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个新闻爱好者,过去,对新闻概念的理解比较狭窄,总认为新闻稿件的内容必须是新发生的事情,不新就无法写。通过学习穆青同志《关于新闻改革中的一点设想》和采写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任品金副教授援外事迹,使我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86年“三八”妇女节的前夕,我打算写一篇反映四化建设中女强人先进事迹的报道。找来找去,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事实一旦发生,在报适时就不能有任何改变,只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客观的原作报道,这是采写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有些事实发生后,不但与过去已发生报道过的事实相似,而且所反映的思想《基本相同,如原样很遣,既缺乏新意,又难以吸引读者。在遇到这种同类的事实时.我们一般总觉得报纸已报道过,再没必要下功夫采写。那么,这种表面上看似已报道过的类似事实,还有没有再报道的价值?我觉得,这里的关键还是看来写者有没有发现新东西的本领,会不会在看似已发生的“静止”的事实中,寻求出“动”态的东西来,化静为功.写出新意。新…  相似文献   

3.
谢顾问:我虽初学写报道,却深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可有的老通讯员常常这样提醒我:学习写稿要脑瓜灵活,有点“超前思维”的本领。这不是在让我写假报道吗?因此,我要问:采写新闻是否需要“超前思维?”32837部队方节初方节初同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叫“超前思维”。所谓超前思维,通俗一点讲,就是指预见性考虑问题的本领。那么,采写新闻需要不需要这种预见性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从这个角度讲,事实在前而报道在后,是用不着预见性的。但实际情况又没有这样简单。其一,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4.
在 第1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 ,本人与《经济日报》记者梅绍华采写的特稿《雷锋生前唯一报告录音是这样被发现的》报道 ,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对这篇报道的采写经历本人感触颇深。偶然机会发现雷锋生前唯一报告录音线索做为一名记者 ,每年在3月5日来临前夕 ,总想采写出独家的具有份量的“雷锋新闻” ,为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也是检验一名记者的思想能力与业务水平的一次考试。雷锋的第二个故乡在辽宁 ,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足迹。为了找新闻感觉、捕捉雷锋新闻的“灵感” ,我开始有目的地寻找搜集有关雷锋方面的图书资料甚至传说…  相似文献   

5.
×××同志:你在来信中间:“好新闻都是事迹过硬吗?”这里,我只就“好新闻”与“事迹过硬”的关系发一点议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要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很难想象一件平庸无聊、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事能够”报道”成为好新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我们可以断言:一条新闻之所以好,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报道的事实过硬,即它包含有足以使它成为好新闻的内在因素,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然而,并不是像你说的,“凡有了过硬的事迹,就一定能写出好新闻来”。因为一件过硬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6.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7.
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调查研究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每一位新闻记者都应该是调查研究的专家.可以说,深入调查研究是新闻写作成败的关键,更是写好深度报道的法宝.我在多年的采写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采写了一些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的报道,感受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要想把党的优秀儿女的事迹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字,使之产生激励和鞭策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记者本人必须加强思想作风的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党报记者。具体说来,我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莫说绝话     
近读报纸,发现一篇题为《好连长为啥不愿当标兵》的消息,此稿道出了典型人物负担过重、周围人惯用异样眼光把典型与常人截然分开来看待这一问题,呼吁要“给典型松绑”。这篇稿件无疑是个抓问题比较成功的高质量稿件,值得我们新闻采写人员借鉴效仿。这里要说的是,造成典型准当和不愿当典型这一问题,除了“出头椽子先烂”等客观因素外,我们平常采写、报道、宣传典型时爱说绝话,爱讲怪事,甚至有意拔高,人为地把典型树得“高、大、全”,致使人们对典型“难以理解”,恐怕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从这一点上说,新闻采写者负有责任。任何…  相似文献   

10.
我是从1986年开始学写新闻的。这些年来,采写的新闻稿件被采用率一年比一年高,1992年有110多篇被地区级以上的新闻单位刊用。一个基层通讯员。为什么有这多么的稿件能被采用呢?这除了同志们的帮助、自己的努力之外,我认为主要是抓住了“新”字,围绕“新”字作文章的结果。抓住“新生”“新生”,是指第一次出现的事物。能抓住这一点,及时报道出去,采及率就高。  相似文献   

11.
罗彬 《新闻导刊》2007,(2):27-28
本人从事多年法治报道,在采写实践中遇到过各种稀奇事,接触过不少当事人和法律专业人员。采写出大量法治新闻,有的被评为报社好稿,也有作品被全国各大媒体大量转载。通过这些新闻的采写,我谈谈自己的采写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往往热情很高,经常写稿,稿一脱手就往新闻单位发。可发出去的稿件却如同泥牛入海,一篇也没有在报刊上“露面”。原因何在呢?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还没有认识和掌握它的时候,便带有盲目性。新闻写作也不例外,只有懂得了新闻写作的规律,摸到采写门道,写起新闻稿来才会得心应手,刊用率自然也就高了。那么初学者怎样才能缩短“入门”过程,尽快写出好的新闻报道呢?据我多年的写作实践,需要牢牢把住“六个一点”——问题准一点,角度新一点,口子小一点,挖掘深一点,材料实一点,写得活一点。“问题准”,就是你的报道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合当前形势,反映和回答广大群众最关心、实际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写的报道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这就需要作者纵观全局,  相似文献   

13.
乌兰 《青年记者》2016,(5):51-52
庸俗化在微信传播中的表现 1.在信息采写过程中避重就轻,忽视主体事实的传播,片面夸大某一新闻点,导致新闻价值缺失.微信传播中,新闻写作不注重对主体事实的报道,偏重于对低俗新闻因素的挖掘.新闻写作忽视新闻价值以及舆论导向,在事件“卖点”上大力宣泄,直接导致新闻报道对事件价值的认知出现偏差,甚至影响整个社会对某一群体的看法.例如,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最美山村女教师”郜艳敏的故事.在报道这一人物的事迹时,朋友圈中的文章不是对其新近或者现在的事实进行报道,而在其被拐身份上大做文章,造成主体事实流失,受众关注点转向其被拐的经历,这对当事人造成了很大伤害,负面效果较大.  相似文献   

14.
在采写新闻中,时常遇到通讯员让编辑记者帮他想个点子,似乎编辑记者脑子里灌满了点子。“点子”二字,有人解释为“出主意”,把这个意思借用到新闻采写上,即为采写出主意,有了好的主意,就有了正确而新颖的报道思想和准确而新奇的稿件主题。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说,点子在新闻采写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是,编辑记者的脑子也和通讯员一样,都不是天生的、任何时候都能冒出点子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所以任何点子,任何主意,都不是奇思异想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劳作和不断的实践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消息写作需要“新闻由头”,采写事件性消息只要及时抓住事件发生或结束的时间写稿,做到这一点不难。一般地说,采写非事件性消息需要“新闻由头”就有一定的难度,再说有些写稿人又容易忽略它,往往造成消息写作的败笔。因此,写非事件性消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新闻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而目前媒体上所见到的新闻又有不少还存在着这样的“老毛病”。这是为什么?关键在于采写者业务上还没有过关。严格地说。这些面面俱到的报道不能算是新闻,因为其中的许多事实是共性的东西,人们并不感兴趣.即使有那么一两处新鲜事实,也被淹没在一般材料中。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剔除共性的人们已熟知的事实。报道个性的,人们需要了解的具有宣传意义的事实。如,某企业经济效益好,不能把它归结在狠抓改革、加强管理、开发新品、拓展市场、引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单位,老总们经常要求记者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那么,怎样才能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呢?根据本人的体会,答案是:只有“沉下去”,才能有“深度”,也才能“有份量”。只有直面群众,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真正有份量、有深度的报道来。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采访。那种“泡会议、听报告、赶场子、拿材料”的采访,是难以写出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18.
减少差错采写是关键一关,有很多差错都是因为采写时不认真,造成以后的见报差错。而且这一环节所造成的差错,在以后的各个环节中都是很难补救的,因为这是作者的第一手材料,也是随后各环节的依据。可以说,粗心是新闻工作者一大忌。比如,有一篇题为“更新心路入新境”的新闻,有一名十官名字出现了四次,前两次是“刘宝松”,后两次就写成了“刘宝秋”,让校对很难辨认哪个是正确的,后来经与单位和本人核实,准确的名字叫刘宝冬。  相似文献   

19.
我和通州人民广播电台张国梁同志采写的通讯《“花样”里面也有“法”》获得了1997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同主题、同内容的广播专题节目《图案里面也有“法”》也获得了1997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回顾这两篇新闻作品的采写过程,我觉得,立足于唯物辩证法“联系”与“矛盾”的观点,对基层记者和通讯员来说,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抓住亮点新闻的“指南针”。采写通讯《“花样”里面也有“法”》和广播专题《图案里面也有“法”》,可以说是我将“把握联系,找准矛盾”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过程的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20.
我酷爱新闻事业,在省市县新闻单位领导和编辑记者老师的指导下,我采写新闻的能力明显提高,5年获得全国、全省好新闻奖16个(其中,《女麦客王转战陕甘宁》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长安田头出现招手停》获得全国第二届现场短新闻二等奖),4年获得了5个全省好新闻一等奖。最近,我回顾了自己10年新闻生涯,请教了一些老师,觉得我连年获奖可能与“五个一点”有很大关系。“五个一点”是:多向思维有一点,哲学思想学一点,求实精神强一点,创新意识多一点,无冕王气少一点。 多向思维有一点 多年来采写新闻的实践使我逐步明白了一个道理:新闻是历史的记录,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