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交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体验等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让学生通过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深化活动体验、增强合作能力。为此,实现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交流,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环节。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面向现实社会生活关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会生活的完整内涵和教育价值社会生活是社会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根本地说不外是两个基本方面,即:社会成员的生命存续和生命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要开发、利用一定的社会生活资源和条件,不断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个体或群体的各种需要,展示生命的力量,实现自我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把人类为实现这一根本目的而积极、全面地参与、创造和享有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叫做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性是社会生…  相似文献   

3.
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是人生和实践的根本要求。从实践活动的尺度看,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之处在于人的实践是有目的的,它包括合乎规律和合乎目的的两个尺度,即真理的客体尺度(物的尺度)和价值的主体尺度(人的尺度),任何实践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满足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否则实践活动则没有意义,因而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确定价值的标准。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都要以实践为标准,也就是都要以实践结果是否符合实践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从实践出发和从…  相似文献   

4.
由于实践主体本质力量发展的局限性和实践主体的多元性,实践手段、实践对象、实践环境的变动性以及实践活动的系统性等诸多因素与特点,实践活动的结果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实践活动历史发展的客观辩证法。社会作为实践活动的外部环境,既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又是实践活动历史发展的条件,在实践要素、环节和过程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上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一个结构合理、运行机制良好的社会系统,是减少消散实现实践有效质聚合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主题式教学实践活动是指以特定的化学内容为主题,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采取学科实践活动形式(如观察、实验、调查、竞赛等),实现主体教学功能的新课型样式。分析有机分子模型拼插主题式教学实践活动现状,介绍有机分子模型拼装赛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教学目标和活动流程,提出主题式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展示学科魅力、原则是培育学科素养、形式是寓学于乐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而加强对"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的探究,加强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逐步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的模式,对真正实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宗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该课程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辅助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应流于形式,当以丰富的学习内容、实现形式,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目的。文章从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出发,总结现存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实践策略帮助教师顺利开展课程。  相似文献   

8.
一、促进发展是学生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评价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它存在于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之中。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离不开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和目标实现的程度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过程就是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9.
真、善、美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的全部活动无不是以主体的知情意去追求客体的真善美,从而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人类实践就是以真善美为动因、目标、尺度,最后把真善美作为结果而转变为现实的。探讨实践活动中的真善美问题,既是把握真、善、美实现机制的需要,也是揭示实践活动发展规律的需要。一实践动因和真善美首先,真、善、美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动因。我们知道,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为一定的动因所诱发而产生和发展。什么是人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钱兵 《教育导刊》2014,(12):6-9
教育目的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我国现有的教育目的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引方向、调控实践及检验评价教育效果的功能,反而走向异化的道路,制约着教育实践,成为令人诟病的话题,这与教师对我国教育目的理解上的困惑有关。凸显教育活动的特征,厘清教育目的的主体归属,实现层次等级细化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实践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概念,古希腊哲学的实践与现在盛行的实践概念是有所不同的.在古希腊哲学中,实践是指以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它以善为目的.而教育也应是以善为宗旨的,实践潜藏于教育之中,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康德区分了两种实践的概念,技术实践和道德实践,并指出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技术实践是有目的的,其结果却可能是人无法预料的,但却有功利性的结果,并召唤人进行这种活动。它是人的主观合目的性的客观化比拟。“艺术”(审美的艺术、生产的技术)目的的理性依据是审美判断力。人工技术物是“艺术”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的对立统一。康德通过“艺术品”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的转化,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能更加适度的形而上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活动,实现了学生自我服务、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课外拓展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即将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课本知识,也能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进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本文着重分析了课外拓展活动如何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创意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主体性教育的目的;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主体性观念树立、大学生个性教育、高校主体性教学、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交往、高校主体性教育管理等方面内容。笔者系统地论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6.
汪勇 《课外阅读》2011,(12):226-226
数学实践活动,主要是指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数学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7.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是集体形成的基础,学生素质发展的催化剂。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提高校长领导效能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保障,是取得最佳领导效果的前提。本文试图在阐述校长领导效能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对校长领导效能的功用及其提高途径作一探讨。 一 社会管理实践是人类有目标,有目的的活动。学校管理实践作为整个社会管理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是有目标、有目的的活动。而人类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所追求的目标、任务不尽一致,但  相似文献   

19.
道德活动是由道德意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道德意识活动形成人们的道德认识和要实现的道德价值目标及行为方案,道德实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形形色色的道德行为并最终转化为某种稳固的道德品质。在这里,揭示道德意识活动的本质及其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关系,探究道德意识活动是怎样实现对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功能的内在机制,乃是当前的伦理学、道德哲学、德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道德意识活动的一个阶段——个体道德决策作些粗浅研究,并力图说明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8,(1):191-192
如何基于学生立场,充分发挥家、校、社的力量,提高不同学科的协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共赢局面,提升育人价值,是当前综合实践主题研究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将综合实践主题研究与学校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实现跨学科、跨界、跨领域多元融合,引导学生在每一项的主题研究活动中学会遵守活动规则、理解活动的意义、真正了解活动主题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主题活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