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开展移动设备外借服务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复旦大学图书馆开展移动设备外借服务的情况,探讨了该项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研究应用智能手机实现图书馆读者在书店借书的外借服务流程及其信息交换。[方法/过程]借鉴国外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践,运用手机图书馆技术实现读者、图书馆、书店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从而实现图书馆与书店合作开展移动外借服务。读者在书店看到想借阅的图书,可以用手机扫描该书的ISBN条形码获取图书的基本信息,手机应用程序将此信息与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和征订目录进行比对,以决定读者是否可以在实体书店借阅该图书,或者将该图书推荐到图书馆的荐购目录中。[结果/结论]读者、图书馆、书店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是实现图书馆与书店合作开展移动外借服务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江苏省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电子阅读情况、使用电子阅读设备以及进行移动阅读情况,分析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特点.结果表明:与纸本阅读相比,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阅读.大学生在移动阅读内容、常用电子阅读设备、移动阅读目的与阅读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征.提出了还书提醒、OPAC查询、手机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是大学生最需要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0-2010国内外图书馆学界发表的有关电子书的研究论文、召开的会议以及电子书阅读器外借实践的搜集、整理、分析,对十年来图书馆电子书研究和服务进行回顾和综述,并据此剖析其未来发展方向和理念。认为:电子书的出现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图书馆需要变革传统工作模式;未来电子阅读器终端市场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电子书阅读器外借的借阅细则还不够完善;今后几年研究热点将是移动阅读,现阶段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应是探究如何达成电子书和纸本书服务模式的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5.
韩怡华 《图书馆杂志》2014,(4):68-71,57
随着自媒体、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与之相应发生的,便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从图书馆网站建设到图书馆开通微博、微信服务;从手持电子阅读器外借到电子书二维码扫描外借,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为了满足日趋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正在不断地突破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6.
数字阅读时代电子资源越来越重要,电子书阅读器也越来越普及,高校图书馆理应对此进行相关探索与试验。基于厦门大学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的实践,结合读者问卷调查,对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的定位、借阅规则、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建议,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样本阅览室使用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图书馆样本阅览室阅览人数及资料复印、短期外借情况统计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样本阅览室的变化规律,并论述了对这些规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碎片化的移动阅读背景下,用户移动阅读行为和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意愿以及使图书馆阅读服务更好嵌入用户阅读需求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锁定辽宁师范大学师生这一目标群体,从设施特征、用户阅读行为等方面揭示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意愿,提出图书馆可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保障图书馆移动服务稳定运行,提供移动阅读设备、提高用户移动阅读体验,对用户移动阅读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以及开展个性化阅读服务,确保图书馆阅读活动更良性开展。  相似文献   

9.
读者工作在整个图书馆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图书外借工作又在读者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图书外借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乃至图书馆的全部工作。实践证明,图书馆外人借员素质与图书馆外借工作效率之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一、外借人员素质的涵义所谓“外借人员素质”,通常包括:外借人员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和智育素养三个组成要素。 1.外借人员的思想品质包括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藏书零外借率是评价一个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往昔零外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计算公式对某年购进的新书、馆藏可流通藏书、桌一学科图书的零外借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旨在能科学地反映图书馆藏书的零外借率,进而可以将零外借率用于图书馆相关评价,建立起良好的藏书结构,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一流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了解和比较中美一流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情况,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国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提升。[方法/过程]采用网站访问调查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国137所"双一流"大学和美国排名前100名大学的图书馆进行调研。通过对移动服务类型、移动网站提供的内容、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社交媒体、移动预约服务以及移动打印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中美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差异。[结果/结论]加强对移动网站的开发,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增加个人馆员和教学参考资源等服务以促进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加快发展移动参考咨询、移动预约和移动打印等贴合用户日常需求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国家图书馆和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研、问卷调查、有效性测试等方法,对中国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并与美国排名前25位的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普及率偏低,服务模式主要为WAP和APP;移动服务和移动资源 较为丰富,移动服务具有良好的个性和交互性,但存在移动服务体系不完整、移动服务缺乏创新性、知晓度较低、有效性整体不高等问题。中美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各有所长,中国图书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移动服务和移动资源,而美国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与移动终端结合得更好,馆藏信息的展示效果较好。图6。表3。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美国城市公共图书馆移动终端服务模式。[方法/过程]选取138所美国城市公共图书馆作为统计样本,对其移动终端服务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城市图书馆应在其移动阅读媒介的阅读推荐和导读服务、图书馆移动终端资源的丰富、儿童读物的增加和分类、用户需求的充分调研分析以及不同图书馆用户群体需求的满足等方面进行改进,同时本研究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并适用于我国图书馆的移动终端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PK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伴随着移动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的不断创新,移动图书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正受到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密切关注。通过对中美各排名靠前的20所高校以及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试图对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共性和差距进行对比分析,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寻求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相似文献   

16.
OverDrive图书馆移动阅读解决方案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verDrive是国外最大的电子书和数字媒体传播商,针对图书馆业务,OverDrive成功开发了数字图书馆仓储,建立了有效的移动阅读解决方案。文章从发展概况、特点、不足与建议四个方面对OverDrive移动阅读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文章讨论了OverDrive的三个特点:开放性、专业性和人性化,分析了OverDriver的不足,即过度开放带来的问题与OverDrive可用性方面的问题,并对我国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业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i OS和Android平台为调研对象,对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移动应用在发布情况、使用情况、开发方式、服务功能、用户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实现方式为短(彩)信方式、基于浏览器的服务方式、客户端(移动)应用程序,服务内容主要有续借、预约等图书流通相关服务及信息公告、移动阅读等。但是无论从实现技术还是服务内容来看,服务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从发展角度及广泛适用性来看,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应该包括延伸型图书馆移动服务、单一型图书馆移动服务、融合型图书馆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手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手机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发模式及功能实现问题,并从手机移动图书馆应用实际出发,提出手机移动图书馆推广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美国纽约州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调研,印证移动时代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正向移动化服务转移:①90%以上受访图书馆已可为移动设备提供服务;②一半以上图书馆网站优化后支持移动设备的服务项目可达6项甚至更多;③图书馆支持移动设备访问的主要范畴是目录访问和数字化内容,通过社交网络服务应用平台允许第三方应用程序接入已成为绝大多数图书馆提供移动服务的主流;④提供移动设备服务已列入图书馆规章或计划中。希望此次调研结果能给图书馆、网络技术部门以及信息系统专家和相关人士就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应用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