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引领功能所决定的,也是塑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以"重要他人"为主要教育者,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来确定教育方法,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选择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东南沿海城市的发展速度更加惊人.此时,农村发展也呈现加快状态,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的大力发展使农村劳动力出现过剩现象.加之中国经济的发展急需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就出现了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现象,产生了大量的农民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大,但是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有待提高.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农民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认同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培养农民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要想强基固本、凝魂聚气,就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培养。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认识要想得到有效的锻炼,就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进行不断的增强,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意识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言行具有意识导向作用。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刻理解,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心理机制,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培育路径,必须通过整合社会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付之于行,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遭受到一系列新的挑战,不得不承认,我国社会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上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可回避,相反,我们要坦诚面对,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提出可行的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和进一步的提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随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自身所处阶段正是其心理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如今开放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随着社会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大以及社会的多元化不断加深,加之社会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着严峻考验。而作为中国最核心最科学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今大学生构筑思想武装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则显得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8.
文化认同迷失有碍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孕育生长,为促使农村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农村社会成员身心的协调统一,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凸显人文精神内涵,从加强法治制度建设,重塑农村社会勤劳进取的人生态度;夯实政治民主基础,形成农村社会生机活力的公共空间;培育健康文明理念,构建农村社会和谐美满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来展开。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得以践行,应确立多元共生位育系统:通过以教育为先导,形成学校和校外资源力量的互补合力关系;以经济为动力,确立推动农村社会综合性发展的政策环境;以意识为核心,促使农村社会成员人才观向完人观转变等方面的综合运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提升边疆民族同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边疆民族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要采取全国广泛推广的一般性路径措施,更要寻求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特殊路径。把一般性和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提升路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本质体现。文化认同能够夯实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基础,并为其提供思想保证和方法指导。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有:从文化的视角,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认同;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其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在大学生的认同身份上,从微观层面将大学生认同的心理要素解构成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进而提出基于大学生认同心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成人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系到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分析成人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和影响因素及探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至关重要.要从建立长效机制、选择合适传播方式和利用好现有资源等方面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支撑,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乎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和交往平台越来越虚拟化,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转变,也促使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出发,当前高校应该从树立网络视阈下的平等对话理念,搭建符合大学生认知需求的新媒体平台,发挥网络德育主体的合力作用等方面优化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21):138-139
提高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是现阶段高校思政工作者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目标。本文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有什么重要特点"这三个问题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为什么要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的原因,最后提出当前高校开展好认同教育的主要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虽然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并没有实现应有的目标,在教育方法、内容、实践教育、系统性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高校应该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强化认知认同;关注学生需要,优化情感认同;提升理论素养,深化理性认同;融入生活实践,活化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丰富了信息资源,拓宽了教育渠道,改善了交流模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产生着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应通过引领网络舆论,运用网络思维,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将机遇转化为优势,将挑战转化为动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推动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的构建既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也有深层次上的不利因素:社会领域,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分歧的增加,导致了政治冷漠和“认识失调”;经济领域,“经济人”理性和全球化,滋长了狭隘的实用主义,使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激增;文化领域,大众文化带来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文化的异质性蕴含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次级价值体系,传媒的商业化降低了其价值观社会化工具的效用。应通过公共利益的建构、利益的满足和分歧的排解与控制,减少甚至消除上述不利影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的构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深层次上的不利因素。公共利益的建构,利益的满足和表达以及分歧的排解与控制,能减少甚至消除社会现代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利影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0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的特征,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00后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认同困境的原因,并力求通过实施“一个动态机制,三种有机融合,五个具体路径”的有效模式,来引领和培育0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