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1044年,北宋政府对一批在国家重要机关内饮酒聚会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史称进奏院狱或邸狱。进奏院风波成为北宋庆历年间的重要政治事件,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在这次风波中被除名,其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进奏院狱本身也成为影响北宋文人心态发展的重要事件。苏舜钦以自我放逐来表达他的抗争,但这样的放逐并没有使他获得自赎。在迁谪生涯中,苏舜钦也表现出一定的忏悔和自省,反映了他特殊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苏舜钦丢官     
北宋诗人苏舜钦以"汉书下酒"的典故人尽皆知,他还创造了鬼饮、囚饮、鳖饮、鹤饮等稀奇古怪的花样饮酒方式。苏舜钦嗜酒,或许来自祖父苏易简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3.
姑苏城内的沧浪亭是北宋文人苏舜钦的私家花园,其所创作的名篇《沧浪亭记》被完好地保存在了沧浪亭内的石碑之上。这篇文章向世人昭示了一代文人苏舜钦矛盾的内心世界。本文从《沧浪亭记》来探讨苏舜钦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4.
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但其生平事迹后人却知之不详,关于其山阳守制的具体时间,权威专著《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所附年谱定在庆历二年春至庆历三年冬,但据苏氏兄弟庆历二年春天所作的《淮上喜雨联句》诗可知,是时他们还在自吴越奔丧还京的淮水之上;另据苏舜钦的《东京宝相禅院记》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可证庆历二年四月和是年年底,苏舜钦都在京城;又据欧阳修庆历三年作的《答苏子美离京见寄》和苏到山阳后作的《涟水军新闸记》以及北宋汴河通航制度,可知苏舜钦南下山阳在庆历三年春。其终丧还京的时间,可据汴渠十月闭口的制度和苏的《九日汴中》诗等,可确定在庆历三年秋九月。  相似文献   

5.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诗人。他的诗风豪放雄健,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  相似文献   

6.
苏舜钦是北宋中期的诗人文豪,开有宋一代诗文风气.隐逸思想贯穿他一生,是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至今学界少有人论及.以监进奏院祀神宴会事件为界,其隐逸思想可以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在北宋"尊杜""崇杜"特定文化背景下,诗坛盟主苏轼于"学杜"中,自觉结合自身坎坷的人生际遇,进一步发展了王安石尊崇杜甫人格价值的观点,注重对杜甫道德伦理价值重新进行改写、型塑和阐释,致使生前寂寞不彰的杜甫诗名在北宋日趋提升,并最终由诗人而史家、由史家而忠臣、由忠臣而圣哲,这一"圣化"的过程终于在南宋得以完成。随着杜甫"诗圣"地位的确立,他的诗便为宋诗创作、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参照和标准,成为宋代诗人追慕、仿效之典范。他们学"杜"而变"杜",最终形成足以与"唐音"比肩、独具一代特色之"宋调"。这也就是苏轼刻意"圣化"杜甫之意义。  相似文献   

8.
《瓦亭联句》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与其兄苏舜元联吟而成的一首长诗。诗中所记当年宋夏战事的发生地及诗题之“瓦亭”均在宁夏固原境内。笔者认为,诗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应当加以考辨。此外,苏舜钦其它一些有关宋夏战事的诗,不仅所含内容极为广泛深刻,具有真实可靠的历史认识价值,而且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学欣赏的意  相似文献   

9.
苏舜钦,字子美,宋代著名的诗人,与梅尧臣齐名,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关于苏舜钦的籍贯,颇多歧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梓州铜山说。这一说可以《宋史》为代表。《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饮传》:“苏舜钦,字子美,参知政事易简之孙。”卷二六六《苏易简传》:“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采取这一说的还有  相似文献   

10.
在宋代崇杜、学杜的背景下,北宋诗人作诗喜用杜诗典故。北宋初期的王禹偁是最早较多使用杜诗典故的诗人。北宋中期的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大部分诗人都大量使用杜诗典故,苏轼是北宋使用杜诗典故最多的诗人。江西诗派也普遍喜用杜诗典故,江西诗派中使用杜诗典故最多的诗人是黄庭坚。  相似文献   

11.
北宋诗人梅尧臣和苏舜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尧臣和苏舜钦是北宋中期著名的诗人。在北宋一代诗坛上,他们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以“苏梅”齐名。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是他们的好友,他称梅为“诗老”,赞扬他“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对苏则称其“名重天下”,“天下之士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听其论而惊以服,久与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  相似文献   

12.
沧浪亭的主题从苏舜钦抒写沧浪濯缨的政治愤懑,到追慕苏舜钦高踪、景行唯贤,最后衍为对在职官员进行教育,其创构及布局变迁,凸现了苏州的人文风范,沧浪亭堪称苏州的一座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于六经最深于《易》、《诗》、《春秋》。其解经的突出特点,是本之人情常理,自成一家,尤其是疑《周易》之《系辞》《文言》非孔子所作、《春秋》"三传"不可尽信、《诗》毛郑所注多有讹误、《周礼》亦不完之书等,对北宋疑经风气的形成和后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实与其家世不显,贫寒无所师,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少无所师,故能学出己见,无所束缚,大胆疑经。这为我们解释疑经风气何以会在北宋出现,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参证。欧阳修的经学对其文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其师经需求其意和事信言文观念的提出、对言简意深和简而有法的崇尚,还是对纡徐婉转、平易畅达的美学风格的追求,都可以从其经学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新旧《唐书》中有同人而异名的现象,如对于武则天时期的同一位宰相,《旧唐书》记作"杜景俭",《新唐书》则记作"杜景"。在《资治通鉴》卷204天授元年《考异》中,北宋司马光认为应作"杜景俭",并分析出是由于草书而致误。此后千余年间,学者们都认同这一说法。清人岑建功《旧唐书校勘记》卷39"杜景俭"条说:"《通典》二十五、  相似文献   

15.
佐酒     
《词林纪事》载:宋诗人苏舜钦,性豪放嗜读书好佳酿。他寄居岳丈杜正献府第时,每晚挑灯夜读,总要饮酒一斗。老岳父甚感惊奇,某夜去他的书房外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的唐诗观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欧阳修的唐诗观及其对北宋诗学的影响.认为欧阳修推崇韩愈及中晚唐诗的用意在于抵制西昆习尚,开创一代新风;又认为欧阳修推崇李杜诗歌,但并无扬李抑杜之说,后人以为欧阳修将李杜分出优劣,是不符合欧阳修本意的.欧阳修的唐诗观并不全面和系统,但对北宋诗学起到引导的作用,滋养了一代的诗歌学者.  相似文献   

17.
宋初的社会文化氛围促成了梅尧臣诗歌艺术个性的形成,尤其是宋仁宗时期的儒学复兴、科举改革、台谏改革和庆历高昂的士气,影响了梅尧臣诗歌的文气厚重、现实批判精神和“论议争煌煌”特色的形成;北宋诗文革新中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群体指向在现实致用的诗歌功能论和健、老、淡的诗美理想上,对梅尧臣诗歌“老健古硬”的艺术个性形成的影响则更直接。  相似文献   

18.
苏舜钦的一生,正遭逢着北宋王朝由小康局面走向全面衰落的变动时代。赵宋建立之始,就预伏着内忧外患的危机。统治阶级为了延续国命,对广大人民巧取豪夺,残酷镇压;对觊觎中原,不断挑起民族冲突的契丹、西夏等奴隶主贵族,则以忍让为安边长策。致使民族危机日迫眉睫,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深刻。  相似文献   

19.
对于《左传》"例"的研究构成了杜预左传学中的重要内容。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和《春秋释例》中提出了"三体五例"及"五十凡皆周公旧法"的说法,在经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左传》的地位一跃超过今文经公羊、穀梁学派。从经学发展的角度看,杜预定"例"的学术实践源自古文经学的治学传统,其《春秋释例》显示了他对前代学术成果的继承;从西晋的政治现实出发,提高左传学的地位不但抬升了古文学派影响力,更满足了司马氏的政治需要,杜预运用其学说保证了司马氏政权的合法性并维护了其稳定,实现了经世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沧浪亭在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苏州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古典园林,以清幽古朴见长,其布局和风格,在苏州诸园中别具一格,极富山林自然之美和简朴大方之态。 据说该园最早是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北宋庆历年间,诗人苏舜钦丢官流寓苏州,买下此园,并在水旁筑亭。他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