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认为,哲学作为最善好的生活方式,是对"真理的洞见",是爱智慧;爱智慧、"洞见真理"的人被称为哲学家。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洞见"的"真理"显然与他的理念世界密切相关。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是本体、共相、目的和模型,可知而不可感,而其中善的理念则被视为"理念之理念"。  相似文献   

2.
库萨的三一认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巴门尼德提出了"思维与存在同一"的思想,恩培多克勒将其发展为有二元论倾向的"同类相知"理论。柏拉图区分理念和现象的同时也区分了灵魂和身体、思维和思维对象,这种彻底的二元区分与之前的感知理论依据的"思维与存在同一"相冲突。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用"潜在的现实化"将被割裂的主客体联系起来。库萨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基督教三位一体理论,把感官、理性、理智、上帝连接起来,构筑了一条从感性到上帝的寻觅真理之路,并且从理性主义过渡到神秘主义。因为上帝在人的认识能力之外,从理智到上帝的超越要依靠启示,理性最终要让位于信仰。  相似文献   

3.
爱洛斯自古希腊就成为较为成熟的哲学概念,并将其运用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在证实爱洛斯与自我实现的密切关系之余,通过爱者(高校)产生对被爱者(教育者)的吸引到维持二者爱慕的发展过程探索高尚爱洛斯如何对教育者自我实现产生作用。将现实对策与作为新途径的爱洛斯结合在作用过程中,必须避免沉迷于眷恋自己的所属、不动心与强梁倾向的产生,消除低俗爱洛斯的滋生,最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尺推动教育者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对柏拉图书信七的众多解读中,列奥·施特劳斯的解读无疑是特别的,他试图用隐微论进行阐释。他认为,柏拉图将自己放在比民众更高的位置,将真理掩饰起来,使民众读到的是表面的意见,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读到其中所隐藏的真理。跟随着列奥·施特劳斯对柏拉图作品中的沉默、寓言、修辞等写作手法的解读,一个真实的柏拉图被逐步还原出来。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诗学中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迷狂说和模仿说。迷狂说反映的是柏拉图的早期思想,出自他的艺术直觉;模仿说反映的是柏拉图中期的思想,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产物。模仿说取代迷狂说,意味着他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背叛了自己的艺术直觉。要想克服这种矛盾,就必须对柏拉图的思想进行重新阐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通过智性直观活动被把握到的,这意味着他的思想中隐含着一个现象学的维度。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重新阐释,从而克服其诗学思想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6.
艺术:柏拉图心中的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并非如通常所说的敌视一切艺术,他驱逐的仅是摹仿现实的艺术及其作者,而推崇呈现理念的艺术。这是因为,就其与真理的关系来说,摹仿艺术远离真理,而呈现理念的艺术接近真理;就艺术的社会功效来说,摹仿艺术会腐蚀读者的心灵,而呈现理念的艺术能培养读者的美德。按照柏拉图的逻辑,呈现理念的艺术是可能产生的,因为灵魂不朽提供了其产生的前提;去蔽提供了其产生的手段;虔诚和知识提供了其产生的基础;而神灵凭附是其产生的保障。不过,呈现理念的艺术很有可能使得艺术单一化并导致艺术的最终消亡。这正是柏拉图没有正面提出呈现理念的艺术的原因,也是柏拉图艺术理论遭人诟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的治国思想前后有很大的变化。前期他主张贤人治国,后期则主张依靠法律治理国家。柏拉图的治国思想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体现了一位哲学家对真理的热爱与执著。重新考察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方人从小就读《圣经》,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从小就念《古兰经》,以色列人也从小念他们民族的经典。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也有那么多经典,却不让孩子从小去念呢?既然西方有这样一个教育理念,叫"与柏拉图同在,与亚里士多德同在,与真理同在",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与孔子同在,与老子同在,与真理同在,与圣贤为友"的理念呢?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坚信,存在着一个靠感官认识的可感世界,它是意见的来源;还存在着一个理智能够认识的可知世界,它是真理的源泉。传统的西方哲学家们在这一思维范式中不断追问世界的根据,由此培育出传统西方哲学崇尚真理的理性主义精神、信仰真、善、美的超越精神、张扬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文精神,以及用理性审察现实的现实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从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到胡塞尔,从非现象学到现象学,哲学所描述的有思维能力的主体一直对幻觉怀有莫名的敌意,比如经常把幻觉归为错误的认识或带有欺骗性质的和不正常的感觉与知觉,直到梅洛-庞蒂通过对幻觉的实存分析部分地瓦解了这一敌意,并给予我们一种对幻觉的知觉阐释。概言之,在理性主体遭遇到理性的悖论时,现象学所描述的意识主体和知觉主体也从两个方向遭遇到它们共同的悖论,即幻觉的存在。最终,它们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一种"存在的幻象学",它试图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之上把知觉阐释活动所依循的最基本原则,即"幻觉是首要的",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1.
李元 《考试周刊》2012,(71):28-29
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阐述,分析柏拉图在其理念论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对文学艺术的观点。柏拉图认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存在的感性世界,一个是在感性世界的上边还有一个形而上的理性世界。我们通过感觉观察到的客体只是概念的复制品。而人的概念只是理念的摹本。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诗人只能模仿事物的他所感觉到的事物的表象,因此只能产生摹本的摹本。诗作"同真理隔着三层"。应限制、规范文艺作品的创作,使其颂扬真善美。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我们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改革教法,因材施教,采用科学的方法,以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我们教师应该激发质疑兴趣,促使学生"乐于"质疑提问;克服心理障碍,促使学生"敢于"质疑提问;善用多个感官,促使学生"勤于"质疑提问;掌握提问技巧,促使学生"善于"质疑提问。  相似文献   

13.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二十余篇对话中,对"知识论"问题作过较为集中探讨的当推《泰阿泰德篇》,"知觉"问题是理解《泰阿泰德篇》的钥匙,对《泰阿泰德篇》中的"知觉"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柏拉图哲学的知识论,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所面临的知识论困境的理解。《泰阿泰德篇》的主题是一个典型的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什么是知识?"(146C)对话中的人物泰阿泰德对这个问题作出的第一个回答是:"知识就是知觉。"(151E)这就是对话中所要讨论的和第一个知识定义。柏拉图正确地指出,这个定义与普…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艺术理想的核心是艺术模仿观,其哲学基础是关注艺术与真理(逻各斯)关系的艺术真理观.赫拉克里特把逻各斯当作真理的言说,认为研究自然可以把握逻各斯.苏格拉底主张从人的立场与自我完善的需要去追求真知(逻各斯),艺术只能在道德目的论原则下为人服务,否认艺术自身就是逻各斯的范畴.柏拉图强调理念就是真理,哲学就是研究和认识理念的途径,艺术只是理念的模仿的模仿,既非逻各斯,更非真理本身.亚里士多德扭转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歧视艺术真理性的哲学倾向,认为艺术模仿与哲学一样都是真理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5.
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他们逐步体验到数学美,从直觉到知觉,从知觉到感悟,使他们摆脱"苦学"的束缚,走入"乐学"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中的现代柏拉图主义与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数学中的“柏拉图主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现代柏拉图主义的重要观点主要表现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两个方面.从科学反映论的观点来看,应对新柏拉图主义作两点较重要的修正和补充.一是,随着数学对象的不断被创造,与之相关的“数学真理”也是可以不断地诞生出来的.这个修正的要义是,有些数学真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新、老柏拉图主义的数学发现观,必须融入数学发明观.二是,现代柏拉图主义者只是宏观地认识到了数学真理认识的不完全性.而事实上,人脑所能进行的概念思维,都只能是“单相性”的抽象思维.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必然是“单相性抽象”的产物.故从本体论着眼,数学理念世界是不可能完全的.现代柏拉图主义很接近科学反映论,故对数学教育工作者也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概括了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的真理观的流变。柏拉图认为真理在理念,理念是外在于人,高于人且无法把握的终极所指;中世纪的上帝究其实质是同出而异名,也是外在于人的终极所指;笛卡尔将理性推到了上帝的位置,仍然没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旧格局;尼采开启一种全新的思路,他所言的“上帝死了”,预示了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即将被突破;在海德格尔处,真理是一种打通主、客体的境域似的存在,它是不断生成而永不会僵化的。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在<伊安>、<理想国>等篇章中审视了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现状,从他的道德主义原则出发对诗人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把诗歌驱出城邦以正视听;同时他又认可诗歌通灵的能力和诗性语言的魔力,希望诗歌以某种方式介入哲学领域,为城邦建设发挥潜力.柏拉图诗学思想中的矛盾是他的政治理想和他的诗人天性的矛盾,艺术与真理合一的构想和实践又体现了柏拉图作为诗化哲学理想先驱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影响是空前的.柏拉图认为提出教育要从早期开始,强调品德的教育和灵魂的转向,要用辩证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分析柏拉图的基本教育理念,能使我们在客观评析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受到启发,并且能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感官文学是一种身体叙事学。在新时期,一个很有趣的文学现象是,感官文学是借助革命文学而“发掘”出的,是革命文学的另一种激活方式。新时期的革命文学不但没有淡出文坛,反而通过对革命文学成规的成功改写与增补,出现了多样化的叙述形态。其中,张贤亮对革命文学就以更为激进的改写、戏仿,将革命文学引向感官化、市场化、畅销化的境地,从而促使了建国后感官文学的生成。但是,张贤亮式的感官文学却将性置于中心地位,是有性无爱的身体叙事学,它否定了传统的建立在人性、人道主义基础上的文学的爱的母题,其负面效应是我们要认真加以清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