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宾离合词是离合词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帮忙"和"见面"是留学生偏误率较高的两个动宾离合词,其句法功能主要为作主语、作谓语、作宾语和作定语,离析形式主要为插入助词、插入定语、插入补语、重叠、倒装和混合。基于暨南大学中介语料库中"帮忙"和"见面"的语料整理分析,将其偏误分为插入助词、带宾语类、插入补语、插入定语和重叠类,研究发现印尼留学生前三类偏误率较高。习得偏误原因总结为:"教"的方面有训练不科学及词典、教材标注不当,"学"的方面有母语负迁移、插入成分未习得及回避策略。教学方面,应树立正确的离合词观,先"合"后"离"并重"离",重语素义讲解、逐个讲解,足量输入和反复操练。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离合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汉语学习者在进行离合词的学习时往往困难重重,然而汉语教学界目前尚未提出科学、系统的离合词教学法.针对这一点,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3.
离合词是汉语词汇体系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类别,其构成语素表现出可分可离的特性,具有词法和句法的双重属性特征。从功能语言学所主张的典型名词“引进话语参与者”的话语功能及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的角度能够对离合词的分合现象进行较好的解释,相较于形式语言学所“特设”的规则,这种功能角度的解释也更为贴近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4.
判定"离合词"的性质需要区分词的储存状态与使用状态,"离合词"是语言系统中音义关系固定的词,它在言语语境中有构词语素离用和合用两种形式。中古以后白话中动补句法结构的发展成熟是复合词离用的外部诱因,支配式双音词语义结构特点及上古汉语奠定的单音语素占主体的词汇格局是复合词离用的潜在内因,复合词离用形式在语用中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离合词"是汉语中常用且特殊的语法现象。因为常用,所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因为特殊,所以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本文以留学生的偏误为切入点,分析了"离合词"的语法和语用特点。从语法上来说,本文既强调"离合词"是词,而不是"词组",同时又承认"离合词"作为词有其特殊性;从语用上来说,根据表达的焦点不同,离合词中间可以插入的成分会有所不同,同时,在加不加宾语和能不能重复方面,本文也对离合词的用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离合词是汉语研究和教学的难点。本文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出发,总结了汉语离合词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的特点。首先厘清了汉语离合词的分类和归属问题,认为离合词是短语,并且可以从形式上分为动宾式、动补式和主谓式三种类型。然后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对这三类离合词进行细致分析,试图进一步总结离合词在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符淮青先生《现代汉语词汇学》(2004)中关于"词和离合词界定"的相关描述及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词的定义、确定词的方法以及关于离合词的已有认识进行了再探讨,对书中谈到的疑难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当AB组合结构,在词、短语、离合词之间举棋不定的时候,不应再纠缠于结构形式,而应充分考虑汉语的综合表意性,当AB结构合而为词时,AB本身就是词,所谓"离合词"即是词。  相似文献   

8.
离合词特点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合词是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其扩展形式是预科生掌握及其教学的关键所在,对离合词的功能和结构特点进行再分析有利于预科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离合词是汉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单位,该类语法结构介于词与短语之间,可离可合。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开始便学习到了离合词,此后中、高级阶段的词汇教学中都有大量的汉语离合词出现。由于汉语离合词自身结构特点,留学生在习得离合词时往往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而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于此对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述宾式离合词以离析的形式与"起来"融合情况,包括四类:口语和书面语中均常见,书面语中不常见但口语中常见,两种语体均不常见但可用,两种语体中皆无使用。语义是语言形成的基础,语义上能否搭配,是决定两个词能否组合的基本因素。"起来"作为该结构常量,其语义特征对结构能否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述宾式离合词作为结构中的变量,其语义特征则对结构的使用频率和可使用语体有明显影响,语义上与"起来"越相配,可使用语体越广,使用频率也越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1.
离合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离合词是指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这类词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则为一个短语。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因为它能“离”也能“合”,把词法和句法交织在一起,与其它词语很不相同,因此很受关注,同时看法的分歧也很大。有关这一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已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从离合词的命名、结构特点、鉴定标准、语法特点、扩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3月出版的《简明现代汉语》教材 94页有一张图表 ,显示成词语素、非成词语素与定位语素、非定位语素的关系 :成词语素        非成词语素人好们     习了袖     吗阿子非定位语素        定位语素  所谓成词非成词 ,是从功能角度来分的 ,能独立构成一个词的语素是成词语素 ,不能象词那样独立使用 ,只能用作构词材料的语素是非成语词素。所谓定位非定位 ,是从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时的位置来分的 ,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是定位语素 ,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是非定位语素。这张图表简…  相似文献   

13.
反义语素合成词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是一类构成较特殊的词。文章以"早晚"一词为例,从其结构形式、意义、特征、功能及产生原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加强对"早晚"一词的掌握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离合词的性质,即离合词到底是词还是短语,学者们意见不一。有的认为离合词是词,有的认为它是短语,还有的认为它离为短语合为词。本文对离合词的定义、性质进行了分析评述,再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运用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提出离合词是词素中插入了附加语的词。  相似文献   

15.
上古"墙壁"概念域没有上位词。东汉时,"墙"发生了上位化演变,并新出现了复音上位词"墙壁"。唐代,"壁"也上位化了。唐宋时期,"壁"和"墙"都成为强势上位词。元明以后,"墙""壁"的功能逐渐分化,到清代,"墙"取得了强势上位词的地位,"壁"则语素化了。在考察"墙壁"概念域上位词历时演变的基础上,从韵律、语义、认知等角度探寻上位词产生的原因及"墙""壁"功能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动宾式离合词的扩展式"V X O"离析结构具有语义上的离散性,其插入成分"X"的语义并不指向后面的中心语,而主要是指向句子中的谓语成分,且充当施事、感事、受事、与事等多种类型的论元角色.对离析结构的语义分析可以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离合词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不定"形容词和副词两个义项的由来,认为形容词义项的"不定"是由动词结构演化为形容词结构,之后在高频使用下粘合成词.成词后又发生进一步粘合,从而"不定"成为"说不定"等词的词内成分.副词义项的"不定"并不是形容词"不定"语法转化而来的,而是由表否定义语素"不"与表必然义的语素"定"直接通过构词法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离合词的特点是:被分离的前后两个语素之间大多数是一种支配关系(“离合词”的分离运用)。造成词离舍运用的原因是汉语自身特点,语言的类推作用以及语言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文章围绕离合词的命名和离合词离合过程中的"名词类化"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对对外汉语中的离合词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鞠躬"是动宾离合词,"鞠":弯曲,动词;"躬":身体,名词。学界认为它们是非动宾式用如动宾式的动名组合,实际上动宾关系并不成立,有人指出其离合现象是一种语言的误用。本文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考察了"鞠躬"及"躬"的使用情况,结合训诂学、语义学、词汇学,以期为"鞠躬"是动宾离合词提供一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