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奥斯丁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用了较大篇幅来处理戏剧话题,戏剧话题同时也具有叙事功能,具有故事情节的性质,演绎人物性格特征,制造冲突,进行文化批评,等等。奥斯丁以对戏剧话题的卓越处理,为小说叙事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考琳·麦卡洛出版于2003年的长篇小说《呼唤》(The Touch)由作家出版社引进。该小说是麦卡洛继享誉全球的《荆棘鸟》之后,对她最擅长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类型的再次回归。这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有着财富梦想的完美实现,有着震撼人心的情感呼唤。是西方文学淘金模式与情感发掘的美妙结合。  相似文献   

3.
《荆棘鸟》中朱丝婷和《呼唤》中内尔·金罗斯都是由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林·麦卡洛在她的家世小说中塑造的人物。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了她们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属于生活在父权制的社会里颠覆传统女性形象的女藏,不管是在性格、人生价值现及爱情与婚姻现都与传统女性的形象大相径庭。由此可以看出作家考林·麦卡洛的创作意图:呼吁女性冲出男权文化的樊篱,做一个超越传统,超越自我,追求个性独立的新一代女性。  相似文献   

4.
人性与神性的冲突痛苦与极乐的交响《荆棘鸟》西方式的苦乐观之透视李满《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科林·麦卡洛的传世之作,自1997年在美国出版后销量超一千万册,有澳洲的《飘》之美称。这是一部传奇式的家世小说,却有一个极富象征意味的神话般的引子:传说中...  相似文献   

5.
古嘉惠 《考试周刊》2011,(61):21-22
本文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舞台场景、叙事角度四个方面对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剖析该作品神奇的戏剧性特色。  相似文献   

6.
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荆棘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呼唤》被认为是"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呼唤》中三位主要女性角色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解放充分体现了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十九世纪澳大利亚的女性主义的兴起。  相似文献   

7.
在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女性主义先驱——伊丽莎白。通过对伊丽莎白的聪慧、独立以及反抗精神的描写,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在男权社会下,跟世俗对抗,追求自己婚姻幸福的勇敢女性。伊丽莎自的女性主义形象,在整个小说的情节、对话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简.奥斯丁被公认为最成熟的小说《爱玛》中弗兰克赠给简的钢琴入手,分析这架钢琴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奥斯丁笔下常被忽视的浪漫爱情,并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也许更接近于真实的简.奥斯丁。  相似文献   

9.
<正>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作者简介考琳·麦卡洛(1937-2015),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毕业于医科学校,1977年,从小喜欢写作的她用业余时间创作的《荆棘鸟》出版。这部时间跨度从1915年至1969年的澳大利亚家族小说,有关梦想、挣扎、郁积于胸的热望和禁爱的家世传奇故事吸引了一代代读者,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  相似文献   

10.
王淦生 《作文》2023,(43):56-58
<正>荆棘鸟考琳·麦卡洛作者介绍考琳·麦卡洛,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1974年出版第一部小说《Tim》。1977年,《荆棘鸟》出版。此书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9周,并很快在全球畅销3000万册。作品简介《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家族小说,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  相似文献   

11.
曾燕波 《考试周刊》2011,(41):22-23
本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切入点,对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进行重新解读,发现小说的叙事结构的复调性主要体现在叙事主题、空间和人物三方面的复调表现。  相似文献   

12.
刘春荣 《考试周刊》2011,(50):26-28
玛丽.雪莱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年仅19岁的玛丽.雪莱创作出她的第一部作品《弗兰肯斯坦》,并一举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弗兰肯斯坦》体现了玛丽.雪莱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并将文本研究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相结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作品中体现的玛丽.雪莱的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重温《傲慢与偏见》——再议简·奥斯丁的理想婚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该本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揭示了资产阶级婚姻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苏芳 《现代语文》2004,(11):44-44
晚清的四大小说杂志是:《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新小说》主编为梁启超,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次年改在上海出版,1906年元月停刊,共出24期,连载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等名作,对于促进晚清小说繁荣局面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绣像小说》  相似文献   

15.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形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琼 《文学教育(上)》2008,(15):103-103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跨世纪的优秀小说家,她与夏洛蒂·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等优秀女作家一起揭开了英国小说史上妇女创作艺术的新篇章。《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创作艺术的最佳典范,《傲慢与偏见》具有典型的奥斯丁情节:一位合意的单身汉来到有未婚女孩居住的乡村,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丁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女性作家的佼佼者,她以最受女性关注的爱情与婚姻为题材,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一系列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奥斯丁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她自己对美好爱情与婚姻的憧憬。奥斯丁的婚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她的思想也为之改变。特别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与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这种差别格外明显。本文将通过对比这两部小说,来探讨奥斯丁创作前后婚姻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崔媛 《文教资料》2010,(16):18-20
本文主要分析了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艺术。奥斯丁用强烈的对比讽刺了两桩不完美的婚姻,用夸张的语言对和两个喜剧人物进行讽刺。  相似文献   

18.
张宝国 《考试周刊》2009,(47):38-39
从主要特征来看,现代小说打破了小说的传统,不再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不再反映浪漫爱情或英雄传奇,而是反映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个人,反映他们的经济生活。现代小说的这些主要特征在18世纪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和19世纪初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得以充分体现,鉴于此,本文将简要探讨这两部作品是如何反映出现代小说的主要特征的,同时比较这两部作品在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罗伟章的中篇新作《我们的路》最早发表在《长城》2005年第3期.发表后被多家杂志转载.好评如潮。冯敏在《小说选刊》2006年第1期中认为:罗伟章在小说中反映的农村.恰恰是当下真实的农村.至少是西部地区真实的农村;而罗伟章笔下的农民.并不是被充分意义化和类型化的农民,而是有血有肉有着真实情感的现实中人。冯敏还指出这么一种感觉:在罗伟章的小说中看不到作家的优越感,而是感觉到作家胸膛贴近大地时所散发的体温。应该说,冯敏的评价和感受是准确的。用底层叙事来关注民生苦难.用自己的真诚来写出时代的真实,并通过这种真实的展示来刺痛我们麻木的神经并唤醒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20.
曾梦俐 《考试周刊》2009,(25):24-25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我接触并仔细研读的第一部英同文学作品。奥斯丁通过贝内特家三个女儿及伊丽莎自好友夏洛特对婚姻大事的不同处理,阐述了她的婚姻观:为爱结婚。小说最吸引我的是伊丽莎白的人格魅力:在和凯瑟琳夫人的对决中,她据理力争;她果敢地拒绝堂兄柯林斯·达西两次求婚,她表现得自信、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