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对某中医院校1192名"00后"大学生进行测量,来调查中医院校"00后"大学生的心理自我和谐状况,并分析影响其自我和谐状况的可能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医院校"00后"大学生心理自我和谐状况在居住地(城镇或农村)、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及父母最高教育程度这7个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中医院校"00后"大学生自我心理状况总体较和谐,但受家庭、学校、成长经验等影响较大,应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他们提供更多自我探索与实践体验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心理朝着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引导"00后"大学生强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在"00后"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效运用网络自媒体,优化学生的信息获取途径,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当前,面向"0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要在新时期做好"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师要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校园网贷产品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热门产品","00"后大学生是目前高校的主力军,然而不良校园网贷给校园安全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三全育人"大背景下,必须正确认识校园网贷真正含义.本文分析了"00"后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价值观等问题,提出利用家-校联系、辅导员正向引...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师生关系中,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最为紧密。随着"00"后大学生走入大学校园,这段关系的构建又有了新的议题。本文试图在把握"0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行为下,分析辅导员与"00"后大学生和谐关系构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最终分别从两个主体对象的角度出发,探讨构建和谐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00后"大学生恋爱心理为研究对象,以"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为前提认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理论,着重探究当今高校"00后"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困境,并致力于从高校、家庭、自我三个维度寻求解决对策,培养"0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心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00后"首批大学新生已进入高校并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本文从"00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认识、情感与心理、社交与行为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出的独特差异性着手,重点分析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安排、教育队伍上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教育方式,完善素质教育,变革师生关系,开展专业教育等措施以提高入学教育的效果,帮助"00后"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7.
"90"后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组成部分、"00"后也即将步入其中,他们是当今社会公民道德的引领者,正能量的示范者。由于受到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网络上某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加之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不够完善,大学生公民道德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为历史召唤是瞻,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就其如何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动机、内容主题、情绪状态等方面,对356位"00后"大学生发布的3266条微博和点赞的1664条微博进行编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00后"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记事和表达",娱乐""生活"和"情感励志"是最常被谈及的内容。整体来看,"00后"大学生追求娱乐,关注社会,崇尚科学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需求,以及较为积极的情绪感受。同时也存在时政意识相对淡薄、逐利倾向明显、人际交往不积极以及情绪复杂多样等特点。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0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郭芳芳 《科教导刊》2019,(10):186-188
当前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了解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0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状况,本研究通过对111名"00后"大学生和97名非"0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并进行个别访谈,发现100%的"00后"大学生都有过上网经历,并对网络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00后"大学生对上网有一定自控能力,但在网络利用方面多局限于休闲娱乐,其科学合理性有待提高;"00后"大学生对网上的不良内容有一定抵制力,但自我保护意识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线下走访与线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00后大学生消费观现状及其成因。调查结果显示部分00后大学生对金钱规划少,出现了消费超支和超前消费等现象。针对此现象进行了消费观培育路径研究,应利用媒体在社会舆论上正确引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以"孝"做为百善之先,孝是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本之道。00后的少年就是从小受"孝文化"熏陶的一批大学生。如何让00后的大学生不把"孝道"遗忘。这已是现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孝文化"如果能更好更广泛地使大家学习并发扬,不仅能很好的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养与责任意识,同样可以把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当前背景下传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速度更为迅猛,表现形式更为隐蔽,波及范围更为广泛,在高校呈现蔓延趋势。陷入传销组织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和家庭,还将对学校和社会造成危害。剖析"00后"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原因和影响,并从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视角对"00后"大学生反传销教育进行研究,从而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的将这项工作做出成效,成为摆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面对大学生主体已是"95后、00后"这一新常态,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接地气、有温度、有质感,要灵活多样的讲好国家故事,传递好国家声音。本文基于"真枪实弹"的工作实践,对新常态下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交织,在群体文化认知上多元共融和小众分化兼有,在社会认知上困惑与认同并存,在国家认知上耦合与张力交错.与此同时,"00后"大学生表现出自我矮化与制造认同相伴的日常行为,存在着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推脱兼有的道德实践,呈现出认同与区隔交织的戏剧性社交行为,注重政治型与研...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00后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日常管理、环境适应、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文章首先分析了’0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然后提出了网络时代’0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安徽部分高校的调查,0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总体积极向好,但少数00后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欠缺、物质追求倾向性明显、职业选择中畏惧挑战、志愿服务意识淡薄、奉献精神相对缺乏等现实问题。差异化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政治面貌的00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各个因素上都呈现出明显差异性,年级、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学校层次、家庭背景、专业类别有局部差异化影响,性别基本无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综合效果的提升重在学校,也需要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00后"即将成为高校主力军,代际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观培育问题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思政课教师要关注代际差异问题,充分利用高校新生代"00后"自信性、开放性、自我性等群体特征,从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和教学艺术入手,提升"00后"大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实践环节的价值观培育功能,从而提高思政课抬头率。  相似文献   

18.
“00后”大学生,指我国高校中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校大学生。2022年是“00后”大学生的就业之年,是在特殊时期经济压力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导致求职难度增大,国内外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的一年。“00后”大学生应认清和把握特殊时期个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采取“00后”大学生积极就业的政治引领、协同力量、精准施策、优化指导与服务、对应推送、促进基层就业与参军入伍、开拓校友帮扶与鼓励灵活就业等对策助力“00后”大学生就业,在特殊时期力争实现“00后”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9.
“00后”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恋爱心理、抗挫抗压、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给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科学分析“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原因,通过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形成合力,不断创新“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综合幸福感量表对内蒙古地区10所高校2 780名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对性别、民族、生源地、年级、专业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恋爱状况及就读院校类型等多种因素与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处于"有些幸福-非常幸福"的大学生占总样本量的75.3%,而"有些痛苦-非常痛苦"的大学生占总样本量的9.0%。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在性别、生源地、年级、恋爱状态及院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蒙古族;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界关于"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影响不大"的观点,提示理论界今后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研究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内在因素上。研究结果还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以幸福感教育为切入点改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