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的修身观是其治国理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思想尚未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习近平在中国传统修身文化基础上,针对现实中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提出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严以修身,并对修身的内涵做了深刻解读。结合当前实际,习近平为修身赋予了新内容,认为修身是修学、修德、修志与修行的总体,这就把传统文化较为抽象的概念现实化和具体化了,使其更富有实践意义。习近平的修身观是党员干部优良作风建设的逻辑前提,也是大众主体的生存指向。  相似文献   

2.
"三严三实"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德政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升华。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起始、基础和前提。严以修身要着力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始终坚持为学、自省、慎独、守纪、笃行的修身之道。  相似文献   

3.
王宏巍 《华章》2007,(12):57-57
孔子讲:"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两千多年来,"修身"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代表之一.《大学》作为一本儒家经典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具体、系统地论述了"修身"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论述了"修身"的方法.因此,《大学》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论节俭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财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壮大、繁荣兴旺的基本经验。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就著称于世。“俭以养德”、“成由节俭败由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要求广大干部和群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下中国主要矛盾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治国修身智慧、理念和要求。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本遵循,是提高“政治三力”的实践指南,筑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能够保障我党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从内涵之“丰”、范围之“阔”、格局之“博”三个方面能够准确理解“国之大者”之所以“大”的现实因由。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4,(A4):35-36
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做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党员干部为官从政提出明确要求。本文就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如何践行"三严三实"进行分析,提出党员干部应做到:一用"三严三实"筑牢立志修身之本,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先进;二用"三严三实"端正为官从政之道,在行动上始终克己奉公;三用"三严三实"夯实做人正己之基,在品行上始终高尚清正。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在做人与做官的关系上主张做人与做官相统一。儒家的基本理念是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诚意修身是做人,治国平天下是做官。内在的道德修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笔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来探讨新常态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治国理政具有鲜明的红色文化底蕴,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号召全党同志在治国理政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铭记党的初心,先后"三上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追寻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在成长道路上深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在工作上深受革命精神鼓舞,在治国理政层面上以革命理想信念为追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把井冈山精神与党的初心紧密结合,不断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儒家很看重道德品质的修养,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尤其注重“修身”。他们认为,“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要治好家庭,先要治好自身,要治好国家,先要治好家庭.要使天下太平,先要治好国家。细察这一链条,我们不难看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首先要“修身”。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自然非常人所能及.而“修身”则是人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15,(5):34-40
关怀伦理以知识为基础,以尊重为前提,以关切为核心,以责任为准绳,体现为一种广泛的"爱"。这种"爱"关照个体、家庭、国家,表现为修身之德、齐家之德和治国之德,而"修身、齐家、治国"正是儒家德性伦理的内核。离开了关怀伦理,难以养成伦理的德性,"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德性伦理的关怀路径,"平天下"是儒家德性伦理的政治理想和终极德性关怀,因此,关怀伦理是儒家德性伦理的有效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杨慎家族之所以能够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少有的名门望族,与其家族优良的家风文化密不可分。秉承着熊夫人的“四重”家训,杨慎家族家教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始终把“修身齐家”放在“第一事”的位置上。在修身方面,把“正、直、忠、厚”作为立身根本;在齐家方面,提倡勤俭节约,形成了“尚勤”“尚俭”的家风。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教育在外为官的子弟要“清素”,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上要“事事有所持诤”,形成了清正廉洁、报国恤民的家风。杨慎家族家风中包含的这些优秀精神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为培育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家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载体,它孕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温、良、恭、俭、让"的行为风范;"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基本规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的人格追求……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景点思想,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孔子创立的儒学以人为本 ,主张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满足人的需要 ,要求人们做到修身治国平天下 ,追求天下一统、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维护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学习安排,我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围绕房灵敏主席、马升昌厅长专题党课,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的认识和体会,跟大家交流、共勉。有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我对"严以修身"的认识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之后,习总书记多次在不  相似文献   

16.
关耳 《教育艺术》2007,(12):40-41
古代有识之士曾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明确坦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古代封建士大夫、政治家尚能看到修行、节俭对于保持道德操守的积极作用,看到奢靡对于人的精神腐蚀作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的基本思想"三纲"八目";修身与践行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结合,德治与法治并重.  相似文献   

18.
泰山娘娘的宗教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山娘娘是明清以来我国北方最大的神祗,"三教合一"是其显著的宗教文化特征.作为道教女神,她和佛教的观音菩萨有着惊人的相似.她发端于孔子故里,又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品格.  相似文献   

19.
王强 《中国教师》2015,(1):15-18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特点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新成果。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礼记·大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立德树人,成为一个有道德教养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明确目标构建,探索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开发学校、家庭、社会多元支撑平台,切实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是现代职业教育者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