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2):151-152
基础教育的新趋势、新任务呼唤着新理念.高中历史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是创新实践的前提;综合探究活动是创新实践的有效途径;提高人文素养是创新实践的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创新实践的灵魂.只有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使我国21世纪的基础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宋代中央官学是全国士子向往的最高学府,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为了培养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人才,宋代统治者在教育上积极推行各项改革,自上而下地推行了以教法改革活动为重点的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推动了宋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庆历兴学中的苏湖教法和分斋教学改革,拉开了大规模兴学运动的序幕,熙宁兴学的太学“三舍法”引导宋代中央官学的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崇宁兴学恢复和发展了熙宁兴学的某些措施,促进了宋朝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教法改革活动是宋代中央官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兴学的基础,虽然受到政治因素的诸多影响,但是在推动宋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上的价值还是应该称道的。  相似文献   

3.
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实施新课程,倡导新理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师生关系平等.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每个学生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发展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义.而培养教师具有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动态和走向大致已定 ,此次新课程完全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 ,充分反映了 2 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课程在实施中能否体现改革的观念 ,实现改革目标 ,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广大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观念 ,热情饱满地参与到这场教育大变革中去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99年 4月在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 ,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 ,是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实验教学和实践中培养的。所以 ,应充分认识中小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本人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多年 ,就此问题谈些自己的认识。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  相似文献   

6.
教育评价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历程及核心理念,并对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新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现有高师毕业生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自身根本的特点和优势,这是导致其毕业分配的社会市场发生危机的深层原因之一。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既要获得良好的生存状态,又要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状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高师教育改革的先决条件。提高对师范生的能力预期,自觉优化培养目标,在适应中引导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实践着力点。构建和实施“协作互励模式”,优化办学环境,提高办学整体竞争力是高师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研究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就要以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英语教学的实践,设计和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有力地推动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高师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度与广度明显落后于中学的教学改革.本文对系统培养、全面发展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与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0.
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正在逐渐与基础教育改革接轨.教育的封闭性使得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必须更新和充实小学教材教法课程内容,体现前沿性、突出实践性、增强研究性,采取措施加快教法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以顺应和指导小学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成败。笔者首先介绍了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与背景,然后从其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为落实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而当把我国的教育放在世界范围内做比较时,这恰恰是我们的一个软肋。当前恰逢金融危机时期,大家最关注就业问题。就业除了产业结构、实体经济的影响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创业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西方国家工业化几百年,在教育的培养上,全凭着个人和资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走出发展教育的新路子。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强有力推动:一方面世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迫切要求教育进行全面改革,以迎接未来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也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教育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教育改革应该在教育体制、教育教学制度、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全面展开。要以体制改革为重点,同时进行其他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中国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速度的不断加快,新教材也悄然地进入农村学校,在初始年级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以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新型教学观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我们不应等待、回避,必须打破因循守旧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者的陈旧观念,站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更高位置投身于教育,投身于教育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更重视学…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军事教育改革思想是在新形势下不断深化军事教育改革规律的认识,继承并创造性发展邓小平军事教育改革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新形势下我军教育改革的战略指导方针和阶段性目标;必须把院校教育改革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教育创新、继续教育、依法治校等新的教育理念;我军院校教育改革思想系统论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高科技知识能力教育、国防教育。它对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教育改革理论的新发展,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江奔流,疾浪催涌。武汉教育,在一浪催着一浪的改革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办学体制,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人事制度……在武汉基础教育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连缀成她的一个一个的篇章。先进观念统领改革路武汉基础教育改革的突出特征,是始终高扬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旗帜。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对人的培养要着跟于时代需要,适应未来竞争,弘扬主体意识,发展独立个性,培养创新精神,锻造实践能力。素质教育体现的正是现代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战略目标。然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巨大的障碍是“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武汉教育正视这一阻碍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痼疾,在有破有立中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素质为目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课程应按照职业需要进行设置。从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高职课程已经从传统的“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上的不足,应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育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并加强与其他专业院校的交流和合作,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及教育和体育事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能力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既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又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本文对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自我身体评价能力、自我医务监督能力、组织体育活动能力、体育竞赛裁判能力、运动创伤处理能力及体育能力的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在教育改革中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育观点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改变只重视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形式,以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师范教育不仅要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更要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本文从更新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行为、创设师范性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新型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大批有理想、厚基础、宽口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新型教师。进而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