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写作指引]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修改润色”。文章不厌百回改,即使唐宋八大家,也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润色:欧阳修写完文章,要反复修改达到完善后才拿出示人;苏轼的《和欧叔弼》中“渊明为小邑”一句,改了三次才定稿;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了十三次。三分文章七分改,可见,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文互评互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些强调写文章修改的重要的说法,在不少写作专著中都常有引用。许多的文章大手笔在谈写作经验时,也念念不忘强调写作过程中修改的重要作用。何其芳同志在他的《读修改文章》一文的开头就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上述,都是旨在引起人们在写作活动过程中重视修改。既然修改对于写作是那么重要,写作  相似文献   

3.
栏目编辑 :学会 修改自己的文章章叶英大家知道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吗?据《史记》记载 ,《吕氏春秋》编成以后 ,吕不韦把它放在咸阳的城门上 ,张榜宣布 :谁能给这部书增删一个字 ,就将得到千金的赏赐。修改文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文章不厌百回改。有人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话一点不错。古今中外的名家 ,没有不重视修改自己文章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曾“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真是“字字写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 ,曾七易其稿 ,《安娜·卡列尼娜》改了12稿 ,而《复活》光开头一段就修改…  相似文献   

4.
大凡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小学生的习作也是这样。不论是学生自改还是互改,我们把习作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自己,目的是让他们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文不厌改”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基本做法,请各位同仁指教。千古名句;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创作出《红楼梦》;杜甫修改诗句用“语不惊人死不休”自勉;贾岛潜心琢磨“推”与“敲”等故事;还有鲁迅的“文章写好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和叶圣陶…  相似文献   

5.
作文修改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环节之一,更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常言道:“文不厌改.”意思就是说,文章要不满足于修改,要不厌其烦地修改。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笔者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始终咬定修改环节不放松。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几年来,我一直着力探索科学的作文批改方法,努力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一、激发自改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我常常在讲读教学中,穿插“练字”、“换字”、文章描写等内容,还在课堂上常讲有关“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故事。如王安石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僧推月下门”中…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试问有哪一篇名作不是经过反复修改出来的呢?贾岛对"僧敲月下门"是"推"是"敲"的反复锤炼;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几经斟酌、修改才定下来;曹雪芹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还有托尔斯泰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反复修改,这些都是重视文章修改的范例。但现实中,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修改文章,他们对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作文总是一次性完成,不想经过任何修改,学生作文水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辅导》2023,(30):38-52
<正>开场交际话题导入——相传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对句中的一个字反复推敲,一再修改,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才满意,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据记载,经典名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战争与和平》改过7次;《浮士德》历时一个甲子,修改10多次。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的,一篇佳作的问世,必定经过作家的千锤百炼、反复揣摩、认真修改。传说,王安石作“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时,其中的“绿”经五次修改才定下来。《火烧云》在入选课本时,编者对原文作了删、  相似文献   

10.
一、修改的意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名句.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遗词用语的千古佳话。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朱德熙等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则非常重视学生作文的批改.仅从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中小学生作文评改举例》一书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不厌百遍改。”作文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成名作家均注重文章的修改,鲁迅先生在谈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大凡大作冢写文章,都十分注重修改。有一次,有人请教大文蒙郭沫若先生:“郭老,您说说什么是剧本创作?”郭老听后笑着说:“改,改,改,改,改,改,改!”郭老一连说出七个“改”字,为了让大家听得更明白一些,又补了一句:“文章不厌百回改!”  相似文献   

13.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日常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或掷于脑后,或匆匆交给老师,从不修改。这样即使写了一篇又一篇,也很难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一诗千改心始安。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文章上下过苦功夫。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唐代诗人贾岛曾“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  相似文献   

15.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批”还是“改” ,都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上。我们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在某种意义上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本领。一、投影批改法教师通过幻灯投影 ,将一篇或几篇习作中计划修改的部分 ,如作文开头、结尾的修改 ,段落层次的修改 ,字词句的修改等放映出来 ,组织学生反复观察、对比、评论 ,提出修改意见。运用这种方法修改作文 ,有实例 (投影的习…  相似文献   

16.
关于修改     
修改,是作文训练中的老话题,司空见惯,无论是哪位语文教师在指导作文训练时,都不会忽视这个环节。我这里所以把它列为一个专题来探究,是因为它实在是作文训练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座“桥”。不仅追求好文章需要修改,“修改”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作文训练过程中的“修改”,也是一种能力训练。我在《春路添花》一书中关于修改文章有这样一段话: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首先是写,而后是改。写是第一性的,改属第二性的。但修改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有经验的人总结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我十分赞同这种现身说法。我们不否定曾…  相似文献   

17.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描写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话告诉我们:学生只有从自己文章的得失中去认识写作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可是有些同学没有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他们只知道写,而不愿意改,有的同学想改,但不知应如何改。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宋代欧阳修非常重视修改文章,他“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认示人”。他写的《醉翁亭记》第一句初说“滁州四面有山……”数十字,最后改为“环滁皆山也”五字,言简意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巨著《红楼梦》。马克思的《资本…  相似文献   

19.
朱红 《教育艺术》2010,(5):79-79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好文章后,自己进行大声地阅读,并且读给别人听,然后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修改。古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经反复修改而用之事。让学生学会修改,是新课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学  相似文献   

20.
写作能力的培养既靠写作,也靠修改。我国古代的写作教学,很重视作文修改,这里我想谈谈我国明末清初著名语文教学法家唐彪在他的著作《家塾教学法》——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语文教育专著中对文章修改的论述。首先,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步骤。唐彪说“文章全借改窜”,“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并举例说:“文章最难落笔便佳。如欧阳永叔为文,既成,书而粘之于壁,朝夕观览。有改而仅存其半者,有改而复改、与原本无一字存者。乃知文章全借改窜也。欧公尚然,人可以悟矣。”(《家塾教学法·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