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杰 《江苏教育》2022,(4):65-68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是每一位高职院校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五年制高职"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确定课程思政点和确立思政育人目标,为此,架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并依据教学内容重新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的思政切入点、育人目标等,是提升"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服务学习课程的规范设置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机融合"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三条路径,是创新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服务学习课程的设置可按照设定课程目标、确定评估证据、设计课程体验、组织服务实施、开展课程评估五步骤开展;服务学习课程的管理需要处理好外部社会需求与内部学习需求、知识系统与经验系统、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是"四个自信",把大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由于对"课程思政"内涵把握不准确,从而导致其在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通过构建"三维坐标系里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逻辑框架图",来说明"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与3个影响因素:"‘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状况""‘四个自信’融入专业课程度"和学生参与度之间呈现的正比关系。据此,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分为4个层次:初级层次、中级层次、高级层次和最高层次。从而认为对"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最好的教育评估就是教育实验,它是检验一项教育活动是否达成其目标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素香 《人民教育》2020,(11):65-66
<正>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这个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环境中,怎样体现国家意志,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同时体现学校独特的育人价值?我们认为,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要求,把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一体化融合,实现学校课程育人的整体结构性优化。学校秉持"让生命在课程的润泽下成长"的课程理念,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构建"润德养正,启智臻美"的学校执行课程体系,助推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学校  相似文献   

5.
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首先需要认清两者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能体现哪些要求、能够达成哪些"共识"以及应该避免产生哪些认识误区.要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恩政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工作交给思政课,其他专业课程需要肩负起相应的育人职责、发挥育人功能.要注重并充分发挥出恩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正蔚然成风。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指导文件和《本科法语专业教学指南》要求",中级法语"课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改革,从明确新时代外语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提高育人能力;革新法语教学理念、践行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学习激励机制三方面着手,切实将课程思政和法语专业教育融为一体,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以"隐性课程"作为切入点,尝试把"隐性课程"与"军魂育人"进行深度融合,使"学生军政教导队"在完成国防教育、新生军训、参与校内外各种大型活动的表演、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校园维稳等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隐性课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构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诉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对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推进向度等进行理性省思,厘清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内涵要义,明确课程思政改革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构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诉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对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推进向度等进行理性省思,厘清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内涵要义,明确课程思政改革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琼 《广西教育》2020,(43):88-90
本文分析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必然性,阐述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协同育人的核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协同育人的前提、把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作为协同育人的重要遵循、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协同育人的核心点,提出构建课程体系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对策,从而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开掘其他课程的育人资源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课程育人体系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提升全员育人的思想意识;有助于挖掘其它课程的育德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助于用好课堂育德主渠道,明确教师立德树人新使命;有助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阶段"育人向"全程"育人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南师扬中附小以"健身健心,雅言雅行"为办学理念,把"身体健康、心理阳光、仁爱好学的好少年"作为培养目标,积极建构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学生需要的课程开发与实施,通过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优化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拓展性课程,突出主题项目课程,通过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让核心素养落地,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苗欣宇 《天津教育》2020,(31):40-4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铸魂育人"这个本位价值,关键在于引领大学生实现思想重塑价值、主体激励价值、实践导向价值.高校应把准"铸魂育人"的工作定位,从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创新体系三个实践向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的实现路径是: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发挥新媒体的"隐性教育"功能,实现组织育人的"阵地保障"功能,挖掘文化育人的"思维解构"功能,释放实践育人的"行为引导"功能,探索心理育人的"内省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尹臣 《中小学电教》2011,(11):47-47
<正>德是育人的根本。多年以来,我校全体教育者孜孜以求,一直把德育工作摆在五育之首,确立了紧紧围绕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四个育人"来落实德育目标的有效德育途径。我们坚持实践、探索,效果不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14,(9):74
正一、扎根本土,融贯中西的德育真正的德育是优秀文化的滋养,她弥漫在空气之中,更流淌在血脉之中。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把德育植根于文化之中,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在沿用芳草集团国际理解五大类课程基础上,富力分校自主研发了"人类智慧法则"、"英文原声电影带动视听说"课程,编写了与之配套的校本教材。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课程:既是课程又是课题,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德育课程,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中,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我校结合十周岁生日这个重要契机,打造了"十周岁成长礼"德育课程,分感恩、蜕变、畅想三大板块展开实施,实现了较为理想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丁雯 《辽宁教育》2021,(4):31-34
教育要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学校课程是最重要的"养料"。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在确定了"融教育"办学特色之后,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变革和特色发展的核心要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学校遵循"让孩子们经历100个世界"的课程理念,构建"融+"课程体系,以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思路,用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是当下职业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两年理实一体化的行动研究中,我们初步探索形成了实施课程思政,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要把好"育人为本"关。基础教育把好"育人为本"关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保障。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是关键。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根本。基础教育要把好"育人为本"关,至少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即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整体发展与尊重个性的关系、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社会对教育需求与教育对社会引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