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编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原始群。前期: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后期: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初期: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时期: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细石器文化。父系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农村公社、私有制的产生、禅让时代。第二编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夏朝。禹建夏朝、王位世袭制、"贡法"、夏桀无道。商朝。成汤建国、盘庚迁殷、青铜业和青铜器、甲骨文和铜器铭文、"人牲"和"人殉"、武王伐纣。第三编(上) 封建领主制社会(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相似文献   

2.
3.
大多数高三文科生反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多,不容易记住.即使一时记住了,过几天又会忘记.笔者认为,要记住历史知识就要不断地反复看.笔者把它概括为:忘记、记忆、再忘记、再记忆,循环往复,不是无穷,而是到高考结束.这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在前一阶段的教学改革运动中,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中世史教学工作中的“厚古薄今”、“厚帝王将相薄劳动人民”等资产阶级学术观念和历史观点,遭到彻底的揭发和批判。中国古代中世史教学工作的这一根本性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任课教师的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造成的。但也应当承认,具有指导意义的旧的中国古代中世史教学大纲,跟这个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师生在共同编制新的中国古代中世史教学大纲的同时,对旧的教学大纲也进行了检查和讨论,以便由此取得经验教训,找出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如何归纳和总结浩渺纷繁的史实,是教好、学好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的第一个关键。现以国家师范教育司编写的《历史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自己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经验,谈谈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几个重要问题,以期对解决归纳、总结各阶段历史问题有所帮助。一、先秦时期1.原始社会时期此期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即人类最初的发展历史。应主要把握氏族制是如何由“北京人”时期经过“山顶洞人”时期而发展为“仰韶文化”时期的。母系氏族时期是氏族制发展的繁荣阶段,要把握好此期氏族制的特点。在父系氏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从约170万年前起,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学术基础。它是北师大建校以来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已有百年发展历史。陈垣、侯外庐、白寿彝、赵光贤、何兹全等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北师大历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9.
10.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下,提出“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这是符合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要求。说它具有时代性,是因为对古代中国商业展开比较广泛的研究并取得较多重要学术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方针之后的景况,高中历史课程应该及时地加以反映。说它具有基础性,是因为在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商、周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其最主要依据是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夏朝青铜器②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③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青铜农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指春秋时期一项水利工程兴建所产生的效果。这一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六辅渠D.白渠3.以下事件,与井田制的瓦解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西周的衰微及…  相似文献   

12.
传说在古代,舜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妃子就跑到湘水上去灌水,抒发内心的悲哀。泪洒青竹,印上斑斑的痕迹,从此人们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这就是今日各BBS上斑竹这个称号的来历。  相似文献   

13.
14.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博士点设立于2006年,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3A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为胡沧泽教授。目前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五代宋元史、明清史。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育史多依据朝代更替或者社会形态的分期方式对中国古代教育进行分期,这两种分期方式所带来的共同弊病就是主观上割裂了教育史自身的发展脉络。教育从一产生就与政治、宗教裹合在一起,与政治的关系更是贯穿于古代教育的始终。因此,从教育与宗教、政治的关系角度对中国古代教育史进行分期,能够更为客观地展现教育在古代历史中的发展状态与趋势。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教育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古至春秋,是古代教育从孕育到产生的阶段;第二阶段:春秋至西汉,是教育的成长阶段;第三阶段:西汉至隋唐,是教育走向成熟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教育虽然已经脱胎出母体,但是尚未成形,仍然孕育在宗教与政治结合的体系之中;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教育虽然已经摆脱宗教的羁绊,但仍需附庸于政治体系之中;第三阶段的特点是教育与政治紧密结合并从政治体系的附庸地位,挣扎着走向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法是纵向聚合式的。有关语言学史的分期,学术界的看法大体上是一致的,唯“隋唐宋”之宋代属上说和“宋元明”之宋代属下说有分歧,属下说是可取的。有关成果的特色,王力以问题为纲,以语音研究为贯穿是其特色;何九盈以古代有语言学、《尔雅》成书于先秦、《切韵》音系杂凑说等为其特色。围绕规范化问题研究语言学史,是一个宏大叙事中的问题意识的可取视角,李建国的《汉语规范史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气候变迁作了一个大致的勾勒,并就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自然灾害、两次人口大迁徙、南北经济文化发展、社会治乱以及王朝兴衰嬗变等作了扼要论述,藉此说明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课本解放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的变动是比较大的。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编写了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历史教材。这些教材紧紧地抓住了历史教材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一关键性问题,系统地贯串了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这两条基本线索。并注意吸收了国内外历史科学的研究成果,政治思想与科学知识并重。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教材在以真实的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清朝中叶,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活动经历了两千五六百年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七个阶段,以揭示其发生、发展、兴盛、拓展和高峰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史学批评家,撰写了大量的史学批评著作,创造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和观念,为形成中国史学传统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爬梳并分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阐发它在沟通史学与社会的联系、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史学理论的积累、生成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史学批评史上有关的概念、观念作出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可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扎实的文献根据和深刻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科自身的逻辑规律和学生思维规律之间的协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教学手段的协调运用以及师生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