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终身体育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高职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关系,明确了高职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目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观脱节的问题,进而提出在终身体育观下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对策,包括建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全方位审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在从增强体质到增进健康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须实现由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的转变,使未来体育课程真正重视发挥学科自身的情感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体育运动观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体育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因此充满了积极的人文关怀,这对当前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而教育要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二是教育的发展方式由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师生的共同要求,本文以忻州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育为实验基础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4.
体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以学生的全面展为目标,将健康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始终强调:"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第二要事是康健,第三要事是康健。"其体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当今学校教育仍具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职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文章简析了培养高职学生终身体育观的重要性,并提出三点培养对策,以期为高职体育教学以及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有东 《教书育人》2012,(33):28-2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改善。然而在校的高职生们走出校门后,为何受过16年左右学校体育教育后,却表现出体育意识淡薄、体育能力差、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不会养生、不懂保健的人很多呢?这严峻的现实难道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思想体系和运作体系不值得质疑和反思吗?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注重对当代高职生终身体育观和体育能力的塑造与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主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运用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来审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重点,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学生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以期能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方式枯燥、考评方式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为了更好的建设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思想、体育教育考评方式应重视"隐形指标"、"快乐体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流、体育教学需要融入人文精神等措施,全方面建设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为学生和教师的体育教育与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健康第一,教育即为生活"的教育理念,这个思想主线与现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体育教学应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有效实现体育教学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陶行知思想如何有效运用到小学体育游戏中进行了阐述,以确保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塑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