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议论文论证过程的展开是一种高阶思维活动,选择论说角度,推进论证深入、增强论说信度,离不开谋篇布局时的深思熟虑。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往往存在结构的扁平化、观点的绝对化问题。学习图尔敏论证模型,能让写作构思的过程可视化、明晰化,增强论证的逻辑性、针对性、辩证性和深刻性。一、认识图尔敏论证模型英国哲学家图尔敏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个好的论证模型。他指出,一个好的论证,应该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图尔敏论证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图尔敏论证模式,阐述它对高中议论文写作在逻辑推进的论证框架、严密可靠的说理程序、理性周全的批判视角三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图尔敏的论证模型,对生物膜系统和减数分裂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专题解释】"图尔敏论证"是一种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它着眼听众,关注实际,重视质疑,有助于提升说理的逻辑力量。本专题在"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这一专题的基础上,通过"一词解析""一例演示""一文演练""一表展示"等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掌握诊断方法,进一步提升作文的逻辑水平,促进思维素养的发展和提升。【预习任务】1.研读印发的"图尔敏论证模式"相关资料,了解其组成要素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0月《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福建厦门第二中学林博老师的文章《用图尔敏论证模型完善议论文写作》,该文分析了如何利用图尔敏模型进行时评类文章的思辨性阅读和高考议论文的写作,见解独到,深入透彻,对议论文写作中如何构建好的论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直至今日,高中生议论文中思维的格式化、逻辑的混乱化、迁移的无理化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改善,还有愈演愈烈之  相似文献   

6.
黄巍  林松 《中学生物学》2020,(2):12-14,17
1问题的提出:科学发展史与论证式教学的关系1958年,英国哲学家图尔敏(Toulmin)提出了论证研究的经典模型.20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推理”和“论证”被引入课堂,论证式教学应运而生.基于科学发展史的论证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严谨的论证推理方式,学习科学家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运用生物学事实进行思维,利用实验证据和逻辑进行论证,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学习者议论文探讨图尔敏因素的使用与英语议论文的整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使用较多的是图尔敏论证模式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主张和根据,其他图尔敏因素(如反方主张、反方根据等)则使用较少,其中主张的使用与议论文整体质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广义论证的提出大大扩展了逻辑学的研究范围,广义论证具有主体性、社会文化性、规则性、目的性和语境依赖性。在进行不同逻辑的对比研究时,不能用一种逻辑否定其他逻辑的合理性,而是在把一种逻辑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逻辑的语言时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体现逻辑的特殊性。这种修正不仅能够降低由于逻辑语言不同而导致的对比研究困难,而且能体现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并按照这样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形式逻辑和佛教逻辑五支论式的对比。然后用图尔敏模式分析三段论、五支论式和其他逻辑的论证结构。  相似文献   

9.
介绍比较了议论文文本分析的三种框架模式:以论证为中心的图尔敏模式、以语言和认知为中心的Meyer模式与以组织结构要素为中心的Ferretti模式。这三种框架模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通过比较分析上述这三种模式,能够从论证、组织结构和认知的角度为议论文文本分析和教学带来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证是一个用理由支持观点以及回应其所受攻击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论证已经成为哲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哲学方面,十九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图尔敏和佩雷尔曼对形式逻辑的批判,促进了非形式逻辑这一学科的产生,它研究推理和论证的非形式模型.在人工智能方面,论证的形式模型也发展成为常识推理和多主体冲突解决的基本模型.本文将讨论后一领域中所研究发展的形式模型如何能够用以澄清一些哲学领域、以及非形式逻辑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争议.本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图尔敏和佩雷尔曼时代的形式逻辑只关注数学化的推理,但那些非数学化的推理形式其实同样也能够被形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