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建设美丽校园公益活动为平台,以专业团队为单位,为公益活动设计LOGO徽标、制作宣传海报、制作公益网站、拍摄活动视频,让学生的技能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培养职业素养,让学生体会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2.
电影宣传海报主要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来表达意义,具有多模态性特点。本文以多模态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去年近段时间热播的电影《失恋33天》的宣传海报进行分析。从语言学角度来解读电影海报中的多模态话语,能够研究发现电影海报中的文字、图像等模态都能表达出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而且它们相互作用生成意义,进而达到海报的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宣传海报为研究对象,以Hal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对其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海报中各个模态是如何相互协作完成意义构建的,从而达到电视剧海报的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视觉语法这一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以"北京之旅"旅游海报为例,分析了海报语篇文字与图像两种模态间的互动与协作的工作机制,探究了旅游海报语篇的意义构建过程,从而证明了多模态理论在旅游语篇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该研究对旅游宣传海报的制作和设计、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文化传播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7,(4):73-75
海报是宣传音乐剧的重要方式,兼有图像和文字,因此属于多模态语篇。依据批判话语和多模态话语理论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相关理论,对音乐剧《上海滩》的宣传海报分别从再现、互动和构图三大意义进行叙事话语解读,从文学叙事多模态进一步探究静态图像和文本语言符号间际关系和如何构建海报语篇的意义,激发观看者对音乐剧的兴趣,最终实现海报宣传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校园电视作为校园宣传和教育的工具,在全民修身的背景下,应该以一种全新的、贴近学生的形式开展文明修身的教育和宣传。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操作介绍了校园电视在开展文明修身活动中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校园电视节目的有益尝试为学校进行文明修身宣传和教育起了很大的助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品要求回顾:丁丁是高一学生,在今年暑假,他准备动员同学一起成立一个专门策划并组织中学生长假休闲活动的“长假俱乐部“,因此丁丁将在校园里贴出一份宣传海报:一为征集有此特长的人选,二为宣传他的这个行动.……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语篇是指结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模态,如文字、图片、色彩、声音、动作等所生成的各类语篇,影视剧海报配有语言文字、图片、色彩,因此属于多模态语篇范畴。本文以韩立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指导,运用Kress and van Leeuwen(2006)提出的视觉语法,对时下热播剧《武媚娘传奇》的宣传海报进行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多模态解读,进而揭示影视剧海报是如何运用文字、图片符号来生成意义,以及海报和读者观众之间是如何实现意义互动,引起观众共鸣,达到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9.
电影海报利用图像、颜色、文字等多模态来构建意义,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文章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为指导,尝试从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电影《禁闭岛》的宣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三者是如何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海报语言特点体现出大学生特有的个性与风貌.以南京地区高校校园海报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海报语言的表层多模态特征及其深层次语用特征,探讨校园海报中出现的各类语用失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没有签署任何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一但是它对于整个世界对环保的关注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宣传这次大会的一组多模态的海报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研究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要通过接触、社会距离、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则海报的互动意义,从而实现最佳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宣传媒介,必将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由于中学拥有比较活跃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将和谐校园的理论以朴实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当代初中生,帮助学生对和谐校园理论进行解读,然后  相似文献   

13.
在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今天,其宣传媒介也起了重大变化,从传统的海报、宣传栏逐渐显示出电子化、多媒体的趋势。网络媒体在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挑战。本文在把握当今高校校园中利用网络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同时,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文化活动,推广文化品牌,发动学生参与,营造多元、灵动、雅致的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语言之外的其他模态如何参与意义的建构。本文基于Kress&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方面分析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电影海报,探讨该海报如何通过多种符号的整合互动,传达影片的内容和主题,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简称校园)宣传语是指为开展校园活动,迎接节日时在校园内以宣传标语、广告语作为媒介呈现出来的精炼、形象的语言。校园宣传语是校园文化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校园活动的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校园宣传语的主要读者是大学生,好的校园宣传语能给学生们以启示,并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校园宣传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校园文化的发言人,阳光健康的校园宣传语能体现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神池三中在全校开展了创建“卫生校园、园林校园、文化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特色校园”活动。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把“六园创建”纳入学校总体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同时,全校各班以“六同创建”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认识到优美校园环境对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六园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卷第23题,以解读一组宣传海报的方式考查了苏俄(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及工业化发展的相关内容。该题创设的情境可谓是试卷的亮点,但笔者认为该题第二问的表述模糊、指向不明,设问与答案之间因果关系脱节、偏离,故在此提出与大家商榷。先看试题: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相似文献   

18.
俞燕燕 《学周刊C版》2014,(10):182-182
手绘POP是近年来的一项艺术,通过悦目的色彩调配及滑稽行为、语言表白来引人注意,因此又被称作"最贴心的传播者"。其表现形式夸张幽默,色彩强烈。校园内也逐潮流行起海报绘制的工作,如社团活动、协会宣传、校际活动通知等,无不利用最简单的工具来绘制出五光十色的海报。而手绘海报也由最初的"大字报"变型成为图文并茂的"图文看板"。  相似文献   

19.
手绘POP是近年来的一项艺术,通过悦目的色彩调配及滑稽行为、语言表白来引人注意,因此又被称作"最贴心的传播者"。其表现形式夸张幽默,色彩强烈。校园内也逐潮流行起海报绘制的工作,如社团活动、协会宣传、校际活动通知等,无不利用最简单的工具来绘制出五光十色的海报。而手绘海报也由最初的"大字报"变型成为图文并茂的"图文看板"。  相似文献   

20.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宣传媒介,必将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由于中学拥有比较活跃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将和谐校园的理论以朴实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当代初中生,帮助学生对和谐校园理论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学生将教育的效果宣传到校园内外,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创造条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支持。初中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主体,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人才的培养上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作用。其实,“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和谐校园必须关注的,“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