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10,(1):54-57
会议延期一天.疲惫充斥会场。在经历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决议表决会之后,哥本哈根会议向世人端出的,是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相似文献   

2.
辛文 《航空档案》2005,(9):81-84
贺龙元帅亲自主持召开的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是对于国防工业特别是航空工业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它对航空产品的质量整顿工作起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会议存在重大偏差,也留下了长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工程》2004,(5):14-14
美国每天大大小小的会议高达1100万次!作为一位CIO,一个高层管理者,每周可能有大约50%的工作时间用于开会。没有人能够保证每一次会议都会达到预想的效果.更令人感到失望的是.CIO经常会听到来自底层的抱怨.“又要召开会议,真是无聊的很!”  相似文献   

4.
一代虎将许世友在战争年代因作战勇猛,留下了许多惊险而传奇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他所到之处同样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笔从有关档案史料中获悉。上世纪70年代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广州军区主政期间,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轶闻。  相似文献   

5.
《报刊之友》2002,(1):39-39
1月26日早晨9点多钟.笔骑自行车前往北大街人民剧院参加陵西省摄影家协会、陕西画报社、陕西省摄影艺术研究工作室主办的摄影界迎春年会.会还没开,1月26日的《三秦都市报》在第A8版就已将会议消息登了出采,会还没开.报纸就有声有色、有人有数报道了会议的情况,这种做法叫人怕。  相似文献   

6.
王德中  李建敏 《档案管理》2006,(3):F0002-F0002
2月20日上午.省档案局召开新老局长工作交接会。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柏拴.原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刘伟.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王国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国功、副厅级组织员刘建军出席了会议。省档案局全体人员和离退休干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邢瑞 《青年记者》2007,(11):1-1
最近参加了两个和报业相关的会议。过去从来没有开过这么多讨论媒体发展战略的会,也没有这么多行业的参与人员。原来都是清一色的媒体与政府相关主管人员.而现在扩展到金融界,企业界、广告界.学界等。尽管每一场会讨论的主题不同.但是讨论的重点都是一个:如何生存发展,我该怎么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许之丰 《新闻三昧》2005,(3):F002-F002
三月风来满眼春,最是京华春意深。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十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3日-14日在北京举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聚首北京,共商国是,为共和国的发展献计献策,也在春天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瞬间。本刊特采撷了“两会”会场内外的一组镜头奉献读。  相似文献   

9.
朱彦明 《记者摇篮》2005,(12):59-59
做为一名县级台电视记者接触较多的采访莫过于会议新闻.几乎成了电视台的“家常菜”。由于某些记者对会议新闻的报道重视程度不够.图省事.会议又有一定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从而形成了会议新闻的模式化。年长日久.这道“菜”变得干干巴巴,没有味道,形势单调、枯燥,信息含量少。观众不爱“吃”.记者不愿采,会议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节目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房静 《记者摇篮》2005,(6):52-52
长期以来,会议新闻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即使有所变化,也难跳出那种程序化的模式.致使会议新闻千人一面,单调乏味。因此,如何改进会议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深题。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四年一度的浦东新区档案工作会议。按理说年终是会议最多的时候.一般不大适宜安排这么大规模的会议.今天这个会议我就专门向家毫书记、学兵区长作了请示。他们说档案工作会议要开,而且开完会之后。家毫书记、学兵区长还要到新区档案局去调研。这充分体现了新区区委、区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赵新乐 《今传媒》2016,(7):166-167
“您好,请扫描提示牌上的二维码进行会议签到,并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有关会议的消息和其他注意事项会通过微信或短信及时通知您”. “各位需要具体考评制度的朋友,可以扫描大屏幕上的二维码留下邮箱地址,随后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一一发送.此外,对于会议的评价意见您也可以在留言板中进行反馈”.  相似文献   

13.
马天剑 《今传媒》2004,(2):36-36
都市报横空出世后.就在报业市场遥遥领先。但从巅峰回落之中显现的问题.如果不给予深刻省思.都市报的发展将会留下后患。  相似文献   

14.
刘士林一直强调,人之美的本体是不可分析、不可言说的,"一分析就会支离破碎,一言说就会落个言而非也的结局"。看来,他之所以如此地"言而非",正是由于他在书中进行了言说,故而也没有避免这个结局。  相似文献   

15.
年轮,一圈一圈的,看上去像个封闭的链,却在不断地往外扩张,那是她生命延续的方式……时间,一天一天的.忙起来似乎不记得有她的存在,但她却照样流淌……雁过留声,古人用这四个字概括了生命存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而《一周简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办)不就是都市频道这只大雁留下的声吗?!这个声,有啼声,有笑声,有心声……但我想.只要有声.它都是宝贵的,哪怕它是哭声.甚至是嘘声……  相似文献   

16.
贾杰 《信息管理(上海)》2007,20(3):60-62,48
文件和会议是实施领导和管理、依法办事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当,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召开的会议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印发的文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仅无物,而且害人。会多文多是机关工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影响了机关工作效率的发挥,影响了会议和文件的权威性。本文指出了文多会多的危害性及其现象,分析了造成“文山会海”的原因,提出了削文减会的对策。认为,会议的召开和文件的制发应以工作需要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对APEC会议档案工作进行再部署根据习近平主席关于APEC会议要留下印迹的指示精神,11月13日,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APEC会议北京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切实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工作,确保记录APEC会议筹备、举办过程的档案齐全完整系统,留下永久历史印迹。2013年,北京市承接了APEC会议这一重大国际活动的筹备任务。在APEC会议北京市筹备机构成立之时,北京市档案局作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立即抽调人员到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  相似文献   

18.
凌翔 《军事记者》2004,(8):10-10
曾看过不少关于新闻与学区别的章.但由于其术语太专业,基本上没在笔脑海中留下什么痕迹.惟独下面这段描述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要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强健。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学是‘花簇锦绣满园春’。”这段话之所以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记.就是因为它用形象生动的比喻通俗化了术语。  相似文献   

19.
即便做好了节前的预防工作.仍然无法保证信息系统不出现安全问题。同时.因为移动办公已成为一种趋势.很多员工还需要在假期中借助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设备进行工作.也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假期中的安全工作不可偏废.在安心过节的同时也必须时时保持良好的习惯和一定的警惕.让春节不留下安全遗憾。  相似文献   

20.
初读李世琦先生的文评作品,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后来要了他的文集细读.发现他的文思果然别致。格调也不同于流俗。平日里看惯了一种文体样式.渐渐地被它同化.就会不由自主地养成对它的认同意识.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风气甚至传统。风气和传统都是惰性气体。容易让人懒惰.所以在一种风气或者传统里写作的人.若不小心很容易养成重复自我的习惯.因为重复自我是一种自给自足,不必耗费多少心力.就能长篇大论信口言说。近20年来中国流行气魄宏大、理论精到的文评作品.反映中国人走向世界向外国文艺家学习的虚心和成绩.并且其中有思想有见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确实不少。但也有些作品常常是长着同一副面孔.一本正经的沉闷.让读者看了犯困。我想.这类文评的作者大概过于重视文章的套路规范.把本无定法的文章写得如依法炮制.浅层次地重复自己.思想作平滑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