,无论是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塑造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在民族化和大众化探索等方面 ,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当代公安影视艺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确立了新的美学观念,从而使得影视艺术家们在反映公安战线社会生活时更加遵循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原则,在塑造英雄警察典型形象方面朝着更富有人情味美学观念的方向发展,警察形象呈现出平凡的单纯以及转变为多样的真实的特点,在多元的价值观中选择,丰富了警察形象的类型,确立了多样性的审美特点,从而使当代公安题材的影视作品更加符合创建和谐型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美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黄泛区文学是以黄泛区为题材,反映黄泛区生活的文学。黄泛区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广阔,描写黄泛惨景,反映创业生活,总结经验教训,讴歌改革开放,赞美沧桑巨变,憧憬美好未来。艺术地反映了黄泛区70年的历史,塑造了一大批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伪满洲国》是一部区别于以往的历史题材小说,在人物塑造、写作立场、小说结构和语言运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伪满洲国》的突出特点在于逃离历史的喧嚣,回归本真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早期改革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及一度落潮的原因,并从改革中的人的命运及心理蜕变、作家对生活进行的审美观照、深沉的历史感、艺术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改革题材小说创作的新拓展。从而勾勒了新时期改革题材小说的发展、深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重庆儿童诗歌的发展进行梳理,从诗人队伍、创作成就、艺术特色与影响等方面作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并认为这个时期是重庆儿童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重庆已成为当代中国儿童诗歌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城市之一。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当前重庆儿童诗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只有诗体重建,才能实现重庆儿童诗歌在创作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唐五代的以唐玄宗开元天宝政治军事与社会生活为题材的笔记小说,较真实地反映了唐玄宗时期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思唐王朝由盛入衰的原因,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与独特的文体特征,是古代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不仅蕴藉着特定民族的认知和文化心理,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该民族文化心理对文学作品的塑造作用。作为多语言地区,西藏儒佛文化并流,藏汉族文化心理对西藏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写作题材、思想感情方面,也体现在写作用语方面,本文以民族文化心理差异为切入点,对当代藏汉作家在文章内容、语言运用、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2.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陈忠实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奠基之作,它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白鹿原》是一部富有新意的史诗,蕴涵丰厚的文化信息。它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当代同类作品的局限,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伸拓。作者力求站在一个超越的立场,努力在更真实的层面上,展现历史生活的本来面貌,叙述人物的悲欢离合、生死沉浮,揭示中国历史的恒久性本质,使这部小说成为民族的“秘史”。  相似文献   

13.
徐訏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不可替代性成就的作家,他的中篇小说《盲恋》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经典作品,现代传奇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其奇异性主要表现在:对奇异人物的塑造,距离美的设置,对传统与古典的突破三个方面。其模糊性表现在:时间模糊,人物模糊,环境模糊,作者所塑造的世界的模糊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优美典范,在题材内容、章法结构、心理表现、意识流动方面开拓出崭新的艺术空间,尤其在时空结构布局上的超前性更具有现代意义,优秀的文化资源被重新唤起。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被重新阐释。呈现出一种新表现与新姿态。  相似文献   

15.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优美典范,在题材内容、章法结构、心理表现、意识流动方面开拓出崭新的艺术空间,尤其在时空结构布局上的超前性更具有现代意义,优秀的文化资源被重新唤起。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被重新阐释。呈现出一种新表现与新姿态。  相似文献   

16.
小说<当代英雄>是19世纪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它不仅在内容、题材上有所创新突破--塑造了"多余人"毕巧林的人物形象,而且在叙事手法上也有别于其他传统小说.从小说的叙述逻辑层面看,小说的叙事时序呈现多元化跳跃性,叙事视角也出现了多重转化.这使<当代英雄>具有现代性的叙述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7.
咏物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较为古老的题材,姜夔在以词咏物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咏物词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史达祖一方面较好的吸取了姜夔的艺术特点,在创作风格、托物取兴、咏物手法等方面都有所继承,借此来抒发词人的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史达祖又独辟蹊径,,其咏物词在意境创造、创作风格和运用典故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其具有自身特色的咏物词风貌。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作品历来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生活的反应.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的特殊性,艺术作品应是反应艺术家所处时代的个性特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不仅在创作题材上源自当代社会生活,在艺术语言的应用上更要体现出时代生活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发展轨迹。现代民间故事天论是在情节结构、题材选择,还是在人物塑造、语言运用方面,都呈现出了对传统民间故事的继承、发展,乃至超越的喜人景象,特别是在人民性的展示上更令人欣慰,成就显。  相似文献   

20.
普列汉诺夫对艺术与社会心理关系问题的研究以及关于社会心理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中间环节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对于当代审美文化发展,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